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534贴子:10,033,202

再说“葬花魂”与“葬诗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凹晶馆联诗的最后一句,就是其中之一。
究竟是“葬花魂”还是“葬诗魂”呢?我认为一定是“葬诗魂”,几乎不必争了。
至于“诗魂”“花魂”在《红楼梦》各个版本中的不同,以及各版本谁更近于曹的原笔,谁更权威性就不细说了。第一咱不是专家,不懂;第二,两种说法只差一个字,偶然性这么大,不应该从太远地方去查找追溯什么必然,就从这天晚上、这首诗、甚至上下句的遣词用字即可判断。
第一点
一些网友认为“花魂”对“鹤影”更为工整,所以应该是“花魂”。这显然是把湘黛二人局限在“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幼童水平了。黛玉自己就说过: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况且,诗魂对鹤影也不见得不工,以虚对实,别有意味。当然,不能因为黛玉说过这么一句,就认为整本书中黛玉的诗都不追求工整,那我们就回过头来看看凹晶馆联诗的上文各句,就能发现湘黛两人都是宽对,并没有追求字字对仗工整。
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这对得工么?拿“不”来对“狂”,工整么?
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这对得工么?“良夜”能对“轻寒”么?
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这对得工么?“骰”是名词,能用动词“传”来对么?“鼓”能对“红”么?“喧”能对“点”么?
这样的例子在原诗还能找出很多,不信你试试。
从湘黛联句过程中的对话也能看出来,她二人指摘过对方溜了、合掌、说俗话、塞责等等毛病,唯独没有指责对方对得不工整。反倒是字字不工整的“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一句,黛玉还夸对得好。所以,能够看出,她二人在主观上,根本就没有过度苛求字面上的工整对仗,更多的是追求意境上的和谐映衬和相对相望。
况且,这是联诗的最后一句(至于妙玉续写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捏不到一起),完全不对仗都是可以的。比如同样是红楼梦里的,芦雪庵联诗的最后一句: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也是联诗的最后一句,根本就没有对仗。像律诗一样,首联和尾联都不必对的。这首凹晶馆联诗的第一句“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也没有对仗,正是同样的道理。
况且,处处工整的就是好诗么?猫扑论坛有一句常语“BT,就是跳跃性思维”。其实古诗也是一样,大多数的好诗一定在某一个关节处(更多的正是在结尾处),出人意外地,跳一下,转一下,虚实远近,变幻交错,明明说眼前突然跑到天边了,明明舒缓的突然险峻了,正说得开心突然流泪了等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将进酒》,前面大半明明是写举杯痛饮,畅谈人生,纵论今古,突然来一句“主人何为言少钱”,这句几乎吓人一跳,喂!李白大大,你在纵意诗情啊,你在魂游古今神逸四海啊。怎么突然扯到算酒饭账、交钱埋单的俗事上去了?这个弯儿转的也太刺激了!但是紧接着,五花马、千金裘……又一个高潮高峰扑面而来。这才是好诗!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受邀、进村、开吃,然后呢?按记叙文的顺序写感谢、告别、离去么?那也太平直了吧?所以,一转,想象着等到重阳菊花开了的时候我再来,同样是跳转一下,这才是好诗。
所以,你说鹤影,为了工整我就要对花魂么?都最后一句了也不转一下?也太死板了吧?
所以,拿工整做理由的,可以休矣。
第二点
从上文黛玉长时间的斟酌也能分析推断出应是“葬诗魂”而不是“葬花魂”。
从上文可知,惊起白鹤,湘云得句,直把黛玉难住了,“叫我对什么才好?”,“我竟要搁笔了”,“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我也有了……。整个联诗过程中,二人偶尔也有卡壳,但像“葬诗魂”这句卡得这么狠的,没有;能让黛玉明确表达羡慕、为难、示弱的,更没有!假如是“冷月葬花魂”,黛玉至于这么卡么?冷月,冷对寒,月,就在眼前。以黛玉的才思,冷月二字不至于卡壳吧?后三个字,葬花魂!不管是“葬花”还是“花魂”几乎就是林黛玉的标志好么?葬花就不必说了,古今作品中唯有黛玉。花魂,黛玉也不止一次的用过,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借得梅花一缕魂。花魂的意象应该是深刻黛玉心中,应该是脱口而出的好么?至于卡壳么?我猜测,黛玉之所以卡壳,可能恰恰是不想再用“花魂”,自己都用滥了,一定要另辟蹊径,所以才卡壳的。
所以,一定不是“葬花魂”。
第三点
如果我们抠字眼儿,咬文嚼字,也能推断出,应该不是“葬花魂”。
凭黛玉的脾气,口头上羡慕示弱,但心里真的会退缩么?谁都知道,不会!她一定要用足全力压过湘云一头。寒塘渡鹤影五个字,黛玉点评的自然是极恰当的。何等……何等……何等……。还有寒塘的静,映衬飞鹤的动; 寒塘的冷清和沉寂,映衬鹤影的孤独和超然; 鹤,惊飞远举,寒塘依然静静地映照着月光。毫不相干的塘与鹤,居然意境相通,妙!而渡字,意指横过水面,用得同样不俗。寒塘渡鹤影,何等精彩的五个字?!没有一丝俗气!黛玉怎么办?对的真是冷月葬花魂么?一共五个字,只有一个“葬”字以险惊人,却有两个字是中国古诗中最俗滥的“月”和“花”。上句如此清峻绝尘,你就对个这么滥俗的下句,就这么败下阵来?!
第四点
从头理顺一下整首诗的内容和脉络也可以推断出,应该是“葬诗魂”
整首诗以节令起兴,先写佳节良夜、华筵飞觥、繁华喧闹,再转到酒尽、更残、乐谖、语寂。境物开始安静沉寂,而思绪诗情更加飞扬:奔广寒、邀牛女、乘星槎、访帝孙。最后收尾,慨叹盈虚明晦难如人意。这一切,在写中秋节庆的夜景,更是在写贾府的一场繁华、一场虚无,扣合整部红楼梦。可以看出,整首诗的格调要明显区别于吟风弄月,儿女情长的诗句。黛玉和湘云更像是两个超然于外的旁观者,审视着、叹息着。最后,漏涸灯昏、繁华落幕之时,一道鹤影翩而过,徒留寒塘冷月,到最后一句还会写花魂?叹息花花草草,进而作小女儿之态叹息自己么?不能说绝无可能,但可能性很小。所以,更应该是葬诗魂。
第五点
“葬诗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诗人因死而葬?魂的意思是亡魂么?显然不是。理由一:湘云最后的结局是寡居,而不是死。作者选择让湘云和黛玉来联诗,最后一句一定是扣得住的,否则大观园那么多能诗的女子,干嘛选湘云?理由二:如果魂的意思是亡魂,就完全不必用“葬”字。重复了。那就是另外一种解释:诗魂,不是诗人的亡魂,而是诗人的精神才思、诗情诗意。结合全诗就更好解释了:经历过这一切之后,对着寒塘冷月,诗人静静地伫立,万千诗情,唯有无言。冷月葬诗魂,全诗结住。
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8-04-15 23:07回复
    真是无聊,诗人的才思都葬送了,当什么诗人,联什么诗句,死去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4-16 01:38
    收起回复
      冷月葬诗魂,诗人的绝唱。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4-16 07:45
      回复
        冷月葬花魂,花儿的绝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16 07:46
        回复
          前排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16 08:31
          回复
            花魂好听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4-16 08:31
            回复
              若是诗魂,感觉这句,少了些韵味儿。有些过于直白,浅白!


              7楼2018-04-16 11:07
              回复
                我还是觉得是“冷月葬花魂”。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4-16 11:48
                回复
                  黛玉:花是诗,诗吟花;是花好成诗,还是诗美如花?理不清。。。卡了。还是留给亲们吵去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4-16 12:49
                  回复
                    好分析。精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4-16 14:17
                    收起回复
                      “良夜”对“轻寒是工对。夜和寒都属于时令门。


                      IP属地:上海14楼2018-04-16 20:54
                      回复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黛玉:你看那边!莫非是个鬼?湘云表示不怕并小心翼翼地扔了一块石头,一只白鹤受惊飞走了。。。于是湘云道出“寒塘渡鹤影”,黛玉称赞了一回,沉思了一会便有了“冷雨葬()魂”到底是花魂还是诗魂?为什么盗版的这么多?那个才是正版?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4-16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