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水之滨】清.雍正年间的汤阴县令杨世达
人物简介
清代县令画像
杨世达,字兼斋,清广东揭阳县人。雍正七年至乾隆三年(1729—1738年)任汤阴知县,杨性刚介廉洁,不事缘饰,素抱经济,念切民瘼。他治汤十年,做了许多除弊兴利的好事,实为汤阴历史上所罕见。迄今虽已二百余年过去了,其业绩亦多难以寻觅,然而源于是时的“杨公渠、杨公堤、杨公洞”等名称却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物经历
雍正七年,杨到汤阴任知县不久,得知县东瓦查、夏庄等十余村,有严重水灾,即与浚县协办合修涵洞一座,尽泄积水,救民田数百亩。之后,又在辛庄——小章间筑堤一道,一以堵水,二便行人,被誉为杨公堤。在五陵新建涵洞一座;多次主持治理卫河,修老鹳嘴堤、翟庄前月堤各一道,与滑县知县公议协力修魏家湾堤一道,总长10余里。使五陵一带水患尽除,或大为减轻。
注:武陵镇卫河大堤上发现的残存石碑石刻
乡市 杨公竖碑悬匾以志信义并送大戏
五陵镇 税关友谊队长仝为
船队 神 床 庆 贺 和 平
雍正八年,杨亲临县东岗头一带视察,见这里地势低下,众水所汇,无有去路,大雨之后,一片汪洋,田禾尽淹,便请准上司,开河一道:自东岗头至卫河,长12里,定名“普济”。之后,察知偏店一带因旧有赵王沟,年久淤塞。泊水无泄,为害甚巨,又请准予以扩挖疏浚,自金官厂至卫河口,长21里,南与普济河相表里。两处严重水患尽除。县东中部与安阳接壤地带,地势低洼,一遇雨涝、羑、汤、永通三水倾注,卫河倒溢,为害最烈,形成横跨两县的四十五里广润泊。
乾隆二年(1737年)大水。次年杨世达会同安阳知县陈锡格,多次到泊地勘察,先后请准上司,修筑汤河桥——黄门阎家桥段河堤、两县交界处河口——戴家沟南北长堤各一道,总长45里;开挖遵贵——老龙口沟渠一条,长6里。同时组织汪流河受患各村人民筑堤、浚沟各一条,建涵洞二座,近泊人民,长期受益。
从雍正十一年起,还多次治理将城、周流两泊。对将城泊的治理,先开大青山(至南阳)渠一条,长12里。继开小青山——将城北——官庄的广济渠,总长22里。并以此二渠为骨干开拓杨树沟、灵官庙渠、光村渠、鲁家沟等各一道。对周流泊的治理,主要疏浚和开挖大坑、小煤、弯腰等沟渠,使积水有去路可通。为较彻底地解决两泊水患,杨世达还于乾隆三年疏浚永通河河道,全长35里。杨有时治水也曾遇到阻力,相传修普济河之始,百姓对出工修河多有怨言,遇杨乘车到现场督工,每用砖石相投。然迨河工竣,水患除,田禾丰登之日,始对其称颂不已。
杨世达在治水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桥梁的建筑。在其治汤的十年中,先后修筑西南关、 大亨(光村河)、大光村、官庄泊、大青山、小青山、伏道、镇抚寨、金牌寨、早塔河、水塔河、赵庄、梁儿寨、岳儿寨等14座桥梁。杨对发展汤阴副业生产也颇关心。一次,赴县西山区(今属鹤壁市)巡视,见遍地楮林便问:“有此原料,何不造纸?”当他得知因无技术不能制作时,便从广东揭阳家乡,请来技术能手传授技艺,使宽河、盘石头一带群众学会制纸。后来所产棉纸洁白薄匀,行销很多府县。
雍正十二、十三两年,在县城建立普济堂、育婴堂、养济院各一所,重修义学一处。从房屋筹建,到捐助土地粮款,以至抚育、救济办法的制订,杨都倾注很大心血。
雍正九年,杨自己带头捐出薪俸并向县内外发起捐助活动,对县内岳飞庙、文王庙、嵇公祠三大祠宇进行修葺并增补岳忠武王故里坊。对其他如文庙、社稷坛等十多所庙宇,也捐资修葺。
后人评价
在集中精力兴利除弊的同时,杨世达还在县衙大堂立一碑碣,名曰《大堂铭》,与全体官吏共勉。这个《大堂铭》和它的序文,虽然受阶级局限,其主旨是为巩固封建阶级统治地位,但其“好民好”、“恶民恶”的主张和对“是非颠倒、好恶私逞”者的告诫,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杨世达在集中精力兴利除弊同时,还挤出时间,于雍正十三年、乾隆三年,分别重修《汤阴精忠庙志》和《汤阴县志》,前者10卷,15万字,后者10卷,12万字。杨世达治汤十年,做了许多除弊兴利的好事,实为汤阴史上所罕见。其治汤时间,去今已二百余年,其业迹已多难以寻觅,然而源于是时的“杨公渠”、“杨公堤”、“杨公洞”等名称却仍在民间流传。
人物简介
清代县令画像
杨世达,字兼斋,清广东揭阳县人。雍正七年至乾隆三年(1729—1738年)任汤阴知县,杨性刚介廉洁,不事缘饰,素抱经济,念切民瘼。他治汤十年,做了许多除弊兴利的好事,实为汤阴历史上所罕见。迄今虽已二百余年过去了,其业绩亦多难以寻觅,然而源于是时的“杨公渠、杨公堤、杨公洞”等名称却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物经历
雍正七年,杨到汤阴任知县不久,得知县东瓦查、夏庄等十余村,有严重水灾,即与浚县协办合修涵洞一座,尽泄积水,救民田数百亩。之后,又在辛庄——小章间筑堤一道,一以堵水,二便行人,被誉为杨公堤。在五陵新建涵洞一座;多次主持治理卫河,修老鹳嘴堤、翟庄前月堤各一道,与滑县知县公议协力修魏家湾堤一道,总长10余里。使五陵一带水患尽除,或大为减轻。
注:武陵镇卫河大堤上发现的残存石碑石刻
乡市 杨公竖碑悬匾以志信义并送大戏
五陵镇 税关友谊队长仝为
船队 神 床 庆 贺 和 平
雍正八年,杨亲临县东岗头一带视察,见这里地势低下,众水所汇,无有去路,大雨之后,一片汪洋,田禾尽淹,便请准上司,开河一道:自东岗头至卫河,长12里,定名“普济”。之后,察知偏店一带因旧有赵王沟,年久淤塞。泊水无泄,为害甚巨,又请准予以扩挖疏浚,自金官厂至卫河口,长21里,南与普济河相表里。两处严重水患尽除。县东中部与安阳接壤地带,地势低洼,一遇雨涝、羑、汤、永通三水倾注,卫河倒溢,为害最烈,形成横跨两县的四十五里广润泊。
乾隆二年(1737年)大水。次年杨世达会同安阳知县陈锡格,多次到泊地勘察,先后请准上司,修筑汤河桥——黄门阎家桥段河堤、两县交界处河口——戴家沟南北长堤各一道,总长45里;开挖遵贵——老龙口沟渠一条,长6里。同时组织汪流河受患各村人民筑堤、浚沟各一条,建涵洞二座,近泊人民,长期受益。
从雍正十一年起,还多次治理将城、周流两泊。对将城泊的治理,先开大青山(至南阳)渠一条,长12里。继开小青山——将城北——官庄的广济渠,总长22里。并以此二渠为骨干开拓杨树沟、灵官庙渠、光村渠、鲁家沟等各一道。对周流泊的治理,主要疏浚和开挖大坑、小煤、弯腰等沟渠,使积水有去路可通。为较彻底地解决两泊水患,杨世达还于乾隆三年疏浚永通河河道,全长35里。杨有时治水也曾遇到阻力,相传修普济河之始,百姓对出工修河多有怨言,遇杨乘车到现场督工,每用砖石相投。然迨河工竣,水患除,田禾丰登之日,始对其称颂不已。
杨世达在治水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桥梁的建筑。在其治汤的十年中,先后修筑西南关、 大亨(光村河)、大光村、官庄泊、大青山、小青山、伏道、镇抚寨、金牌寨、早塔河、水塔河、赵庄、梁儿寨、岳儿寨等14座桥梁。杨对发展汤阴副业生产也颇关心。一次,赴县西山区(今属鹤壁市)巡视,见遍地楮林便问:“有此原料,何不造纸?”当他得知因无技术不能制作时,便从广东揭阳家乡,请来技术能手传授技艺,使宽河、盘石头一带群众学会制纸。后来所产棉纸洁白薄匀,行销很多府县。
雍正十二、十三两年,在县城建立普济堂、育婴堂、养济院各一所,重修义学一处。从房屋筹建,到捐助土地粮款,以至抚育、救济办法的制订,杨都倾注很大心血。
雍正九年,杨自己带头捐出薪俸并向县内外发起捐助活动,对县内岳飞庙、文王庙、嵇公祠三大祠宇进行修葺并增补岳忠武王故里坊。对其他如文庙、社稷坛等十多所庙宇,也捐资修葺。
后人评价
在集中精力兴利除弊的同时,杨世达还在县衙大堂立一碑碣,名曰《大堂铭》,与全体官吏共勉。这个《大堂铭》和它的序文,虽然受阶级局限,其主旨是为巩固封建阶级统治地位,但其“好民好”、“恶民恶”的主张和对“是非颠倒、好恶私逞”者的告诫,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杨世达在集中精力兴利除弊同时,还挤出时间,于雍正十三年、乾隆三年,分别重修《汤阴精忠庙志》和《汤阴县志》,前者10卷,15万字,后者10卷,12万字。杨世达治汤十年,做了许多除弊兴利的好事,实为汤阴史上所罕见。其治汤时间,去今已二百余年,其业迹已多难以寻觅,然而源于是时的“杨公渠”、“杨公堤”、“杨公洞”等名称却仍在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