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吧 关注:194,240贴子:1,797,443
  • 21回复贴,共1

最近看《草原帝国》发现一个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8-04-09 16:17回复
    第一编第一章第15小节【鲜卑人在蒙古帝国取代了北匈奴】中提到:
    “中国人称之为檀石淮的鲜卑首领征 服了北匈奴之后,向西蒙古进军,远至伊犁河畔的乌孙人,他打败了这些乌孙人。中国编年 史家们提到,在166年,他的统治从满洲到乌孙国,远至巴尔喀什湖。无疑地,这一记载多 少有些夸张;鲜卑人的统治几乎没有超出过今的博格达汗(土谢图汗)和车泽尔里克曼达 勒(即赛音诺颜)的领土。取得这一重要权力以后,鲜卑首领开始重蹈前辈匈奴的覆辙, 婪地把目标对准中国。156年,檀石淮进攻今称为辽东省的地区,但被击退。接着他转攻 内蒙古的南匈奴,当时南匈奴已归顺中国,后来他与南匈奴达成协议,诱使南匈奴和他一道 攻击陕西和甘肃的中国边境,但是,联合起来的这些游牧部落在中国军队面前被迫撤退了( 158年)。鲜卑人又对辽西(即对满洲西南部,辽河下游西部的中国地区)发起新攻击,也 于177年被中国将军赵彪击溃。”
    按《草原帝国》的观点,鲜卑似乎是单方面被吊打。但是我们都知道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八月,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今山西阳高)、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东北)、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汉军出塞二千余里,鲜卑首领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率众分头迎战,大败汉军。夏育等军辎重尽失,战士死者十之七八,三人各率数十骑逃回,皆以败军之罪免为庶人。此后,鲜卑兵势更盛,连年犯汉边境。而这场大败在《草原帝国》中却变成了对鲜卑的击溃?
    我不知,这段是翻译问题,还是我才疏浅薄,我看的是蓝琪译项英杰校,商务印书馆1999版。虽然《草原帝国》中有很多给出文献的地方,但是这一段完全没有。我是不知道这位中国的赵彪将军是哪位,哪位知道清告知,如果可以也请给出处处。
    三国志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平六年,遣护乌丸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塞,三道并进,径二千馀里征之。檀石槐帅部众逆击,旻等败走,兵马还者什一而己。”
    后汉书“六年,单于与中郎将臧旻出雁门击鲜卑檀石槐,大败而还。”
    后汉书“帝不从,遂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育等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三将槛车征下狱,赎为庶人。冬,鲜卑寇辽西。”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8-04-09 16:18
    回复
      草原帝国 并不严谨而且缺乏史料做为证据所以该书仅作参考不能当历史看待


      3楼2018-04-09 17:31
      收起回复
        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从兄忠,为中常侍,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名埶,不与忠交通。
        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视事三年,政教清明,郡表其状,迁辽西太守。抗厉威严,名振边俗。以到官明年,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馀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步骑二万,与贼对阵。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殡敛母毕,自上归葬。灵帝遣策吊慰,封鄃侯。
        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后汉书独行列传赵苞。但是,依原文看很难判断时间,我并不认为赵苞在177年三路三万大军全灭的情况下还能迅速组织两万兵马并击溃鲜卑联军。而且灵帝朝,鲜卑对东汉洗略相对频繁,时间点很可能出现偏差。
        夏育是护乌桓校尉,治所虽然不在辽西,却是同为幽州的上谷郡宁城。
        而赵苞得治所在辽西郡。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8-04-09 19: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