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作为水中利器一直以来是军事的重点研究对象,纵观潜艇的发展史也不到100多年的时间,从18世纪70年代的单人操纵的木壳艇“海龟”号到现在的核潜艇,潜艇技术不断升级,足以看出潜艇在军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人以为中国的潜艇发展挺落后的,其实不然,早在晚清时期,中国的天津机器局就造出了第一艘潜水艇。

让人好奇的是当时作为闭关锁国的晚清,怎么会造出潜水艇呢?清同治六年(1867)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主要用于制造枪支弹药,同时还开展研制炮船。过了3年后,天津机器局交到了直隶总督李鸿章手上,开办经费20万两,同时招了近2000多人,李鸿章为了增加国家军事实力,开始仿造国外的武器装备,其中就有潜水艇。

模型
不到10年的时间,清政府借鉴法国、英国的潜水艇,研制了近代史上的第一艘潜水艇,开创了先河。但随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天津机器局却毁于兵火,很多国内研制的武器装备都被摧毁,其中也包括了此款潜水艇。目前在博物馆内看到的只是当年的模型。

让人好奇的是当时作为闭关锁国的晚清,怎么会造出潜水艇呢?清同治六年(1867)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主要用于制造枪支弹药,同时还开展研制炮船。过了3年后,天津机器局交到了直隶总督李鸿章手上,开办经费20万两,同时招了近2000多人,李鸿章为了增加国家军事实力,开始仿造国外的武器装备,其中就有潜水艇。

模型
不到10年的时间,清政府借鉴法国、英国的潜水艇,研制了近代史上的第一艘潜水艇,开创了先河。但随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天津机器局却毁于兵火,很多国内研制的武器装备都被摧毁,其中也包括了此款潜水艇。目前在博物馆内看到的只是当年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