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吧 关注:553,457贴子:1,807,100
  • 8回复贴,共1

年薪百万工程师谈职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职业选择——年薪百万的工程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的
小孩子小时候,大人们爱问你长大梦想是什么,有人想当警察,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相当主持人...我小时候就想当个工程师,不算很常见。因为那时候国家在我们那里要建小浪底水库,我们家就在黄河边上,所以经常见那些工程师拿着图纸,指挥工人们建工程,觉得人家很有本事,很神气,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工程师。
小孩子的梦想虽然简单,但也很重要,就像一颗种子一样,这个梦想在我身上,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什么样的职业是适合你的职业呢?有的人选来钱快的,大部分行业都有周期性,潮落潮涨,你看见潮起了,你再去追,有可能,很快潮又落了,原本来钱快,这时候又成冷衙门不那么赚钱了;与之相反的是,有些行业,可能一时不是很吃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反而成了香饽饽,比如我们知道现在木工师傅的收入就很不错,以前不是这样的;有的人选社会地位高,稳定的工作,但可能不适合你,做不出成绩,最终一辈子无所作为。常说“男怕入错行”,我觉得做为一个工程师,我是入对行了,我之所以能够做的比别人好一点点,原因在于我喜欢做工程师,喜欢干这一行。所以呢,我的看法是,选职业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喜欢的职业才有可能取得一些成绩,才有可能发挥一个人最大潜能,能把你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你就已经成功了。职业选择,应该从小的时候就加以引导,寻找你的兴趣点,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你可能会有很多兴趣点,但逐渐发现有些只能作为业余爱好,有些虽然你也比较喜欢,但自己不适合或者没有天分,也只能作为一个兴趣,最终你要选择一个你既喜欢又相对擅长,适合你自己的方向,在进入职场前的学习阶段,你就可以做好准备。比尔.盖茨上高中就已经开始编程了,他早就发现了自己兴趣所在;伊隆马斯克,也是高中就会编程了,所以他才有可能在20多岁的时候,几乎是独立编出PayPal的程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指南针,兴趣让你乐此不疲永远不会累,兴趣也会让你从泛泛之辈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更成功的人.
所以,从我的成长经历中,我觉得,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选择.
选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后如何不断在职业道路上不断进步呢?敬请期待职业跳龙门系列第二篇


1楼2018-09-03 18:39回复
    老哥 介绍个工作 哎 你那么有钱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9-03 18:53
    回复(1)
      2,兴趣引导下的学习——年薪百万工程师给你的职场进阶利器
      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情。只要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有期待,就永远不应该停止。事实上,学习可以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前面说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遇到新的东西,你肯定想搞个究竟,弄个明白。有了这样的求知欲,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你一定会站到你所在行业的最前沿,成为专家级的人才。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是低成本的,有现成的资源,不需时间成本,也没有经济成本。完整的完成一个项目,就是完成了一个学习周期。设计能力的学习,团队管理的学习,甚至是软件中操作技巧的学习。只要用心去做项目,用脑子去思考问题。你会随着项目一起成长和提高。在和供应商交流相关的技术细节时,他们可能是那个领域的行家,有很多我们所不曾接触的案例,有很多我们可能忽略的技术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我很重视,也很珍惜和供应商交流的机会,我把它看作我学习提高的机会。每次到供应商那里,我会带上相机和笔记本,在他们的车间里,会看到很多工装,检具和设备。我会问明白这样的设备适合做那样的工件,生产效率如何。这些对设计是很有帮助的。工程师一定要有将问题彻底搞明白,尽量深入的思考。有些技术问题,不能差不多就行啦,差不多是差多少,有影响的话,是哪些影响,影响程度的风险有没有评估,有没有试验验证。在落实这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除了养成随时随地和人交流学习的习惯,在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之后,比如已经成为某个行业的中坚力量。这个时候,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是继续向上突破,还是原地兜圈打转儿。这就是如何突破职场瓶颈的问题了,学习仍然是你最好的助力。这个时候你要把自己的精力瞄准行业前沿,去向行业顶尖人才取经学习,时刻把握行业最新发展方向,功到自然成,这个时候你就成了抢手人才,想不突破都难。
      大家都知道滴水穿石。小小水滴要想滴穿石头,何其难也,但最终石头还是被屋檐落下的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以计数的一次次撞击下被滴穿了。几乎是变不可能为可能,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兴趣引导下的学习,就像滴水穿石,别人把精力不着边际任意抛洒的时候,你在像水滴一样,无声无息,不眠不休的专精于自己的专业,日积月累,就会出滴水穿石的效果。一个普通人要想有所成就有所作为,唯一的方法就是,像凸透镜一样,把自己有限的能力和精力聚焦于一个点,才能释放出最大能量。


      4楼2018-09-04 09:10
      回复
        3,年轻人尤其要调整好心态__人若无名,专心练剑
        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会在人的内心留下很多投影.我们常常不由自主的和别人比较,比职位,比收入,比房子,比车子,比老婆漂不漂亮,比孩子聪不聪明。无非是两种结果:你很得意,你很沮丧。这个时候自我调整心态很重要,人和人的一时差距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好比某校友,因为学的是高薪的金融专业,经济形势又好,收入现在是你几倍;好比某个业务能力一般的同仁,因为有个位高权重的岳父,受到公司特别关照,没做什么实质工作,现在反而成了你的领导;又好比当年一个宿舍的同学,房子买了黄金地段的别墅loft,车开宝马最新款,带了如花似玉的漂亮老婆参加同学会,顿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努力好像白花了功夫...有这样的心态很正常,但除非你自己不自信了才会陷于失衡的心理状态。人如果情绪受外物左右,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尽快强大起来,尽快让自己成为所在行业的大牛专家级别人物。成为这样的人物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那是时间熬出来的,别指望三五年能成为资深人士。以工程师为例,从岗位职能上来讲,设计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岗位的要求不尽相同。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十年的时间的磨练,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但工程师如此,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要想成为最顶级人才,都需要至少十年持续努力,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可否认,很多原来在一线锻炼了很长时间,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最后去做管理工作了,但我相信你要不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很难得心应手的管理一支技术团队。职场或许有一时捷径可走,但要想最终通过在职场的成就达到人生成功,那就非下苦工不可。有志于在职场取得更大成绩的年轻人,越早潜心于专业领域越好。
        所以,你要想在某个行业取得成功,要想比别人站到更高的地方,归根到底,是因为你在某个行业的专业性得到了普遍认可,你有比别人更过硬的业务能力足以成为行业圭臬。要想做到这点,就一句话,人若无名,专心练剑。
        如何做好职业定位,又如何适时华丽一跃呢?请期待下一篇:职业定位和跳槽。


        5楼2018-09-04 16:22
        回复
          4,职业定位和跳槽
          要想在工作一两年后就作出清晰的职业规划是很难的,如果严峻的就业形势容不得你来选择职业,哪里有份工作就先做着,养活自己再谈职业规划。要是你毕业有四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了,工作换了很多,想在哪个行业里做,心里也没底,那就需要好好想想啦,列出自己的喜好,列出自己的优缺点,综合以前的从业经历。给自己做个五年规划吧,这个规划越早做越好,就算做打工仔,也要做一个明白一点的打工仔,做事有计划一点的打工仔,不要蹉跎了岁月,工资还是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你的定位可能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哪天和同学聚会,听做销售的同学大谈提成,年终奖,大谈接待客户时的潇洒和奢侈。你就想去做销售了,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有做销售的潜质和优势,就看到销售风光的一面,全然没有考虑销售的艰难和压力。另外,职业定位除了考虑个人因素外,也要考虑行业前景。行业前景好的行业能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所以职业定位不要盲从,一定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全面考虑的过程。
          说到职业定位,就不得不说说跳槽。有工作经验的人基本都有过跳槽经历,或看重开出的薪资,或是看重有一个自己中意的职位,或是冲新东家在业内的名气。理由千万条,都可以理解,我们要结婚,要有房子,谁不希望有份高薪好养家糊口。但跳槽是很有学问的,HR 不会很青睐职场蜻蜓(老在点水,一年里换了好几家),仔细评估一下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前景,有没有上升空间,还能帮你在能力上和专业上有多大提升,你和同事的关系相处融洽吗,公司的管理规范吗,等等一些列问题都列出来,然后开始打分,最后总分决定去留。一旦要离开了,注意低调,不要四处宣扬,以免给公司造成被动。要提前一个月申请,一切要规范,在这一个月里工作照常,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最好列出交接清单,将你手上的项目的情况一一列出,体现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们肯定希望自己越跳越好,在跳之前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6楼2018-09-05 10:48
          回复
            5,面试的技巧
            在我的职业历程中,面试的机会只有四五次,面试通过率较高,也颇有些体会来和大家分享,我刚入职场那会,投简历很盲目,大概可以的就投,现在想想很没有必要,要打有准备之仗。
            面试之前的功课要做足,至于服饰,举止等基本礼仪我就不多谈。从专业的角度来聊聊,你要对前往面试的公司的产品有一定的认识,包括其客户,有机会的话,能打听或了解到相关的项目内容更佳,这就需要在业内或那家公司里有内线。我曾在面试前一天,我花了3 小时准备了一些可能的提问,我对着家里的镜子练习如何回答可能的提问,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要清楚面试你的人是专业人士,还是HR 的人力资源专员,那你准备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如果你是到一家比较正规的,在业内有名的公司去面试,我的做法是讲真话,你为啥离开你现在的公司,我很直接的回答我不满足现在的薪酬和职位。我喜欢很诚恳地向别人表述我干过什么,我能干什么。
            在问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我也坦诚相告,但会从不足中体现自己的长处。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不佳,我做事性子急。同时我也会补充一些信息,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我也开始在修身养性。还有一点就是面试时的心态,你可能特别需要这份工作,这种心理暗示,会使得你异常紧张,特别在那种特定的面试场景下,你的对面坐着四五个表情严肃决定你此次面试成败的面试官,一个个专业问题迎头而来,有些还可能是问题陷阱。不由自主地会紧张。我的对策是预备答案,对可能提问准备好答案,记得准备中英文的回答哟,遇到老外你就不会慌不择言。
            还有一点,不要觉得你是去求别人给你一个工作,面试其实就是在谈合作,只是你作为乙方仅是个个体。不要试图无节制的表现自己。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有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准备,可不是几天就能掌握的,那需要你平时的积累。一般正规公司有自己的薪酬体系,他如果要你,会在offer 里注明你的福利,不合适,你可以拒绝。全然没有必要在面试时漫天要价,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你的工作年限
            2,行业里的大致薪酬
            3,你在上一家的工资状态
            4,你应聘的岗位。


            7楼2018-09-05 18:02
            回复
              6,细节决定成败
              有了职业规划后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不同的行业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始终相信不同的行业对从业者的有点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关注细节,特别是在汽车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点尤为重要,忽略了细节,你可能离成功就差那么一步。
              很多企业,一般不会去追究因你在设计中忽略了一个细节造成了损失而对你有很重的处罚,但我们从职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有很多值得自责和检讨的地方。说实话,我们的成长和技艺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给我们买的单,这样想想,也有利于平和你的心态。
              有些产品的国产化,我们没有通过仔细的材料比对,也没有做相关试验就想当然地选用替代材料,这会造成批量召回的重大质量事件。在做结构设计时,有些很不起眼的机构,你可能觉得没问题,但最后批量时就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在做样机时仔细分析,及时记录,充分评审。如果我们在数据里多界面分析可能的情况。不要将问题拖到模具已开的时候,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也就不会出现。我觉得有句话能很好的描述其精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就是关注细节的重要性。
              你要想在团队中树立职业形象、证明职业能力,有些问题你必须想得更细一点,丢三拉四的人,我常觉得不具备做工程师的潜质。工程师的工作虽然是一份职业,但要是能融入你的爱好和做事的激情,我想你会慢慢从心底觉得这是你的事业。


              8楼2018-09-06 08:56
              回复
                7,如何进行团队建设
                有了一定工作资历后,一般领导会给你一定的管理职责,在走向管理岗之前,就应当做好准备。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团队建设和管理那是领导的事,相反我们应该提前为自己准备。是的,现在你只是团队中普通一员,没有团队建设和管理的职责,可事情总是发展变化的,也许某一天,你将承担起这份职责,先给自己做点知识储备吧!当然,真到了那一天,肯定会有相关的培训,但在平日里,其实你可以多观察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哪些是好的,哪些还有待改进?设想你要是主管经理,你会如何调动团队的工作激情、工作效率、整体战斗力?
                众所周知,团队成员有经验丰富的,也有刚入职场的。有做事拖拖拉拉执行力差的,也有专业技能很强,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假如你负责某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先要明确设计任务,设计周期,列出一张矩阵表,其中包括预估的工作量和成本,这将决定团队需要几个人,团队的工作期限为多长。不要指望你的团队成员全是这个行业里做了很多年头的老手,其实团队里更需要新人。再者,一个优秀的团队管理者负有传帮带的责任。还有一点很重要,你要基本明确你的团队成员最擅长的领域,还有他们的性格特点,那样你才能在做任务调配的时候心里有数。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擅长的事就不要他们插手,有时任务交叉能很快使团队成员快速成长起来。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很重要的,有些设计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能减少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作的意识。
                总之,团队建设是为了挖掘最大战斗力,每个团队成员都是团队一份子,要让每个人觉得在他背后有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持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团队共进退。


                9楼2018-09-06 16: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