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优待前朝:司马炎是唐太宗评价的“仁以御物,宽而得众”,房玄龄评价的“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是仁慈的君主。司马炎最主要的仁慈体现在他对待前朝君主,也继承了司马昭用宽仁对待刘禅的政策。在三国建立时曹丕对汉献帝刘协很苛刻,刘协是统一朝代末帝也仅封县公,而且不是留在原来许昌的皇宫,也没在洛阳修公爵府,而是被送到山阳县那个偏僻小县安置,派人监视禁锢起来。曹丕的意图明显,尽量让刘协消失在政治舞台中心地区,这种安排毕竟比杀戮要仁义,安排在离司马氏故里温县不远的山阳县可能也是司马懿献计,司马氏在东汉最大的官员是太尉司马苞就是山阳人。司马昭沿袭对汉献帝的做法,但是更加宽仁,他册封刘禅也是县公,封安乐县公,同时允许他在都城洛阳建立公爵府,没有送到边远小县禁锢,同时封刘禅的子孙六十多人侯爵等职务,全部优待,给予大量财物安置,当时到洛阳的孙皓使臣纪陟都称赞司马昭善待刘禅是“恩威远著”。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册封曹奂为陈留王,已经比曹丕对刘协和司马昭对刘禅更优待,而且让曹奂去曹魏原来的都城邺城居住,这也比刘协的待遇高,在邺城毕竟有曹魏的铜雀台皇宫,住在那里自然要比刘协没能住在许昌皇宫强。曹氏当王爵比二刘公爵高,待遇也强,而且不像汉献帝受禁锢,天子仪仗、礼乐制度、郊祀天地都不变。而且还解除曹丕制定的对曹氏宗室的禁锢,允许曹氏宗室担任官职,可以自由活动,这些在曹魏时都被禁止。司马炎在解除东汉山阳公禁锢后,也增加了山阳公待遇,给山阳公增添国相、郎中令、随从和车马等,生活条件提高很多。司马炎在统一中国后,对待孙皓也能优待,这也是非常仁厚,很多人评价孙皓的罪行可以诛杀,而且对司马炎也无礼,但是孙皓却没被杀。司马炎仅是降低孙皓的封爵为侯爵归命侯而已,在洛阳的侯爵府居住,也没有送到偏远地区,对孙皓的物质待遇更没有苛刻虐待。司马炎对司马氏宗室在京城的王爵大国十五顷,次国十顷,竟然给了孙皓田地三十顷是司马氏宗室大国的两倍,每年还给予粮食五千斛,钱五十万,绢帛五百匹,绵五百斤。对孙皓的太子和儿子们也都封郎中,允许入仕。司马炎对前朝的优待可以说在古代是最优厚的,所以后世都评价他宽仁、有气度,这种优待前朝的仁义也是他能统一开疆的原因。司马炎有时还恩赐前朝子弟为驸马都尉,这些仁义优待政策让前朝子弟也都忠于晋朝。曹植的儿子曹志忠于晋朝能直言劝谏皇帝善待齐王;曾上书要求曹魏政权信任重用宗室的曹冏也成为汝南王司马亮的部下亲信。司马氏建立的晋朝统治一百五十年中,曹氏始终是陈留王受优待,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