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老百姓本就脆弱的神经日益敏感,各种激素、催熟剂、农药等都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也愈发怀念以前那菜绿瓜红的年代。站在超市中,人们常常不由自主感叹:现在的西红柿不如以前好吃了,用激素催大的鸡不如以前放养的土鸡有营养了。于是,人们更多的时候会停留于“绿色食品”专柜,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一份“健康”、“营养”。但你是否注意到,还有一些价格更高的蔬菜,拿起来仔细一看,上面标注着“有机”字样。这种价格高昂的“有机食品”,其本质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跟ok食材一起来看看吧。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除有机食品外,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绿色食品是中国政府主推的一个认证农产品,它有绿色AA级,和A级之分,而其AA级的生产标准基本上等同于有机农业标准。绿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过渡的一种食品形式。有机食品是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
所谓的绿色食品并非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天然的,对人无害的食品。
在我国,大家对绿色食品的概念已不再陌生。所谓“绿色”,并不是指食品的颜色,而是特指无污染的优质食品。这类食品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经过良好处理,被严格要求限量使用甚至是不准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物质。从最上游的原料产地到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以及最后的产品外包装,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特定要求及规范。
如果你认为“绿色食品”的要求就已经颇为严格,那么,“有机食品”的生产规范和要求则可以称得上是苛刻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绿色食品”只是“有机食品”的一个过渡。
“有机食品”并不是像字面含义那样属于化学的有机无机范畴,而是源于英文的“organic food”,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都属于有机食品。所以,我们看到的有机食品不仅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等,还包括相关的调料、糖果等等。
“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相当高,其原料及产品必须来源于有机农业,人们在农作物种植及其生长过程、乃至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规范中禁止使用的人工合成物质,像我们非常“痛恨”的化学农药、生产调节剂、防腐剂、添加剂、保鲜剂、色素等等,都被排除在外。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也造就了有机食品的高价格。在有机农场里,几乎看不到现代科技的影子,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在栽种之前,土壤必须连续3年未施用过违禁物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是有机肥,绝不允许使用催熟物质,所以果实的采摘周期相对也要长一些。与之相呼应的,则是一个很原始的产量,比起普通种植方法,有机生产方式的食品产量较低;因为像除草剂之类的化学物质被禁止使用,所以有机农作物只能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这在无形中增大了人力成本。饲养的牲畜们,同样享受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吃着有机饲料,在“广阔”的天地中任意奔走,而不是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也不使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得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少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