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应用有点远,但大家都不想错过区块链
综合已有的案例可以发现,当下区块链应用于实体经济的领域已经发生在这些领域: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跨境支付、信用管理、联合贷款过程中的资金对账、家族信托、各行业的积分管理、保险产品运营、票据管理、物联网、医疗、交通、能源、版权管理、产品溯源、数字身份、游戏、社交,等等。

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是,存在多方参与,彼此之间信息不透明,需要通过信息实时同步来消除或者减弱信息不对称,从而达成共识;业务流程也比较长,使用传统方式,信息同步很慢;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信用成本以及达成共识的成本很高,从而拉高了交易成本。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交易信息在全网广播,可以防止交易篡改,可以在参与主体的范围内促进共识的达成,因此多个领域在进行应用尝试。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已经或多或少地有了区块链的探索,从银行,到BAT、华为、平安,到京东、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再到传统行业里的企业,都有尝试,虽然距离核心业务跑在区块链上还很远,但第一步已经迈出。
大家应用区块链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从推广应用的方式看,当下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思路,即提供解决方案的思路,和做技术与应用平台的思路。
染指区块链,银行等金融机构偏爱行业解放方案的形式
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思路,是针对区块链技术需求,做一对一的技术开发,实现应用上线。这种思路既包括企业内部自己开发技术形成解决方案,也包括技术公司为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这类应用就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模式,基本都是采用联盟链的形式。有限节点参与,把业务链上的参与方纳入进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目前尝试区块链应用,主要就是这种行业解决方案的模式。
采用行业解决方案的方式来推广区块链应用,优势在于需求明确,针对性强,便于开发、测试,并将应用在链上跑起来;模式成熟,双方的权责也很明确,收费模式也容易被接受,因为以往软件行业也是多以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推广业务,因此提供解决方案的方式对于大家来说都比较好理解和接受。
用解决方案的形式推广区块链应用,不足之处在于,开发模式较重,针对一个领域就要进行专门的开发,设计出解决方案,流程漫长,边际成本不能有效下降,要上一个解决方案,就要投入相应数量的技术人员进行开发,这样想要形成大面积的区块链应用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