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还吟唱着那首熟悉的旋律“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路边我们再也见不着伴随我们走过童年时代的那一分钱,剩下的只有那看似熟悉的身影——警察叔叔。
然而现在,马路已经不再是马路;警察叔叔也已经不再是警察叔叔。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快。
如今道路宽了,设施新了,交警酷了,我们却更容易堵车了。我这么一说某些部门的同志会不服了,就要问:“那你知道现在的车比以往增长了多少?”其实像这样的问题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答的,其一我不是学这方面专业的;其二我不从事这方面工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借口都掩饰不了堵车的事实。
记得大生产时期有这样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主观主义思想,但我却认为这是一句催人奋进的名言。之所以看法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别,是因为大多数人在看这句话时,没有充分考虑语境。试想在一个农业技术相对停滞而又局限的年代,要想提高农业的产量,那就只能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话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都应该是无可挑剔的。
现今的道路宽阔,设施先进,要是再出现堵车恐怕就得探讨一下我们交警同志的主观能动性了吧 。再先进的设施管理终究不能取代人文管理。不是说我们在城市所有的道路口都安装摄像监控,只要坐在显示屏前面就能管理好城市的交通,所有的先进设施只是管理的辅助工具而已,谈到管理说白了还得靠人。
我们不仅要建立并完善交通法律法规,还得向广大市民宣传它。而现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绝大多数人只清楚“红灯停,绿灯行”,仅凭这一点点恐怕是不够的。那只能代表建国初期交通不怎么发达的年代的简单模式,而今交通日新月异,交通工具层出不穷,我们的宣传却始终停留在“红灯停,绿灯行”,已经远远落后于工具、设施的发展了,试问这又如何能管理好交通。
我们的某些部门老是抱怨人手不够,所以最近出现了个新名词“交通协管员”。即便是“交通协管员”的加入,也没有使得交通状况有所好转。谈到交通状况不得不让我想起我们的邻邦——日本。一个人口和车辆密度较大的国家,交通状况却保持着最好。不可否认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管理设施及工具,但其管理人员数量却是与我们无法相比较。所以说交通管理的好坏根本就不是什么人多人少的事,在技术相对成熟稳定的情况下,与之有直接关系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罚款只是交通管理的一种手段,一种最下等的手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听说过,有哪一个国家是靠罚款而将交通管理得最好的。就中国的罚款来说,我只能用一个新名词来形容,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其项目实在是五花八门,且不可理谕。
记得沿海某城市,“324”国道从南向北过往的大巴陆续某公交站台南边的停车场下客,这时“躲”在公交站台后面的交警一跃而出,将大巴一一拦截,开出罚单。很快一本厚厚的罚单被开完后,交警骑车扬长而去。如此罚款仅凭路边一个很不起眼巴掌大的提示牌“此处禁止停车”。
又该市“五一路、五四路”从五月一日起开展“限摩限电”活动。交警们在该路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了一张办公桌,掏出三大本罚单,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个多小时后,三本罚单被开完,编号为“110504”的同志揉了揉酸痛的胳膊,说:“今天真累啊,还好我写字快,要不然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下班呢。”旁边的“交通协管员”也是一刻没闲着,扣车的扣车,抄牌号的抄牌号,忙得不亦乐乎,不过人人精神饱满,动作敏捷,那真不是盖的,多少有两把刷子。在此过程中有位小哥的车也被扣押了,但人家一个电话,就走来一个编号为“110426”的同志,“110426”在“110504”耳边嘀咕了一会,那位小哥就把扣押的车骑走了,什么罚款一律全免。看得周围一大帮人煞是羡慕。单也开了,车也扣了,我们也该下班了,啥还有啥意见,我怀疑你们的车是脏车需要到“×泉派出所”调查,三天后去领取,记得要交50元罚款。安排如此周到,你想不服也不行啊,呵呵。
其实这也怨不得人家交警同志,人家在对这一路段进行“限摩限电”之前可是开过什么听证会的,程序那是相当的合法。再说了,就是不合法你能把我们咋
的?
敢情现在的交警的主观能动性就都用在这儿,高,实在是高。我也不再多说,话说多了,有人会不高兴。哎,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快,令人目眩,究竟那些人穿的一身行头是什么材质的,咋看像虎皮,不是说国家禁止捕杀老虎吗?哪还来这么多原料。思考中,郁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