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辞海》(1999年·音序版)对下列词条的解释:
[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第1474页)。
[社会意识形态] 系统的、自觉的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自阶级产生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第1477页)。
[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和哲学,各以自己特殊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反映历史变化着的现实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社会意识形态整体(第1477页)。
[科学] 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按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括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第919页)。
[自然科学] 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但不同的阶级和社会政治制度对它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第2282页)。
[社会科学] 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一般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语言学等除外)。在有阶级的社会是有阶级性的(第14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