2016年合格的多摩与武藏野,现在是多摩产品设计 大学院 一年级在读。
当年考试之前也是看了前辈们的各种经验分享,想着自己合格后一定也要写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忙忙碌碌大学院一年级结束了,来尝试写一些心得。
【考学流程】
首先简单说明下考学流程,入学考试分为两个部分。
上午是【小论文】 围绕出的题目,写自己的观点与看法,1200字左右。
这部分是考研的同学都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里考(各个专业的都在一起),这个时候是见不到教授的。
结束后中午会有一段时间的休息
下午开始就是【面试】 大家会被安排到一个教室等待,按照考号排序,依次进入旁边的教室进行面试。(会有助手来帮忙把作品一起带到面试的房间)
每个人有3~5分钟的时间(有计时器) 对自己的作品集和研究计划进行阐述,然后教授们会针对他们感兴趣的点进行提问。在回答完问题之后,面试结束。
在一周之后,考试的结果会通过官网进行公布。
也就是说在整个考试流程中,最关键的便是【面试】这个环节,在这个不到10分钟时间里面,教授会根据你准备的作品集,研究计划书和对问题的回答来判定你的各项能力。在这个环节的表现决定了你合格与否。
在正式考试之前(2个半月之前),我们有两次机会可以跟教授接触,交流。分别是【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校园开放日)】和【事前面谈】
一个目的是给教授留下一些印象,让教授对自己的作品风格,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另一个目的是从教授那里获取一些建议,比如说作品集要怎么完善,研究计划书要怎么修改之类的。
【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校园开放日)】(一般在7月中旬)
校园开放日就是一个宣传和推广自己学校的日本,每个系都会准备一些小型的展览,有的也有一些workshop,面向大众开放。这个时候教授们都会在学校里(平时不是每天都在),想考学的学生便有机会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教授进行交流。
一般来说,这次是大多数想考学的学生第一次见教授。见教授前,最好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和【简单的研究计划书】。
【作品集】用来向教授展示自己以前做过的东西,自己关注的方向等等。
【简单的研究计划书】用来向教授说明自己在未来的两年想在大学院研究什么。之所以用【简单的】,是因为这个时候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初次接触可以把重点放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上。研究计划只是讲讲大的方向和一些想法,多向教授咨询一些建议。
【事前面谈】在校园开放日之后大概一个月,这个时候官网上可以预约【事前面谈】,需要在网页上填写希望面谈时间和希望面谈的教授,然后敲定的时间会通过邮件回复给你。
而这次跟教授的接触要比开放日更加正式,需要准备好更加完备的【研究计划书】,在开放日获得的教授的建议的地方一定要认真修改并再次向教授征求一些建议。
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教授对自己作品和研究计划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必备技能】
【时间计划】
【学校差异】
今天暂时先写到这里,慢慢写,尽量把自己的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通过努力都有好的结果。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0e079b02b81c8701d6b6b2ee177e9e6e/faf7212bc65c10387337eb24b9119313b17e8936.jpg)
当年考试之前也是看了前辈们的各种经验分享,想着自己合格后一定也要写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忙忙碌碌大学院一年级结束了,来尝试写一些心得。
【考学流程】
首先简单说明下考学流程,入学考试分为两个部分。
上午是【小论文】 围绕出的题目,写自己的观点与看法,1200字左右。
这部分是考研的同学都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里考(各个专业的都在一起),这个时候是见不到教授的。
结束后中午会有一段时间的休息
下午开始就是【面试】 大家会被安排到一个教室等待,按照考号排序,依次进入旁边的教室进行面试。(会有助手来帮忙把作品一起带到面试的房间)
每个人有3~5分钟的时间(有计时器) 对自己的作品集和研究计划进行阐述,然后教授们会针对他们感兴趣的点进行提问。在回答完问题之后,面试结束。
在一周之后,考试的结果会通过官网进行公布。
也就是说在整个考试流程中,最关键的便是【面试】这个环节,在这个不到10分钟时间里面,教授会根据你准备的作品集,研究计划书和对问题的回答来判定你的各项能力。在这个环节的表现决定了你合格与否。
在正式考试之前(2个半月之前),我们有两次机会可以跟教授接触,交流。分别是【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校园开放日)】和【事前面谈】
一个目的是给教授留下一些印象,让教授对自己的作品风格,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另一个目的是从教授那里获取一些建议,比如说作品集要怎么完善,研究计划书要怎么修改之类的。
【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校园开放日)】(一般在7月中旬)
校园开放日就是一个宣传和推广自己学校的日本,每个系都会准备一些小型的展览,有的也有一些workshop,面向大众开放。这个时候教授们都会在学校里(平时不是每天都在),想考学的学生便有机会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教授进行交流。
一般来说,这次是大多数想考学的学生第一次见教授。见教授前,最好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和【简单的研究计划书】。
【作品集】用来向教授展示自己以前做过的东西,自己关注的方向等等。
【简单的研究计划书】用来向教授说明自己在未来的两年想在大学院研究什么。之所以用【简单的】,是因为这个时候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初次接触可以把重点放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上。研究计划只是讲讲大的方向和一些想法,多向教授咨询一些建议。
【事前面谈】在校园开放日之后大概一个月,这个时候官网上可以预约【事前面谈】,需要在网页上填写希望面谈时间和希望面谈的教授,然后敲定的时间会通过邮件回复给你。
而这次跟教授的接触要比开放日更加正式,需要准备好更加完备的【研究计划书】,在开放日获得的教授的建议的地方一定要认真修改并再次向教授征求一些建议。
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教授对自己作品和研究计划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必备技能】
【时间计划】
【学校差异】
今天暂时先写到这里,慢慢写,尽量把自己的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通过努力都有好的结果。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0e079b02b81c8701d6b6b2ee177e9e6e/faf7212bc65c10387337eb24b9119313b17e89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