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吧 关注:137,099贴子:1,175,261
  • 6回复贴,共1

斗姆(姥)與摩利攴天與摩利支天總論王害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目前中國佛道兩教之中,有著兩個極為相似的神和菩薩,這種爭論已經有了不少歷史,但對於今天道教界和一些漢學者來說是個棘手問題,反而不少借此話題研討起了佛道抄襲或者反抄襲的話題,我處也借此機會做一個權威總論,有任何質疑歡迎來辯。 青玄宗壇 2017-11-03
以下是一個公眾號本打著正本清源思想解釋這個問題,卻在用詞和稱呼上引來不少宗教鐵粉的毆罵,結合文章思想基本沒講明白問題,而又些許跳樑小丑想要博談高論的味道。以下是其原公眾號文章截圖:


1楼2018-08-29 17:04回复




    2楼2018-08-29 17:05
    回复
      其文大意為摩利攴天大聖為斗姆,但應為部分寶誥和明清說法中說其往來印度、西天竺國、大智光中、常遊日月兩天前等詞彙,從而斷定這個斗姆不是中國神,不是道教神,是道教向佛教摩利支天盜版過來,並且基本不該形象和職權。作為大多數道士還分別起哄,正謂“樹倒猢猻散”:


      3楼2018-08-29 17:06
      回复
        可看出摩利支天菩薩宛若惡鬼邪神,為了一切目的不擇手段,使用尸油、尸骨、動物眼、女性乳汁、毒藥、黃牛血、牛骨等祭祀,更可怕的是她會用針線縫合你所謂惡人的眼和口,有人覺得這不是犯罪嗎?但是經文中早就說了摩利支天菩薩無人能責罰,換句話來說沒有人能懲罰她,就包括說經的釋迦摩尼在內,這完全就是一個佛教的開拓窗口。有災難,就憑菩薩跑的快,能逃,而且供奉菩薩持誦所謂真言即可為所欲為,這樣的摩利支天當今社會早晚會開發出來的。
        ②道教的斗姆(姥)
        對於道教而言斗姆必然是存在已久,先來解釋一下為何出現斗姆和斗姥兩個說法。
        第一斗姆的含義就是今天簡體字上的斗母,因為七星二帝之母故名之斗母,而姆同母所以,大凡繁體多用姆字,為母的異體字。
        第二斗姥一詞很簡單,姥姥的稱呼為外祖母就是外婆,母親的母親,單用一姥字是指母親,與斗姆同意。
        研究斗姆必然看道教經典的一些記載來述說,
        謹按《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經中給出了斗姆四個稱號:
        第一:
        九靈太妙白玉龜臺夜光金精祖母元君
        第二:
        中天梵氣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聖德天尊
        第三:
        大圓滿月光王
        第四:
        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
        并無現代所推從的:摩利攴天大聖一說。
        接下來再看其職權和管轄等問題,原文如下:



        6楼2018-08-29 17:09
        回复
          道教所述說的斗姆乃為龍漢祖劫周御國王妻子,在白玉龜臺獬(一種中國特色獨角獸)座上怡神養真,化生金蓮九苞,化為九所大寶閣樓,九章生神,遂生九子為:北斗七星與萬星教主和南極天皇上帝。從而奠定了斗姆元君的來歷。又
          謹按《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經》所載:在漢明皇帝時期以北斗七真一身女子相得形態,暗喻斗姆元君的存在。也說明在漢朝時期七星有母這種說法是存在的或者處於萌芽階段。更何況後世書中言玉帝、玄武有父母之說不謬,怎不能說北斗有母?玉清元始天尊尚有父母、七區文昌帝君尚有父母、太上老子尚有父母、西那國靈寶尊尚有父母,怎能說斗姆為謬幽之說?那為何如今拜斗卻多言斗姆?著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摩利攴天又是誰?


          7楼2018-08-29 17:10
          回复
            ③根本不存在的摩利攴天
            講到這個話題可能是今天的核心內容。我們現在很多斗姆的寶誥中都會有很多摩利攴天這樣的詞彙,這是為什麼呢?在中國歷史上,佛教的摩利支天是在宋開發出來的新品種菩薩,而道教斗姆是漢就還是萌芽的神祇,卻在歷史上的清明時期結合在一起。在南宋末期或者說南宋后,道教走向衰敗和退步,而當時興起的風潮則是三教合一的思想理論,這好比雞同鴨講,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思想。在三教理論的嚴重侵蝕下,又加之大宋天宮寶藏的毀滅,沒有了參考作支柱,道教開始與佛教交換學習,這個學習使得道教變笨變質。中國自古天文體系的核心在於經緯與地面仰角的測量觀測,這與今天最先進的天文呈相道理相同。中國所採用的是二十八宿九州分野來計算經緯,而印度天文則採用了十二星座來測量經緯,自佛教流入中國做出大範圍影響后,他們也帶來了印度的天文地理知識席捲當時的中國,這和後期西方傳教士能當上中國的天文曆象官員一樣。印度人的十二星座影響了當時的道教,改變為了所謂的十二宮辰一說,和二十八宿格格不入。而與管理九曜和諸星官(只有十二星座)為首的炽盛光佛便因為三教合一的思想說在道教就是萬星教主,所謂各位讀早晚課時候會發現這些事,因為目前早晚課最早版面是清朝的。而道教在清明時期考慮斗姆生九子而拜斗卻無具體對象時,則把斗姆有意義的抬高起來,作為了拜斗所拜對象,這樣就明白為何王長月說其拜斗見斗姆,張三丰會寫下斗姆九皇經。而對於神的父母而言在道教幾乎是輕描淡寫,基本就知道他有爹媽而已,比如玉皇父母、玄天父母、元始父母、文昌父母我們是史無記載,找不到形象可說,斗姆也不例外。又在明清時期道士也開始囤積廟宇。佔山為王,從而塑像一關又必須經歷,而道教這個時期又愛上了拜斗,斗姆的形象有迫在眉急。而一則看到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薩在日月兩天之上,一則看到其能解類似刀兵水火等危難便聯繫到斗解厄之說,從而把摩利支天的形象化為了斗姆,而又懼怕彼僧尼惡口嘲諷,便改支作攴,從而產生了摩利攴天一說。這就好比把星主詮釋為了炽盛光佛而引發的問題。受到清明時期的印象產生了今天的這套道教新斗學,摩利攴天其實根本不存在的,而斗姆一說早已存在千年之久,但並非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這樣。
            所以摩利支天師佛教菩薩,按正常人的感念來說是邪神。斗姆是正經的道教神祇,而那個摩利攴天是明清道教強加與斗姆的稱號,其實根本不存在的。


            13楼2018-08-29 17:12
            回复
              求加精@皓月臣汐@wa5019298


              17楼2018-08-29 18: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