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撼
“怎么会是这样!?”,是今天看完上海站正赛后,脑中闪过的第一句话。
因心中有很多感慨,让我这个语文极差的人也想敲敲键盘弄弄斧。
2018——上海迎来了承办F1以来的第15次盛会,与其他风靡的体育运动相比,用“盛会”一词或许有些夸大,但对于我——一条27岁不老不新的狗心中,今年的上海站扎扎实实是一场盛会,前观澳大利亚——梅奔party mode看似无人能挡,众人高呼窝法药丸,巴林——歪头强压博塔斯拿下连胜,上海排位赛红军双刷赛道记录,众人改呼窝梅药丸,一时间两车队“裤裆究竟藏了多大的雷?雷大了能不能掏得出来?”成了车友们热议的话题。
15号正赛,多数人(当然包括我在内),没相信过领奖台会挤进红银外的其他颜色,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车迷们都翘首以盼着kimi歪头黑汉上演精彩大戏。可F1就是这么一项有魅力的运动,赛车的性能、车手的技术并不能完全决定比赛的结果,事故出现的时机、车队战术的应变、轮胎的合理选择在今年显得尤为关键,分析小红牛队的事故,当各领队还没及时反应,观众还未从大屏幕的回放中缓过神时,红牛已经果断部署了第二次紧凑的双车二停,利用轮胎优势不断将时间刷紫,反观法拉利发车队友互抢导致kimi继上站再次失位,进站时机选择不合理歪头丢掉领跑位置kimi损失大量时间,梅奔博塔斯表现平平,黑汉继上站持续低迷,尽管维斯塔潘因求胜心切与歪头同归于尽(未果),可是红牛的里卡多依然凭借轮胎优势和新换引擎的出力,把红银两队挤下了最高领奖台,成功响应央视毒奶成为了上海赛道第九位分站冠军。
不由地想说一句:“甭管是窝法药丸还是窝梅药丸,再这么跟不上赛场情况,大家都丸。”在此肤浅认为红银两队深受巴林站一停的惯性思维影响,才没有及时做出合理决策。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因为这么多可变的因素,才让我们能够欣赏到前三站场场精彩的比赛,这就是F1的魅力所在,一项高端团队运动的精髓所在。
记忆
2004年,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家对着大脑壳电视机械地摁着遥控器换台键,这就是我与F1运动的邂逅,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拉开了新赛季的序幕,那时,“舒马赫”——我的第一个偶像,依然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放下遥控器的我第一次被赛车引擎的轰鸣、团队默契的配合所吸引。
那时初中的课业没有现在这般紧张,小学就更不必说,每到比赛日周末,总会乖乖的守在电视机前,生怕错过任何一站的精彩,努力记住每一个有趣的镜头,期待着第二天上学和班里另一个小车迷讨论、分享。04至07四年间F1可以说伴随了我的初中时光,庆幸能够亲眼见证04年法国站车王甩开21秒空档的霸气四停、法拉利双雄的红色风暴,05年F2005的低迷、阿隆索夺得最年轻年度总冠军,06年248f1强势回归上演红蓝大战,舒马赫首次宣布退役以及日本站引擎爆缸痛失冠军更是看得我直流眼泪,07年披上红色战袍的kimi赛季末尾上演惊天逆转最后登顶。这一幕幕画面如今仍记忆犹新。
上了高中后课业紧,加上网络不发达,便一直没有再坚持看比赛,能做的仅仅是回家后打开电脑朝屏幕上的积分榜扫一眼,加之后来央视连续五年的停播,使得F1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
发展
今年F1重登央5,上海站现场观众达到24万之多,几乎重现了04年首秀的辉煌,可与当年不同的是,看台从一片红色海洋到各自为营,观众从看热闹、半赛退场,到如今拥有一批稳定的、真心热爱F1的车迷,赛车运动在中国影响蔓延速度不可谓不快。
赛车的引擎从04年的V10到今天混合动力的V6依然能刷新赛道记录,一年比一年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整场比赛赛车不再需要进站加油,以及头部保护装置首次运用,都彰显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
时代的进步更是快得令人跟不上节奏,只能等放学回家在电视里看的比赛如今坐在咖啡馆里用手机就能观看,去现场看一次正赛也从儿时的梦想变为了简单的周末计划,网络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只需用好手机里的12306、去哪儿、百度地图、支付宝,就可以让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人独自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赛车之旅,对驾驶舱的想象也由天马行空变成了VR虚拟影像和模拟方向盘、座椅的拟真反馈。
社会发展的成果总是无意识间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回过头,只能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现如今F1已经走过了68个春秋,庆幸的是空隔十年归来,F1还是那个F1,法拉利依然是那个具有夺冠实力的法拉利,为跃马加油!向赛车运动致敬!向速度致敬!
以上乃无聊青年的一时兴起,还请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