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来睡不着…)
说起可以史上留名的女作家,除了她们的一些作品,我也读过好几本不同的西方文史和中国文史参照、由于两个最大影响因素——女人往往都是不能受教育的,也最好不要有成就,所以载入文史成章的女作家寥寥可数。按时间排列大致是,萨福,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勃朗特三姐妹,乔治桑,伍尔夫。紫式部,樋口一叶。李清照,张爱玲。都是比较确定能载入史册的,杜拉斯萧红丁玲冰心我觉得没那么极致的确定。再次强调,这是冠以我觉得的个人见解。丁玲冰心,总是作为优秀的女作家出现,总搞的像是男人的绿叶,好像为了表示男人们的大度一定要搞个优秀女作家出来,甚至是最优秀女作家代表。但是把男人论进去,她们基本排不上号。大家都知道这两人左派的,鲁巴茅郭老曹里有这两位吗?平心而论,丁玲的前期和萧红是优秀的,我觉得萧红是会出现在多年后的文史,但比起张爱玲,她可能不会单独成篇。有个中文系考研大题就是有人说冰心政治化太浓,萧红只会讲艺术,只有张爱玲才是艺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你认同吗。如果我在考,我会在心里说,我认同,非常认同,我喜欢呼兰河传,但不是看秧歌的那种喜欢,更不是看金锁记的震慑。冰心看过几篇短篇,我是看也不想看她长篇的。
然而这种口气的题这么答蛮可能作死?我很讨厌意识形态比文学更重要的中国教育界。别人都想着怎么培养,却干脆直接扼杀。
说起来,张爱玲就不一样了。她在夏志清的文学史里就是最亮眼的花,无论男女作家,论所受追捧之言词深度恐怕张要数第一。在里面某公认现代第一的老爷子也总是无辜被拉出来做她对比之下的绿叶。而夏志清,就是把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在台湾)挖掘出来载入文学学术界史册的人,眼光可以说是很犀利了。在他之前,都不是这么评论这三位的,或不太关注。他的小说史我起码看过三次,所写作家真不算多,但观点都独一份,所以只有他挖掘起了埋汰的人才。他说话就不那么刻板,像个专业影迷在唠嗑自己的观后感一样。很多文学史术语一大堆,没什么感情,但没看见有什么贡献。很正常,没在文学上有点偏见的人一定是个做不出成绩的,因为你没感情,就谈不上深入了。我觉得文学,就是让人不至于沦为机器的心灵的港湾,尤其是当今。很可惜,现在的作家一样将智力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这些作家不乏有追求,才华出色的人)但没有允许大多数人停靠在他们伟大灵魂建造出的港湾里,却建造成了智力的迷宫,他们看不起那些读者,读者也觉得他们酸溜溜,我觉得是一种可悲的互相误解。
日本女作家看的少,但我倒是把日本男作家看了一遍(……)不作评价,对她们的认知来自文学史,现代冒出很多女作家,但看叶本日文史里的描述,樋口一叶是翘楚。
欧美的女作家。其实还有个开创心理小说先河的。我忘记名字了。看过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伍尔夫的八成作品,萨福的一些诗篇。然后会看些乱七八糟的,近二十年的我比较喜欢杜拉斯和安吉拉卡特。我觉得我看书是挺有个性的人= =可是我发现我看书给她们的评价跟文学史定论总是差不太多。可能我年轻,根基不深基本会被名家带着走,但我觉得我能较切实较深入领会名家说的一些点,我觉得这需要点天分。我看完以后最喜欢的是呼啸山庄、到灯塔去。
如果我说我喜欢呼啸山庄到灯塔去多过简爱,那可能也跟它们的出色程度不谋而合。
当伍尔夫说艾米丽可惜不写诗剧,我很快就注意到这句话深意所在。诗歌的阅读是需要情感交响的音律的,诗歌是主观抒情气氛浓厚的。这是伍尔夫阅读修为的胜出,因此,她写出来的不仅是杰作,做出的实验也有深刻的影响。然而说起来我也稍微有点粗心,不羁,新锐敏感的性格。
诚然、到灯塔去显得富有层次,灯塔在我心里显然解释成某种意味。这或许有一种跟金锁记一样、只是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的思想核心,两代女人由上代的处处可恨可怜或沦为丧失自我的黑暗与愚昧到下代正向着微光前行中。张爱玲是另一种了不起。伍尔夫是用新锐的实验手法写出来的,并且她的实验影响至今,这也很了不起。
然而、呼啸山庄哥特式的阴暗,复仇的偏执,狂热自我超出一切的气概马上抓住了我的心。恨我所恨爱我所爱,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这份爱恨你再找不到第二份。我觉得,跟歌德的浮士德对比,它的遗憾会显露出来。同理,这也是为什么伍尔夫可惜她不写诗剧,并缺少修养层次的原因。我觉得伍尔夫的评论是很中肯了。但我仍然很喜欢呼啸山庄,非常想再看一次。
我想、如果说简奥斯丁是托尔斯泰可怜的姐姐,克服了只能在会客厅里写作的喧嚣也逃不了被幽闭的命运,那艾米丽勃朗特一定是歌德写浮士德时古怪的野丫头妹妹吧。
说起可以史上留名的女作家,除了她们的一些作品,我也读过好几本不同的西方文史和中国文史参照、由于两个最大影响因素——女人往往都是不能受教育的,也最好不要有成就,所以载入文史成章的女作家寥寥可数。按时间排列大致是,萨福,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勃朗特三姐妹,乔治桑,伍尔夫。紫式部,樋口一叶。李清照,张爱玲。都是比较确定能载入史册的,杜拉斯萧红丁玲冰心我觉得没那么极致的确定。再次强调,这是冠以我觉得的个人见解。丁玲冰心,总是作为优秀的女作家出现,总搞的像是男人的绿叶,好像为了表示男人们的大度一定要搞个优秀女作家出来,甚至是最优秀女作家代表。但是把男人论进去,她们基本排不上号。大家都知道这两人左派的,鲁巴茅郭老曹里有这两位吗?平心而论,丁玲的前期和萧红是优秀的,我觉得萧红是会出现在多年后的文史,但比起张爱玲,她可能不会单独成篇。有个中文系考研大题就是有人说冰心政治化太浓,萧红只会讲艺术,只有张爱玲才是艺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你认同吗。如果我在考,我会在心里说,我认同,非常认同,我喜欢呼兰河传,但不是看秧歌的那种喜欢,更不是看金锁记的震慑。冰心看过几篇短篇,我是看也不想看她长篇的。
然而这种口气的题这么答蛮可能作死?我很讨厌意识形态比文学更重要的中国教育界。别人都想着怎么培养,却干脆直接扼杀。
说起来,张爱玲就不一样了。她在夏志清的文学史里就是最亮眼的花,无论男女作家,论所受追捧之言词深度恐怕张要数第一。在里面某公认现代第一的老爷子也总是无辜被拉出来做她对比之下的绿叶。而夏志清,就是把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在台湾)挖掘出来载入文学学术界史册的人,眼光可以说是很犀利了。在他之前,都不是这么评论这三位的,或不太关注。他的小说史我起码看过三次,所写作家真不算多,但观点都独一份,所以只有他挖掘起了埋汰的人才。他说话就不那么刻板,像个专业影迷在唠嗑自己的观后感一样。很多文学史术语一大堆,没什么感情,但没看见有什么贡献。很正常,没在文学上有点偏见的人一定是个做不出成绩的,因为你没感情,就谈不上深入了。我觉得文学,就是让人不至于沦为机器的心灵的港湾,尤其是当今。很可惜,现在的作家一样将智力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这些作家不乏有追求,才华出色的人)但没有允许大多数人停靠在他们伟大灵魂建造出的港湾里,却建造成了智力的迷宫,他们看不起那些读者,读者也觉得他们酸溜溜,我觉得是一种可悲的互相误解。
日本女作家看的少,但我倒是把日本男作家看了一遍(……)不作评价,对她们的认知来自文学史,现代冒出很多女作家,但看叶本日文史里的描述,樋口一叶是翘楚。
欧美的女作家。其实还有个开创心理小说先河的。我忘记名字了。看过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伍尔夫的八成作品,萨福的一些诗篇。然后会看些乱七八糟的,近二十年的我比较喜欢杜拉斯和安吉拉卡特。我觉得我看书是挺有个性的人= =可是我发现我看书给她们的评价跟文学史定论总是差不太多。可能我年轻,根基不深基本会被名家带着走,但我觉得我能较切实较深入领会名家说的一些点,我觉得这需要点天分。我看完以后最喜欢的是呼啸山庄、到灯塔去。
如果我说我喜欢呼啸山庄到灯塔去多过简爱,那可能也跟它们的出色程度不谋而合。
当伍尔夫说艾米丽可惜不写诗剧,我很快就注意到这句话深意所在。诗歌的阅读是需要情感交响的音律的,诗歌是主观抒情气氛浓厚的。这是伍尔夫阅读修为的胜出,因此,她写出来的不仅是杰作,做出的实验也有深刻的影响。然而说起来我也稍微有点粗心,不羁,新锐敏感的性格。
诚然、到灯塔去显得富有层次,灯塔在我心里显然解释成某种意味。这或许有一种跟金锁记一样、只是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的思想核心,两代女人由上代的处处可恨可怜或沦为丧失自我的黑暗与愚昧到下代正向着微光前行中。张爱玲是另一种了不起。伍尔夫是用新锐的实验手法写出来的,并且她的实验影响至今,这也很了不起。
然而、呼啸山庄哥特式的阴暗,复仇的偏执,狂热自我超出一切的气概马上抓住了我的心。恨我所恨爱我所爱,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这份爱恨你再找不到第二份。我觉得,跟歌德的浮士德对比,它的遗憾会显露出来。同理,这也是为什么伍尔夫可惜她不写诗剧,并缺少修养层次的原因。我觉得伍尔夫的评论是很中肯了。但我仍然很喜欢呼啸山庄,非常想再看一次。
我想、如果说简奥斯丁是托尔斯泰可怜的姐姐,克服了只能在会客厅里写作的喧嚣也逃不了被幽闭的命运,那艾米丽勃朗特一定是歌德写浮士德时古怪的野丫头妹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