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52,004贴子:16,715,411

回复:论当代哲学家的责任与使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是说,形式逻辑正是在思维形式方面对‘道’的具体运用。


55楼2021-08-06 12:29
回复
    大吧主,这个老贴都挖出来了啊。感谢置顶,欢迎大家参与思考探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1-08-06 14:23
    回复
      人类完备哲学的构建使命在中国大陆民间已经悄悄地完成!!


      58楼2021-08-06 16:32
      回复
        形式逻辑只研究属于种类的逻辑,范畴逻辑还研究归于活体的逻辑。


        63楼2021-08-06 23:47
        回复
          对照康德的十二判断及其十二范畴表,就知道这个康德逻辑系统确实是‘先验’的,就是他自己随意拼凑构建的,没法推演出来。很多中国人就喜欢信这种无法推演证实的似是如非的东西。比如‘阴阳论’就信了几千年。


          68楼2021-08-08 08:47
          回复
            哲学是宇宙规律的,是人性的,是客观的,也是理想的。


            IP属地:江苏69楼2021-08-11 08:32
            收起回复
              这个话题确实有一点大,基本跟吧里哲学爱好者没有关系


              IP属地:四川70楼2021-08-11 20:24
              收起回复
                @片云游空 如果亡哲这类哲人,已经搞不出什么确实炸天的哲学理论的话
                哲学的未来,大概率已经在我这里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21-08-12 00:13
                回复
                  楼主提出最现实最真切的问题,也就是哲学界永恒的话题——求真,这个讨论很有必要,我认为中国古典哲学给出了一份关健性答案,这个关键性是因为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体证,从而获得每个人的求真答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1-08-15 08:47
                  收起回复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并:重新审视和比较东西方文化思想,或许有利于我们找到破解西方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乃至危机之法。将哲学着眼于当下中国最现实最严峻最真切的问题挑战乃至危机,不是中国哲学家最大的责任与使命之一么。而中国确实肩负着为人类走出一条新路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期待楼主和有思想深度的哲人集思广益,继往开来,也为哲学吧带来照亮前行的火花,是的,如同夜空中燃放的礼花,刹那的照明也是一种璀璨,也有机会让我们和大众更如实地认识世界和自我,这是人生的升华。谢谢大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21-08-15 09:05
                    收起回复
                      例如一个机器人天天参加劳动,它能出真知吗?


                      75楼2021-08-16 17:06
                      回复
                        沁园春·真理
                        Czq
                        实践开怀,思辨求知,推理出真。
                        那月球自转,陈仓暗渡;太阳内爆,光焰明申。
                        东豹巡行,西羊散步,地覆天翻同正身。
                        干瞪眼,叹芸芸众目,不见原因。
                        追寻本相艰辛,令无助灵魂信有神!
                        但白尼利略,留枝去叶;牛顿斯韦,抽象吹尘。
                        一代哲人,爱因斯坦,分析入微粒子新。
                        唯思辨,可通行宇宙,透视无垠。
                        实践是实现真理,而非检验真理。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是在说:要我试过才算数。就是“我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按真理去实践,只能是折腾。


                        77楼2021-08-16 17:14
                        回复
                          沁园春·宇宙
                          Czq
                          无尽时间,无界空间,物化万千。
                          想茫茫宇宙,难始难了;芸芸天地,忽醒忽眠。
                          生命如花,豪情似火,恍若流星闪眼前。
                          长声问:有何香淡定,何焰悠闲!
                          回神又看人寰:处处见相争夺比攀。
                          为蝇头小利,污言对骂;龙肝要害,利剑相残。
                          鄙鄙卑卑,营营役役,不见棺材不泪弹。
                          寻穴葬:这一球尘雾,怎找青山?


                          78楼2021-08-16 17:29
                          回复
                            沁园春·银河
                            Czq
                            宇宙结胎,银汉开河,旋臂转涡。
                            叹秒行千里,心怀闪闪;光程万载,华泛波波。
                            埋日如沙,藏灵似雾,所有全无一肚窝。
                            观星想,悟乾坤真谛,心境清和。
                            虚托神道腾挪,正身立凭空自造魔。
                            笑耶稣佛祖,各称天主;圣堂庙宇,漫唱金歌。
                            俗世无明,众生原罪,唯我慈悲智慧多.。
                            发财计,舍利成至宝,代代趋阿。


                            79楼2021-08-16 17:37
                            回复
                              临江仙·得道
                              Czq
                              默默繁星天幕挂,光芒不夺流萤。恒长短暂各生灵。乌云遮远目,冷火手中停。
                              智叟徘徊荒野外,寻求意境安宁。始得顿悟见神形。实虚相复合,终极范畴明。
                              终极范畴,即古人所谓的“道”:变是体化之性。
                              事物[状态]的性、体、变三者构成复合范畴:变=体+性I,用文字表述就是:变是体化之性。这是宇宙的[终极范畴]。其中:
                              体=集体+个体I;集体=混体+纯体I,个体=死体+活体I;死体=完体+碎体I,活体=整体+部份I。
                              性=属性+归性I;属性=类性+种性I,归性=他性+自性I;他性=从性+主性I,自性=死性+活性I。
                              所谓的变,是体自身存在形式上的变化及各种不同的体之间的转换变化。变化内容表达在‘时间、空间、体质’三要素上,而以量数作为其共同的测量值而使这三要素被具体地联系起来。表达事物变化规律的所谓科学公式,其实就是时空质三要素的数学关系式。例如,牛顿力学公式F=ma,爱恩斯坦质能关系式E= mc²等。
                              性质要分:时间,空间,体质。量和数则是‘时空质’的共同性质。
                              时间=时刻+时段I,空间=位置+体积I,体质=质量+密度I。值=量+数I。
                              体要分:集体{混体/纯体}、个体{死体/活体},死体{完体/碎体}、活体{整体/部份}。
                              先分清体是集体还是个体,再分清集体是混体还是纯体或者个体是死体还是活体,最后分清死体是完体还是碎体或者活体是整体还是部份。
                              性要分:属性{类性/种性}、归性{他性/自性},他性{从性/主性}、自性{死性/活性}。
                              先分清性是属性还是归性,再分清属性是类性还是种性或者归性是他性还是自性,最后分清他性是从性还是主性或者自性是死性还是活性。
                              变只是表象,何体在变?变的性质是什么?不同性质之体其变化特点不同,必须分别清楚。这样看变才有内容。空谈变而不问变之体为何,也不知其体为何种性质,则毫无操作意义。
                              《范畴时态论》包罗过去、现在、未来、不再的全部规律。宇宙变化虽然无常,但其完备规律是存在着的。
                              按照终极范畴中‘性体变’三者的关系去寻求各种具体事物的量数变化规律,正是在哲学范畴规律的前提之下建立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而按照科学所得规律去具体掌握和改变各种事物就是各门具体技术的任务了。
                              哲学确立前提,科学探明规律,技术产生结果。
                              中国到目前为止因为没有哲学,所以产生不了现代科学,所有科学知识都是从西方学习得来的。于是也产生不了原创性技术,所有现代技术也都是从西方学习得来的。
                              但是西方哲学并未完备,还需要改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在关于‘活体’的逻辑规律上。《范畴时态论》正是这样一种既包含了西方的‘形式逻辑’也包含了‘活体逻辑’的完备的未来哲学。‘形式逻辑’也称‘死体逻辑’,‘活体逻辑’也称‘内容逻辑’。只有同时具备了形式逻辑和内容逻辑的哲学,同时适用于死体和活体的哲学才是完备的哲学。
                              在‘形式逻辑’前提下建立的是死体科学,在‘范畴逻辑’前提下才能够建立起活体科学。范畴逻辑=形式逻辑+内容逻辑I=死体逻辑+活体逻辑I。现代西方科学还是死体科学,活体科学还没有被建立起来。中国的传统‘中医’虽然已经具有了‘范畴逻辑’的雏形,但由于还未能够‘量数规律’化,所以还不是成熟的‘活体科学’。但是在‘哲学境界’上,传统中医无疑是高于现代西医的。


                              80楼2021-08-16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