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以其坚决的神意,选择了直线与圆弧这两个元素,画出了造物主的神格,以进入人世…… 因此全知全能的上帝,遗留下了多次元的大千世界,以其完全的存在体,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直线与弧线……」
——约翰尼斯·凯培勒
有些东西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但不能说明它不存在。如果仅仅从绘画艺术、解剖学、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孩子身体所赋予的表达活动,是很难完整的诠释幼儿涂鸦的精神内涵,难免会误解一些东西。
孩子的出生,是灵性与物质身体的结合,是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一些东西进入身体时带来的冲突,使得孩子表现出各种挑战行为,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谓的“问题”。需要提供一个适合孩子物质身体生长的健康环境,丰富和发展孩子各项身体能力的发展。是灵性驱使着孩子在模仿中学习,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的模仿来唤醒其内在意识的不断觉醒。
然而,画画是一项内在的工作,而不是单纯的复制外在的形式,照搬效仿。孩子笔触富有节奏,有的孩子用笔比较有力,有的孩子画的较轻,是内在力量不同的显现。孩子刚开始画画时,会画一些无头无尾的线圈,更多的是一种肢体的运动,随意而又重复性的运动,还不能定义为绘画,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画画。所表现出我们不理解的行为其实不是“问题”。
慢慢的,孩子由梦幻状态逐渐发展到有意识的状态。新陈代谢、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神经感官系统等有规律的节奏生活开始影响孩子,孩子笔下的线圈逐渐开始有了中心。有始有终的闭合曲线,那是孩子开始已经意识到自己,开始强调“我”的意识。
随后,孩子会画上下交叉的线条,预示着孩子开始对左右、上下的位置有了一定的意识。接着孩子的画慢慢会有天地之分。这时的孩子开始注意到蓝天和白云,有上下的感觉意识,会屈膝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东西。
一、早期阶段:3岁之前
通常就是无头无绪的大线圈,线条在纸面上的运动随意而有韵律,似乎向我们讲述着他来自遥远的地方。通常是肢体的运动,留下的痕迹处于梦幻的混沌状态,同时反映出他幼小的心灵仍然和这个世界中的一些东西密切相连。如图1没法将其定义为严格意义上的绘画。(这里借用的图片都是乐子儿童孩子在没指导的情况下的涂鸦)
孩子在两岁之前就会抓着笔在纸上涂鸦,先是试探着画出线条,其实这就是人之初创造力行为的开始。
随着孩子对身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他能觉察到自己的心跳,受3岁以后较有节奏生活的影响,画面中的线条会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不再是一团乱无头绪的线圈了,如图2、图3他会努力的将弧线闭合形成一个圆,甚至会在圆圈中点上一个点,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了他自己,不会轻易让陌生人触碰他了,变得有些害羞了。会强调“这是我的”同时也在线圈中画出一个点来强调“我”。
闲言碎语:
1、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被打扰太多,表现出要么对自己的涂鸦体验很没有自信,要么就是停止了涂鸦,自己不画就想让大人画,他在旁边看着。涂鸦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的天赋,孩子起初涂鸦的时候不要误认为是他有绘画天赋,抓着孩子的手去教,提前培训特长,这才是问题。如果孩子说他不会画,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画,或者你也拿张纸坐在对面画自己的,但不要模仿孩子的涂鸦方式,也不要拿着你的画和孩子去对比;
2、面对孩子的涂鸦,不要有太多的评价、建议、纠正批判,或者询问他在画什么?怎么看不懂画的是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孩子还不具备解释能力;
3、不要夸奖表扬,防止涂鸦变成一种取悦和贿赂成人的方式,以后谈及画画她会很有压力。孩子的涂鸦作品是他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信息,7岁之后他会想办法画出一幅漂亮的画;
4、没必要给幼小的孩子报绘画班。除了提供一个供孩子物质身体自由发展的环境之外,还要营造一个理解和不被打扰的涂鸦体验环境,以便激发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感知力的环境;
5、这个阶段最好给孩子提供大笔头的画笔,让他满手抓着画,如:天然蜡块,无污染的粉笔等。切忌让孩子使用铅笔、水性笔、圆珠笔。以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觉得画画很难,因为太多机械的线条会把孩子带入提前思考的阶段;线条涂鸦是为下一步书写做基础,最好不要训练。孩子的意识还没发展到指尖,不适合的画笔影响孩子手部肌肉的发育,是对一些感觉的破坏。当然,如果手握笔的位置很低,容易提前造成眼睛近视;
6、不要着急让孩子的笔下出现具体的形象,顺其自然,有的孩子在画很久混乱无意识无形状的幼儿画后,突然会画出形状,与孩子的生命发展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7、年幼的孩子会选择圆形的东西,就如他的身体一样是圆的,脑袋也圆的,手是圆的。圆形是产生于运动,具有深刻的含义和形式,从古代的宇宙观到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自我”意识都是建立在从一个从中心向外发散的圆形的运动轨迹上。神奇的是幼年的孩子似乎带着那种圆的宇宙精神,天生就会画大圆套小圆的线圈,位置关系也处理的很好,线圈相互包围和依附着,似乎暗示着他们需要安全和爱,他们会持续画一两年时间;
8、越是年幼的孩子越会重复的涂画相同的内容,不要干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那些线圈是孩子发展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一种本能,也是为下一步更好的感受、思考做准备,一般孩子的涂鸦都会经历类似圆弧线到方形、三角形(这里指尖锐的形)。这是意志带动感觉发展的表现,然后再到思考的一种非常微妙的历程。即,可以理解为儿童绘画的发展是由纯意志性的画圈,到韵律性的重复,再到思考构思的过程;
9、绘画材料工具放在孩子能顺手拿到的地方,他们想画的时候可以随时能拿到。当然,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在家画完画需要收拾整理,画具需要还回原处,形成工具物品在哪里的节奏。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大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不要在一旁指责孩子去做,如果大人带着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意识到,那是她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画画是先于书写阅读,是小孩子学会完整的做一件事情的开始,不光是画画,还会影响孩子节奏习惯的养成;
二、中期阶段:3-5岁
孩子绘画中的人。如下图 孩子画的“人’“房子”“树”。孩子5岁之前的画是展示着他身体层面的发展,5岁之后的画展示着他们内心发展的状况。会本能的通过画“人’“房子”“树”来呈现自己的生命状态。
闲言碎语:
10、这个阶段是非常梦幻的,总是在玩,玩不够,画画也是玩耍。和他这个阶段的注意力,持久力有关系。所以,画画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几分钟时间,有些孩子可能会持续到十几分钟。所以让他坚持画画和让他坚持坐在凳子上写作业一样难受;
11、不给孩子教“人”怎么画,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图景化的学习记忆方式,在他们眼里的人就是一个整体。如上图的“太阳人”身体就是一个整体,意识还没有发展到将其他结构分离出来的时候。孩子很诚实,不会画和自己没关系的图画;
12、5岁之前孩子的线条画是展示其物质身体发展状况,那么让他大量的临摹或者抓着孩子的手描画图形,会打乱孩子的内在意识与身体的连接,随后会影响身心的平衡发展,下一个阶段孩子会变得自负、被动、敏感;
13、同样这个阶段不需要报绘画兴趣班。前提是父母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发展和绘画方面的常识,给予孩子的涂鸦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或者父母先去体验绘画,然后成为孩子忠实的艺术伙伴;
14、往往我们发现孩子终于会画太阳了,就会帮助孩子完善那个”太阳” 建议孩子在“太阳”的中间涂上颜色,周围加上更多线条表示光。但别忘了那个“太阳”是有着内在感受的小人,代表他自己,却被迫性的在孩子的内在世界涂上了没有感知的色彩。我们经常误解孩子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
15、幼儿绘画发展的中期阶段,孩子的幻想主导着他们的行为,所以他们还没有能力按照大人给出的主题去构思,一个身心发展平衡的孩子是做不到的。一旦勉强会让孩子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当然也会禁锢孩子的心灵,促使其提前思考。随后在成长中可能会厌学,易怒,遇事争执较劲;
16、有些孩子会在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涂鸦,不停的画。但有一段时间会几乎忘了涂鸦,或者停止涂鸦。如果没有被打击或者限制,是正常的,涂鸦是孩子需求与情绪表达的语言,如变化中的天气一样,不是每天都会阳光明媚,也不会天天狂风暴雨;
三、晚期阶段:5-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会像以前连续一张又一张的画画了,不在像之前那么梦幻,会开始有了一些目的和计划。画里有自己,说明孩子有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计划如何玩,计划怎么画画。会告诉我们他要画什么?或者他正在画什么?画面的中间会有一条(水平线)基线出现,对上下,左右的关系有了很强的意识,说明他已经能感觉到有天有地的空间,孩子慢慢开始落到了这个大地上。6岁的孩子理解什么是昨天,今天,明天,开始发展记忆。相比之前有了智性的图景,不再重复画一些东西了。经常不愿意改变自己之前的想法,有时候会显得很无聊。
刚开始画的小人,有的只画头,其他没画出来的部分是他还没有发展出来的身体。当韵律感增强时,孩子开始画身体、四肢。孩子画身体开始会是圆形的,圆形代表一个广远的灵性世界,处于混沌状态。随后出现阶梯状,一般这时的孩子在发展他的肋骨,代表重复、韵律、节奏。之后,方形的身体出现,说明孩子更加入世。再往后,三角形的身体出现在纸上,不同象征性的符号是5、6岁孩子的意识的标志。
孩子刚开始画房子,房子里面没人。一般是悬浮在空中,没有上下,闭合的圆形窗户,窗格交叉但不平行。最后他才会和爸爸、妈妈住进那个安全而厚实的球体房子,床等家具是后来才搬进去的。但很喜欢画窗户格子,这时预示着他的身体脊椎、手臂等骨骼在快速的生长拉长。活跃好动,男孩子会表现出力量性的动作,喜欢参与挑战性的游戏。画面会有三角形或者尖锐的形出现,比如会持续方方正正的房子和汽车,将方形和三角形拼接起来。用各种形将车子装饰的很结实很漂亮准备带他向外发展,是暗示他走向世界的开始。这个阶段车里没有人,下面也没路。房子和车如同人的物质身体,一些东西还没有进入车子和房子——没有入驻到其内。
女孩子一般喜欢画花园、人物。房子一般都会给加上烟囱,烟囱与他的呼吸系统有直接的关系,有没有烟囱,以及烟囱里面冒出烟的形态都反映着孩子呼吸器官的发展情况。孩子会把太阳画在左上角或者右上角,也有画中间的,却暗示着情感和记忆的一面。
总之,这不难看出,孩子的画面内容是由大而满的重复性线圈到小而简单的闭合曲线,再到相对比较狭小的直线立方体房子。从占据整个画面的浑圆而简单的大头娃娃到后来有棱有角的小人,是否说明了他们广阔的宇宙视角渐渐在缩小?是否呈现了灵性进入物质体内的过程,预示着他们入世了?
闲言碎语:
17、儿童绘画的意义不光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部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绘画会慢慢有了情景,因为他们能记住一些图景了,画里有故事。是有目的的,回忆他之前见过的东西,同样没有必要按照我们大人的意愿画画,否责会影响孩子图景思维能力,以及阻碍他的表达;
18、如果说2-5岁的孩子画画,展示的是身体的发展状况。5-6岁孩子画的是内心发展。成人大量的干涉就会切断孩子内心与画面的连接,他会很难向自己,向我们展示他理解的这个世界;
19、有些孩子的画成人很难看懂,没有形,什么都不像,没有情节,但还很喜欢那样画。不要着急,试着等待,让孩子享受那样一个自我满足的过程。有时候希望我们关注分享涂鸦带给他的快乐,我们不要问你画了什么?你在画什么?而是你想画什么?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都很喜欢;
20、孩子如果表现出很不自信的状态,会用手捂住自己的画,是不想让你看到。之前孩子的涂鸦行为受到过多的关注,或者被打击和误解,需要找合适的机会给予关注。孩子的自信心,比画了什么?画的怎么样更重要;
21、虽然孩子的画会有个侧重点,但有的部分会回到以前绘画的状态,不是退步了。是孩子由梦幻意识向清醒意识过渡的一种事实,与孩子一起分享那微妙而有趣的过程,成人需要做到放松,不必担忧;
22、每天只让孩子画一张画,但孩子在构思图画时出错,我们可以再给一张纸。我们需要倾听孩子内在的需要,满足孩子一次要画很多张的需求。尤其性格比较内向和不喜欢讲话的孩子更需要多画,绘画是自我疗愈的最佳方式之一;
23、不要夸奖孩子的画,应平静的听孩子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被安排大量的临摹范画,灌输理论和技巧,如:简笔画,功利性的儿童画。如让孩子记住太阳是什么颜色,树叶应该涂成绿色。没有范画和要求孩子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只是模仿其他同伴的画。说明生命力遭到破坏,来自心灵的力量在提前变弱;
24、为什么呢?久旱暴雨,大饥而暴饮。家长成长中真正体验和感受艺术的机会很少,缺少艺术的滋养,所以现在就想在艺术方面让自己的孩子恶补一下。每逢周末孩子都在学习画画,学音乐…… 谁都不甘落后,是以消费孩子的童年而来弥补自己曾经成长的缺失。老师以物质化的视觉经验或心理学的角度是不能完全解读儿童涂鸦;
25、让我们大人的节奏慢下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孩子才会自由的感受生活中的美,随时随地都是艺术。期望越高,不必要的挫折就越多。如同父母越是对孩子抱有太多的期望,随后就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更多的情绪在里面。作为孩子的艺术老师,父母,如果不愿意放弃过去自己接收的模式化的经验,就会很难看到自己,很难与孩子在同一平行线上安静的享受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6、一位资深华德福老师曾说过“电视、电脑、手机里的故事孩子会当成他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无法带给孩子真正的经验”。反而经常看电视,玩电脑的孩子做手工,画画都会局限于一些内容,不会独立思考,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弱。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孩子自己真正去动手做,体验感受了的时候,他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
27、孩子会专注于一种动物、人,或者他会关注某些事物画很久,好像没什么进步,不用着急让他为我们的不理解而做出改变,相同的内容表达着不同的思想和感受。内在精神的强大不光靠可见的肢体动作重复来发展,同时,是靠不可见的内心意识的重复来达成,以至于才能很自信的确认一些东西。孩子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之心,有探究世界的欲望和冲动,从中获得了成长的力量。就如上面提到的开始热衷于画车的孩子,会重复画车,别的不画。说明他想走出去,很想自己探索这个世界,这是入世之道。
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代的儿童涂鸦都有着相同的阶段,目的也近乎相似。如今,不同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一切急功近利。涂鸦是儿童带着一种强大的自我疗伤的力量,来治愈和释放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刺激和压制,这便给我们保护儿童涂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约翰尼斯·凯培勒
有些东西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但不能说明它不存在。如果仅仅从绘画艺术、解剖学、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孩子身体所赋予的表达活动,是很难完整的诠释幼儿涂鸦的精神内涵,难免会误解一些东西。
孩子的出生,是灵性与物质身体的结合,是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一些东西进入身体时带来的冲突,使得孩子表现出各种挑战行为,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谓的“问题”。需要提供一个适合孩子物质身体生长的健康环境,丰富和发展孩子各项身体能力的发展。是灵性驱使着孩子在模仿中学习,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的模仿来唤醒其内在意识的不断觉醒。
然而,画画是一项内在的工作,而不是单纯的复制外在的形式,照搬效仿。孩子笔触富有节奏,有的孩子用笔比较有力,有的孩子画的较轻,是内在力量不同的显现。孩子刚开始画画时,会画一些无头无尾的线圈,更多的是一种肢体的运动,随意而又重复性的运动,还不能定义为绘画,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画画。所表现出我们不理解的行为其实不是“问题”。
慢慢的,孩子由梦幻状态逐渐发展到有意识的状态。新陈代谢、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神经感官系统等有规律的节奏生活开始影响孩子,孩子笔下的线圈逐渐开始有了中心。有始有终的闭合曲线,那是孩子开始已经意识到自己,开始强调“我”的意识。
随后,孩子会画上下交叉的线条,预示着孩子开始对左右、上下的位置有了一定的意识。接着孩子的画慢慢会有天地之分。这时的孩子开始注意到蓝天和白云,有上下的感觉意识,会屈膝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东西。
一、早期阶段:3岁之前
通常就是无头无绪的大线圈,线条在纸面上的运动随意而有韵律,似乎向我们讲述着他来自遥远的地方。通常是肢体的运动,留下的痕迹处于梦幻的混沌状态,同时反映出他幼小的心灵仍然和这个世界中的一些东西密切相连。如图1没法将其定义为严格意义上的绘画。(这里借用的图片都是乐子儿童孩子在没指导的情况下的涂鸦)
孩子在两岁之前就会抓着笔在纸上涂鸦,先是试探着画出线条,其实这就是人之初创造力行为的开始。
随着孩子对身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他能觉察到自己的心跳,受3岁以后较有节奏生活的影响,画面中的线条会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不再是一团乱无头绪的线圈了,如图2、图3他会努力的将弧线闭合形成一个圆,甚至会在圆圈中点上一个点,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了他自己,不会轻易让陌生人触碰他了,变得有些害羞了。会强调“这是我的”同时也在线圈中画出一个点来强调“我”。
闲言碎语:
1、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被打扰太多,表现出要么对自己的涂鸦体验很没有自信,要么就是停止了涂鸦,自己不画就想让大人画,他在旁边看着。涂鸦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的天赋,孩子起初涂鸦的时候不要误认为是他有绘画天赋,抓着孩子的手去教,提前培训特长,这才是问题。如果孩子说他不会画,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画,或者你也拿张纸坐在对面画自己的,但不要模仿孩子的涂鸦方式,也不要拿着你的画和孩子去对比;
2、面对孩子的涂鸦,不要有太多的评价、建议、纠正批判,或者询问他在画什么?怎么看不懂画的是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孩子还不具备解释能力;
3、不要夸奖表扬,防止涂鸦变成一种取悦和贿赂成人的方式,以后谈及画画她会很有压力。孩子的涂鸦作品是他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信息,7岁之后他会想办法画出一幅漂亮的画;
4、没必要给幼小的孩子报绘画班。除了提供一个供孩子物质身体自由发展的环境之外,还要营造一个理解和不被打扰的涂鸦体验环境,以便激发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感知力的环境;
5、这个阶段最好给孩子提供大笔头的画笔,让他满手抓着画,如:天然蜡块,无污染的粉笔等。切忌让孩子使用铅笔、水性笔、圆珠笔。以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觉得画画很难,因为太多机械的线条会把孩子带入提前思考的阶段;线条涂鸦是为下一步书写做基础,最好不要训练。孩子的意识还没发展到指尖,不适合的画笔影响孩子手部肌肉的发育,是对一些感觉的破坏。当然,如果手握笔的位置很低,容易提前造成眼睛近视;
6、不要着急让孩子的笔下出现具体的形象,顺其自然,有的孩子在画很久混乱无意识无形状的幼儿画后,突然会画出形状,与孩子的生命发展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7、年幼的孩子会选择圆形的东西,就如他的身体一样是圆的,脑袋也圆的,手是圆的。圆形是产生于运动,具有深刻的含义和形式,从古代的宇宙观到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自我”意识都是建立在从一个从中心向外发散的圆形的运动轨迹上。神奇的是幼年的孩子似乎带着那种圆的宇宙精神,天生就会画大圆套小圆的线圈,位置关系也处理的很好,线圈相互包围和依附着,似乎暗示着他们需要安全和爱,他们会持续画一两年时间;
8、越是年幼的孩子越会重复的涂画相同的内容,不要干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那些线圈是孩子发展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一种本能,也是为下一步更好的感受、思考做准备,一般孩子的涂鸦都会经历类似圆弧线到方形、三角形(这里指尖锐的形)。这是意志带动感觉发展的表现,然后再到思考的一种非常微妙的历程。即,可以理解为儿童绘画的发展是由纯意志性的画圈,到韵律性的重复,再到思考构思的过程;
9、绘画材料工具放在孩子能顺手拿到的地方,他们想画的时候可以随时能拿到。当然,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在家画完画需要收拾整理,画具需要还回原处,形成工具物品在哪里的节奏。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大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不要在一旁指责孩子去做,如果大人带着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意识到,那是她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画画是先于书写阅读,是小孩子学会完整的做一件事情的开始,不光是画画,还会影响孩子节奏习惯的养成;
二、中期阶段:3-5岁
孩子绘画中的人。如下图 孩子画的“人’“房子”“树”。孩子5岁之前的画是展示着他身体层面的发展,5岁之后的画展示着他们内心发展的状况。会本能的通过画“人’“房子”“树”来呈现自己的生命状态。
闲言碎语:
10、这个阶段是非常梦幻的,总是在玩,玩不够,画画也是玩耍。和他这个阶段的注意力,持久力有关系。所以,画画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几分钟时间,有些孩子可能会持续到十几分钟。所以让他坚持画画和让他坚持坐在凳子上写作业一样难受;
11、不给孩子教“人”怎么画,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图景化的学习记忆方式,在他们眼里的人就是一个整体。如上图的“太阳人”身体就是一个整体,意识还没有发展到将其他结构分离出来的时候。孩子很诚实,不会画和自己没关系的图画;
12、5岁之前孩子的线条画是展示其物质身体发展状况,那么让他大量的临摹或者抓着孩子的手描画图形,会打乱孩子的内在意识与身体的连接,随后会影响身心的平衡发展,下一个阶段孩子会变得自负、被动、敏感;
13、同样这个阶段不需要报绘画兴趣班。前提是父母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发展和绘画方面的常识,给予孩子的涂鸦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或者父母先去体验绘画,然后成为孩子忠实的艺术伙伴;
14、往往我们发现孩子终于会画太阳了,就会帮助孩子完善那个”太阳” 建议孩子在“太阳”的中间涂上颜色,周围加上更多线条表示光。但别忘了那个“太阳”是有着内在感受的小人,代表他自己,却被迫性的在孩子的内在世界涂上了没有感知的色彩。我们经常误解孩子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
15、幼儿绘画发展的中期阶段,孩子的幻想主导着他们的行为,所以他们还没有能力按照大人给出的主题去构思,一个身心发展平衡的孩子是做不到的。一旦勉强会让孩子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当然也会禁锢孩子的心灵,促使其提前思考。随后在成长中可能会厌学,易怒,遇事争执较劲;
16、有些孩子会在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涂鸦,不停的画。但有一段时间会几乎忘了涂鸦,或者停止涂鸦。如果没有被打击或者限制,是正常的,涂鸦是孩子需求与情绪表达的语言,如变化中的天气一样,不是每天都会阳光明媚,也不会天天狂风暴雨;
三、晚期阶段:5-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会像以前连续一张又一张的画画了,不在像之前那么梦幻,会开始有了一些目的和计划。画里有自己,说明孩子有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计划如何玩,计划怎么画画。会告诉我们他要画什么?或者他正在画什么?画面的中间会有一条(水平线)基线出现,对上下,左右的关系有了很强的意识,说明他已经能感觉到有天有地的空间,孩子慢慢开始落到了这个大地上。6岁的孩子理解什么是昨天,今天,明天,开始发展记忆。相比之前有了智性的图景,不再重复画一些东西了。经常不愿意改变自己之前的想法,有时候会显得很无聊。
刚开始画的小人,有的只画头,其他没画出来的部分是他还没有发展出来的身体。当韵律感增强时,孩子开始画身体、四肢。孩子画身体开始会是圆形的,圆形代表一个广远的灵性世界,处于混沌状态。随后出现阶梯状,一般这时的孩子在发展他的肋骨,代表重复、韵律、节奏。之后,方形的身体出现,说明孩子更加入世。再往后,三角形的身体出现在纸上,不同象征性的符号是5、6岁孩子的意识的标志。
孩子刚开始画房子,房子里面没人。一般是悬浮在空中,没有上下,闭合的圆形窗户,窗格交叉但不平行。最后他才会和爸爸、妈妈住进那个安全而厚实的球体房子,床等家具是后来才搬进去的。但很喜欢画窗户格子,这时预示着他的身体脊椎、手臂等骨骼在快速的生长拉长。活跃好动,男孩子会表现出力量性的动作,喜欢参与挑战性的游戏。画面会有三角形或者尖锐的形出现,比如会持续方方正正的房子和汽车,将方形和三角形拼接起来。用各种形将车子装饰的很结实很漂亮准备带他向外发展,是暗示他走向世界的开始。这个阶段车里没有人,下面也没路。房子和车如同人的物质身体,一些东西还没有进入车子和房子——没有入驻到其内。
女孩子一般喜欢画花园、人物。房子一般都会给加上烟囱,烟囱与他的呼吸系统有直接的关系,有没有烟囱,以及烟囱里面冒出烟的形态都反映着孩子呼吸器官的发展情况。孩子会把太阳画在左上角或者右上角,也有画中间的,却暗示着情感和记忆的一面。
总之,这不难看出,孩子的画面内容是由大而满的重复性线圈到小而简单的闭合曲线,再到相对比较狭小的直线立方体房子。从占据整个画面的浑圆而简单的大头娃娃到后来有棱有角的小人,是否说明了他们广阔的宇宙视角渐渐在缩小?是否呈现了灵性进入物质体内的过程,预示着他们入世了?
闲言碎语:
17、儿童绘画的意义不光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部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绘画会慢慢有了情景,因为他们能记住一些图景了,画里有故事。是有目的的,回忆他之前见过的东西,同样没有必要按照我们大人的意愿画画,否责会影响孩子图景思维能力,以及阻碍他的表达;
18、如果说2-5岁的孩子画画,展示的是身体的发展状况。5-6岁孩子画的是内心发展。成人大量的干涉就会切断孩子内心与画面的连接,他会很难向自己,向我们展示他理解的这个世界;
19、有些孩子的画成人很难看懂,没有形,什么都不像,没有情节,但还很喜欢那样画。不要着急,试着等待,让孩子享受那样一个自我满足的过程。有时候希望我们关注分享涂鸦带给他的快乐,我们不要问你画了什么?你在画什么?而是你想画什么?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都很喜欢;
20、孩子如果表现出很不自信的状态,会用手捂住自己的画,是不想让你看到。之前孩子的涂鸦行为受到过多的关注,或者被打击和误解,需要找合适的机会给予关注。孩子的自信心,比画了什么?画的怎么样更重要;
21、虽然孩子的画会有个侧重点,但有的部分会回到以前绘画的状态,不是退步了。是孩子由梦幻意识向清醒意识过渡的一种事实,与孩子一起分享那微妙而有趣的过程,成人需要做到放松,不必担忧;
22、每天只让孩子画一张画,但孩子在构思图画时出错,我们可以再给一张纸。我们需要倾听孩子内在的需要,满足孩子一次要画很多张的需求。尤其性格比较内向和不喜欢讲话的孩子更需要多画,绘画是自我疗愈的最佳方式之一;
23、不要夸奖孩子的画,应平静的听孩子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被安排大量的临摹范画,灌输理论和技巧,如:简笔画,功利性的儿童画。如让孩子记住太阳是什么颜色,树叶应该涂成绿色。没有范画和要求孩子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只是模仿其他同伴的画。说明生命力遭到破坏,来自心灵的力量在提前变弱;
24、为什么呢?久旱暴雨,大饥而暴饮。家长成长中真正体验和感受艺术的机会很少,缺少艺术的滋养,所以现在就想在艺术方面让自己的孩子恶补一下。每逢周末孩子都在学习画画,学音乐…… 谁都不甘落后,是以消费孩子的童年而来弥补自己曾经成长的缺失。老师以物质化的视觉经验或心理学的角度是不能完全解读儿童涂鸦;
25、让我们大人的节奏慢下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孩子才会自由的感受生活中的美,随时随地都是艺术。期望越高,不必要的挫折就越多。如同父母越是对孩子抱有太多的期望,随后就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更多的情绪在里面。作为孩子的艺术老师,父母,如果不愿意放弃过去自己接收的模式化的经验,就会很难看到自己,很难与孩子在同一平行线上安静的享受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6、一位资深华德福老师曾说过“电视、电脑、手机里的故事孩子会当成他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无法带给孩子真正的经验”。反而经常看电视,玩电脑的孩子做手工,画画都会局限于一些内容,不会独立思考,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弱。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孩子自己真正去动手做,体验感受了的时候,他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
27、孩子会专注于一种动物、人,或者他会关注某些事物画很久,好像没什么进步,不用着急让他为我们的不理解而做出改变,相同的内容表达着不同的思想和感受。内在精神的强大不光靠可见的肢体动作重复来发展,同时,是靠不可见的内心意识的重复来达成,以至于才能很自信的确认一些东西。孩子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之心,有探究世界的欲望和冲动,从中获得了成长的力量。就如上面提到的开始热衷于画车的孩子,会重复画车,别的不画。说明他想走出去,很想自己探索这个世界,这是入世之道。
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代的儿童涂鸦都有着相同的阶段,目的也近乎相似。如今,不同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一切急功近利。涂鸦是儿童带着一种强大的自我疗伤的力量,来治愈和释放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刺激和压制,这便给我们保护儿童涂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