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沙医院吧 关注:13贴子:201
  • 6回复贴,共1

【汉沙医话】新时代的探索,网络问诊+膏滋调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8-06-26 10:05回复
    中医作为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中伴随着朝代更迭传承至今。一次次战火洗礼、哀鸿遍野瘟病肆虐都未能让那些医者先辈们退却,他们只是默默挺身而出,拯救着一个又一个脆弱的生命,在不断救赎中涅槃新生。
    在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融媒体时代,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网络大潮不断冲击,西医一家独大.中医也走向了十字路口,是无为而治泯于众人,亦或是抓住契机再次重生?


    2楼2018-06-26 10:05
    回复


      3楼2018-06-26 10:06
      回复
        网络问诊+一人一方三辩三调八繁古法熬制膏滋
        膏滋作为中医药八大剂类之一,凭借着它强阳不燥不热,滋阴不寒不滞入口甘醇的特性一度为达官显贵所青睐 ,现如今它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为更多人所熟知。甚至就连央视也专门为膏滋做了几期的专栏。最开始膏滋只是在中医药发展根深蒂固的楚地盛行,后来开始传至江浙、福建、两广等地。似乎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吃膏滋进补的养生潮。
        有的企业,看到了所谓的“机会”便想着来捞一把,他们打着专家名医噱头,实则连最基本的行医开处方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以流水化的工序生产“糖浆”在网上当作膏滋兜售,许多患者购买之后不仅没有效果反而病情加重,这也让他们对中医以及膏滋产生了更深的误解。


        4楼2018-06-26 10:06
        回复
          传统膏滋都讲究一人一方,小锅慢熬。有的人舍本逐末千人一方,把它产品化,在流水线上大锅熬制。不可否认这是追求利益化的一个趋势,省时省力又省心,无需逐一负责,把它当作商品卖就行了。不说它有没有效,最起码它就不对症,中医之精髓就在于根据不同病情不同体质量体用药。我们之所以坚持以八繁古法一人一锅慢慢熬膏,无外乎良心二字罢了。修合无人晓,用心有天知!
          一勺膏滋十碗药膏滋的珍贵不言而喻。一般来说一百多斤药材熬出来的膏滋在十斤左右,每次熬完膏都会有很多药渣,开始我们也是直接丢掉的;后来一位食堂阿姨说她拾了点药渣带回家当作肥料施在了自己的小菜园里,种出来的菜也格外好吃;于是我们便自己开辟了个小菜园,把药渣都洒在了地里;现在这些种出来菜在我们医院的食堂每次端出来都不够抢。就连院长都调侃说我们这简直是在开小灶啊。


          5楼2018-06-26 10:06
          回复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致病之因无外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病邪侵入。所以中医调理一般都是从整体出发,调理人体气、血维持阴阳平衡。就说脸上长痘吧,中医会说你脾胃不和,毒素积于肤表;而西医只会说你毛囊堵塞,我们也不能说西医就说错了。只不过他停在表象,而中医却是直指内在。膏滋调理也是最为贴合中医整体调理的理念。根据每个人身体不同的状况,膏方用药一般在十几乃至几十味药,很少有哪一种药能够做到像膏方一样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6楼2018-06-26 10:06
            回复
              去年《中医药法》颁布,让那些“中医黑”们消停了不少,若是中医真的无用国家也不会费那么大的力气去振兴它。“西医让你明明白白的死了,中医让你糊里糊涂的活着”。中医通过整体的调节,让人体气血充盈,阴阳平衡,五脏健康协调运行,食得好,睡得香,排得畅,人自然得享健康。
              我们的网络问诊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病人逐一问诊再结合舌诊做一个整体的辨症,将病人情况逐个备份,针对病情对症加减用药。三蒸九酿炮制药材,八繁古法熬成膏滋,虽然熬制繁琐但我们丝毫不敢有所倦怠。网络问诊加膏滋调制既是我们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医出路的探索也是我们对古之先辈的一个交代,对患者的健康负责,更是我们行医初衷的坚持。


              7楼2018-06-26 1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