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组织吧 关注:14贴子:58
  • 0回复贴,共1

《指数型组织》摘要:11个最强属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指数型组织要立MTP(宏大变革目标)。宏大,听起来像“狂妄自大”;变革,一定是改变世界;目标,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
企业立MTP之志,可以吸引建立一个社群,形成生态系统(共同价值观);引领企业团队把注意力转向外部影响。MTP是一种竞争优势,占据了话语权高峰,是吸引人才的绝妙广告,因为是激动人心的品牌。
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是积极心理学的幸福定义的第三层次,也是90后到00后们的心理需求。MTP给了他们寻求自我实现的机会。
指数型组织的五大外部属性:SCALE(随需随聘的员工、社群与大众、算法、杠杆资产、参与)。
随需随聘员工:员工技能跟不上时代,迅速过时。互联网时代,寻找和追踪外部员工团队的成本几乎降为零。外部员工的集体智慧,多样性思维与背景带来的创造力。现在企业的管理是低效的。
社群与大众:社群是认同MTP的群体,共同为了变革世界的某个目标努力。再扩展就是大众,处于外圈,可以在创意、创新、验证、外包、众筹等方面借助于大众。他们还是潜在的消费者。
算法:利用信息(数据)的核心能力。算法的改进完全可以借助于大众和社群。开放平台,开源软件等。
杠杆资产:通过租赁、共享或借用获得资产而不拥有,外包。已有IT和实体资产等平台。协作消费就是利用了闲置的个人资产。只有少数关键稀缺资产需要自己拥有。
参与:多种环节的参与,游戏化,虚拟货币。用户参与,创新参与等等。参与是人的本性,参与中的竞争欲更是人的本性。
指数型组织的五大内部属性:IDEAS(用户界面、仪表盘、实验、自治、社交技术)
用户界面:用户参与的界面——选择、评价、反馈、竞争等。用户产生海量数据,也就产生富足的资产。
仪表盘:企业运行状态显示,数据实时显示技术已经完全实现。从KPI转变为自下而上的OKR而且公开。
实验:持续实验。精益创业的关键步骤,先创出最小可靠产品MVP实测再改进,对失败的宽容与激励有价值的失败。
自治:员工自治,团队自治。员工自我管理激发自发创新。自行承担责任。
社交技术:员工的连通、参与与透明,带来信任。信息共享、情感交流,更加人性的组织。
指数型组织形成的9大驱动因素:指数型组织是先到先得的。
1,信息让一切变得越来越快。产品开发允许的周期越来越短。我们似乎步入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网络效应和顾客体验锁定似乎已成为这场变化的竞争本质了。
2,去货币化势不可当。互联网将市场营销和销售的边际成本降到几乎为零,净推荐值很高就无须在销售上再花成本。而利用众包和社群思维,产品研发成本可以接近为零。如果采用对等模式,服务成本可以基本为零。像UBER等利用闲置资产的指数型组织,供应的边际成本也变成国零。
3,颠覆成为新常态。
4,“专家”不再值得信赖。
5,“5年计划”过时了,最多一年计划。超前思考很容易产生错误的预期。在指数型组织中,目标胜于战略,执行胜于计划。
6,小公司优势更大。信息革命带来的便利彻底否定了资产聚集的必要性。创业公司上升潜力很高,下降潜力很低;大型组织恰恰相反。你能以多快速度将指数级增长转换成其成为平台所需的临界规模,后面就没有什么实质性阻碍了。现在的世界属于更聪明、更小巧、更快速的企业。
7,“租赁”取代“拥有”。
8,“信赖”胜于“控制”,“开放”胜于“封闭”。环境变化,一切可预测的东西都已或即将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取代,而人类工作者只需处理异常情况。
9,一切皆可测量和知晓。指数型组织正在两个方向上利用这种趋势,一是在现有数据流上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二是在旧的范式上添加新的数据流。


1楼2018-03-13 11: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