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汽车吧 关注:109贴子:99
  • 0回复贴,共1

微型电动汽车与低速车有区别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些年来,低速电动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代步”功能的范畴,无需牌照、不用驾照、没有保险、低价易学好停车等种种“优势”,让低速电动车不仅成为了老年人的代步工具,也越来越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出行选择。
《电动大咖》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全国低速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其中,山东省2017年低速电动车产销量分别为75.6万辆和69.8万辆,同比增速均超过20%,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不过,与之平分秋色的是A00级纯电动汽车,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A00纯电动乘用车2017年累计销售302,681辆,占比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的67.4%。

正当红的两位,无论外观还是价格,都比较接近,两者究竟有何区别?
生产资质大不同
因为低速电动车在外观上和续航里程上,与微型电动汽车非常接近,因此有些商家甚至打出“新能源汽车”的旗号来售卖,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概念混淆,分辨不清。不过,我们要明确的是,微型电动汽车≠低速电动车。
按照中国电动汽车网的说法,所谓微型电动汽车,其实是在微型汽车基础上,利用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且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生产标准,这类电动汽车不只可以上牌照,而且还可以获得国家和地方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而低速电动汽车是指速度低于70km/h的简易四轮纯电动汽车。
虽然他俩长得挺像,价格也差不多,但是微型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更胜一筹。
去年(2017年)七月,一辆宝骏E100与奥迪Q7在柳州体育路上相撞。不过幸运的是,宝骏E100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及时弹开,保障了驾驶员的人身安全。虽然宝骏E100 的车身外部毁坏严重,但乘员舱内部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形,说明车辆的安全保护机制实际产生了作用。


像宝骏E100这一类微型纯电动汽车,它们拥有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动乘用车,除动力能源外,其外形内饰、性能、安全、配置等同于传统燃油车,制造过程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微型电动汽车的车身经受了严格的碰撞测试,采用了如ABS+EBD、双安全气囊、坡道辅助控制、泊车雷达、倒车影像等,对每一个驾驶员都做到了全面的安全保障。
但是,低速电动车的制造商大多源于一些私人厂商,制造材料质量较低劣,无正规的国家生产标准,各个方面与电动乘用车差别甚远,缺乏专业的生产和检测标准,有的厂商甚至最基本的碰撞测试都免去了。在几乎0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低速电动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售后更省心 充电更安全
低速电动车因其低廉的价格受到不少用户的欢迎,但是在后续服务上大家就要费心了。低速电动车一般只有12-15个月的质保,并且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每次费用约6000元左右,所以长期来看其成本并不低廉。
与低速电动车不同的是,微型电动汽车采用高性能锂电池,基本上无需更换。同时,微型电动汽车拥有核心部件8年/15万公里质保,整车3年/12万公里质保的保障,以及厂家赠送的2次免费保养,售后服务明显比低速电动车更省心。
在充电方式上,两者也有很大区别。与微型电动汽车采用充电桩充电不同,低速电动车的充电方式与普通家用电瓶车没有区别。
由于驾驶低速电动车并不需要驾照,所以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但是微型电动汽车就不同了,必须要持证上路,从驾驶安全考虑,选择微型电动汽车更合理。
低速电动车企何去何从?
微型乘用车的火爆市场表现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做出贡献,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低速电动车市场的生存空间。
低速电动车产业已经过了“野蛮生长期”,逐渐进入升级和整合阶段。面对来势汹汹的微型电动汽车,低速电动车企该何去何从?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淘汰低速电动车产业的小、破、旧等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增加,规模化和品牌化成为了低速电动车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随着今年3月工信部印发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的出台,第一次将低速电动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的行列,生产出更安全、更有保障的低速电动车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武器。
同时,低速电动车企业和乘用车企合作,可以联手开发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寻求利益最大化,也是低速电动车企转型的思路之一。
去年(2017年)河北御捷与长城汽车“联姻”,二者联手开发新能源汽车,这给低速电动车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带来新的启发。御捷已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不光会推出符合新国标的低速电动车,更要做国家主推的新能源汽车。
去年7月,获得国家工信部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御捷,将今年作为御捷汽车新能源产品爆发元年,至少会推出3款纯电动新车型,未来还将推出A0级SUV、新结构物流车等进一步拓宽产品矩阵。
毫无疑问,低速电动车标准的出台,使得一场优胜劣汰的大洗牌即将来临,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1楼2018-06-01 10: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