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帖太少了,於是決定水一帖大的。今天我要介紹一個名叫 Artix 的 distro, 可能各位聽都沒聽過。但是不要緊,systemd 總聽過吧?這個 Artix 就是不滿 systemd 的 Arch users 建立的 distro.
在現在 systemd 統治各大 distro 的時代(除了 Gentoo 基本都用),為什麽我還要介紹這麽一個故意不用 systemd 的衍生 distro 呢?原因當然就是,我也是反 systemd 勢力的其中一員囉。

要說 systemd 有何罪狀,得從頭說起。Systemd 取代 sysvinit 成為 Archlinux 的 default init system, 大概是 12~13 年那一段時間。當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操作和配置非常費勁,原本方便透明的 Shell 腳本被一坨莫名其妙的東西取代了。換句話說,感覺 user 對 system 的控制力下降了。再後來就是 systemd 的職能問題。根據 UNIX 的哲學,An init system must be an init system, 而 systemd 卻到處攻城略地,功高震主。反正就是,看這個東西很不爽。
那怎麽辦呢?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換 Gentoo. 然而編譯的高開銷破機器實在消受不起,所以只能另尋出路。後來我找到了一個 repo, 可以提供 OpenRC 以及各種 non-systemd patched packages, 把 init system 改成了 OpenRC. 再後來,這個 repo 就變成了今天的 Artix distro.
Artix 提供一個 700M+ 的 LXQT live, 做得還挺精致的,啟動的時候就可以選擇時區和語言,而且自帶的語言還不少。不過畢竟是體積小,沒有輸入法和瀏覽器。




Artix 的官方網站在 artixlinux.org, ISO 要到 SF 下載,可能比較慢,所以我也往度盤放了一份 /s/1ggmj6D1
要安裝 Artix, 除了用 Live 全新安裝以外,亦可以從 Arch 直接滾過去,詳見 systemd-free.org/news.php#170727
. 使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風險。
EOF
在現在 systemd 統治各大 distro 的時代(除了 Gentoo 基本都用),為什麽我還要介紹這麽一個故意不用 systemd 的衍生 distro 呢?原因當然就是,我也是反 systemd 勢力的其中一員囉。

要說 systemd 有何罪狀,得從頭說起。Systemd 取代 sysvinit 成為 Archlinux 的 default init system, 大概是 12~13 年那一段時間。當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操作和配置非常費勁,原本方便透明的 Shell 腳本被一坨莫名其妙的東西取代了。換句話說,感覺 user 對 system 的控制力下降了。再後來就是 systemd 的職能問題。根據 UNIX 的哲學,An init system must be an init system, 而 systemd 卻到處攻城略地,功高震主。反正就是,看這個東西很不爽。
那怎麽辦呢?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換 Gentoo. 然而編譯的高開銷破機器實在消受不起,所以只能另尋出路。後來我找到了一個 repo, 可以提供 OpenRC 以及各種 non-systemd patched packages, 把 init system 改成了 OpenRC. 再後來,這個 repo 就變成了今天的 Artix distro.
Artix 提供一個 700M+ 的 LXQT live, 做得還挺精致的,啟動的時候就可以選擇時區和語言,而且自帶的語言還不少。不過畢竟是體積小,沒有輸入法和瀏覽器。




Artix 的官方網站在 artixlinux.org, ISO 要到 SF 下載,可能比較慢,所以我也往度盤放了一份 /s/1ggmj6D1
要安裝 Artix, 除了用 Live 全新安裝以外,亦可以從 Arch 直接滾過去,詳見 systemd-free.org/news.php#170727
. 使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風險。
E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