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艺术吧 关注:44贴子:1,971

陈丹青和西藏组画(转)欢迎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西藏题材的油画作品中,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应该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既是画家本人到目前为止的巅峰之作,也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被誉为直接影响了“八武新潮美术运动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经典作品。

还与罗中立的《父亲》一道,被认为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中的里程碑。

但在当代艺术批评中,正面的、赞誉性的评价很多,思辩的意见往往很少。这无疑造成了一种观念上的趋同,
在这趋同性的驱使下,许多作品包括艺术家本人,都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这种附加意义进而造成一种集体性、沿袭性、甚至是有意识的误读,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就是这种集体性误读的典型范例。

1980年10月,陈丹青七幅以西藏生活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在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展上一经展出,便以其饱满朴质的感情,精湛醇厚的油画语言,和“反潮流”和“反权威”的叛逆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尽管20年以后,陈丹青本人一再强调:“我画西藏组画时只想画得和米勒一样,追求我心目中法国式的现实主义。
但自从完成之日起,《西藏组画》还是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附加意义。甚至直到今天,它仍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成为了许多人心中“情结”性的视觉记忆。


1楼2018-12-23 19:22回复

    客观来说,这组作品的产生,源自于陈丹青敏锐的直觉。对当时油画的发展、艺术去政治化,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它的产生其实也源自于陈丹青对西方油画传统、对于藏民族、藏文化的一系列误读。

    如陈丹青自己所言:“我对西藏既不了解,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当年我把西藏的视觉经验当作法国绘画的替代,那是一种故意的误读。”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美术界的思想解放以及对文革美术的深刻反思,伤痕美术、乡土题材创作开始蔚然成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全球化语境,给艺术家们带来的,是一种急切的心理诉求。

    于是,将本土素材替换为西方美术史上的“经典图像”,便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潮流”。陈丹青这种对藏区、藏民族的“图像”替换显然来自于以库尔贝和米勒为代表的法国现实批判主义作品所带来的心理冲击。

    于是,库尔贝和米勒作品中对贫穷、社会不平等的现实主义阐释,以及由衍生出的宗教情绪和人道主义情感在《西藏组画》中,被“简单”地替换为了藏民形象。这个形象,甚至开始慢慢成为了中国大众心目中的新的西藏形象。


    2楼2018-12-23 19:32
    回复

      莫罗受浮世绘影响的作品这很容易让编者联想到19世纪在欧洲画家中兴起的中东、日本浮世绘、和亚洲风的热潮。
      莫罗笔下的印度风情这种浪漫主义倾向的误读令人新鲜,但也暗含着殖民者高高在上的嘴脸。

      莫罗笔下的中东风情在这些美如妖魅的形象中,我看到的是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

      很显然,《西藏组画》中的这种替换,其实也暗含着这样一种视角。


      3楼2018-12-23 19:38
      回复

        这种视角甚至不出自陈丹青本人,而是一种西方视角下的西藏形象,用哲学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他者”视角。而这种“他者”视角所产生的结果,在陈丹青后来的美国生活中,也被进一步地被印证。

        在《理想的中国人不是画出来的》一文中,陈丹青曾这样叙述自己西藏题材作品的遭遇:“我早已画过了几百幅‘中国人’的画像,中国人异国人都看过,但你永远不清楚观众的反应。

        “后来发现选中这些画的部分藏家,同时喜欢美国人的‘西部牛仔画’,他们或许将游牧、荒原、人和牛马的画面等同,这使我大为沮丧。”“我自以为我的西藏作品接续的是柯罗和米勒的传统,结果被认作我瞧不起的牛仔画一路,多丢份啊。”

        此外,一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是藏组画被普遍认同的价值之一,但这种“真实”的内涵,其实非常狭隘:就是脱离政治。过往那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以及文革中对人性扭曲化的呈现,改革开放后都变成了“伪现实主义”的元凶。

        于是对它们的反叛,便成了不加修饰的“真实”。很显然,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也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它剥离了政治、抛开了典型性,但这种单一层面的描述,同时也剥离了描绘对象的文化和时代属性。


        4楼2018-12-23 19:47
        回复

          这种“他者”视角下对文化差异性的机械描述,与现实主义创作,其实存在着视角上的根本差异。

          除此之外,《西藏组画》中“质朴人性”也是另外一种价值焦点,但事实上它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这种朴质感虽然剥离了政治异化,表达出了一种“人道主义”的情绪,但同时他对西藏和 藏民族“米勒式”的想象,不但使它堕入了“殖民视角”的异化之中,同时也严重脱离了西藏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

          如果你生活在那时的西藏,看到画面的人,说不定就会感到一种异样的陌生:脸是那张脸,但魂却可能并不是自己的魂。


          5楼2018-12-23 19:51
          回复


            说不定就如我们观看布歇笔下的中国风景,会感受到一种异样的尴尬与别扭。

            民宅和马车事实上,一种对欧洲风格油画技术的模仿,似乎更能解释《西藏组画》产生的初衷。

            正如陈丹青自己所说:“我根本不懂西藏,前一次进藏,我把它当成了‘苏联’,后面一次,我干脆把它当‘法国’了。

            很显然,他第一次进藏的作品《泪水洒满丰收田》是对苏联现实主义的模仿。而第二次进藏创作的《西藏组画》,
            则是对法国巴比松画派的模仿。只是后者在当时被许多中国艺术家假想成了“欧洲绘画”。


            6楼2018-12-23 19:56
            回复

              我想对于《西藏组画》的集体性误读,最感到惊诧的,可能就是陈丹青本人了。

              刚到纽约时,他曾签约一家画廊:“天天画西藏,画得想要吐。”后来他鼓足勇气,冒着饭票被停了的风险,将这个题材停了下来。

              但新世纪之初,他当回到国内时,却发现曾经给他带来过幻灭感的西藏题材,在国内却依然热度不减。众人对他《西藏组画》的情结,也并没有停止的意思。

              当再次看到自己的《西藏组画》,陈丹青说就像看到了别人的作品一样。他说一件作品之所以著名,并不全在作品本身,而在它被人提及的次数。有幸而不幸,《西藏组画》至今一再被提及,有如重复戳盖的印记。

              除了其中令他动容的朴质再也回不去了之外,他还发现对着自己曾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形象,四目两两相对,却双双皆成陌生人。

              他曾特地翻看当年的创作日记,在结尾处,他看到自己这样写道:“第二次离开西藏,最后看一眼高原的天空和群山,我希望能再来,但又感到永远不会再来了。
              完~


              7楼2018-12-23 20:07
              回复
                作者选的陈丹青的表情有点忧伤
                个人理解这文大概是说,陈丹青画的西藏和真实的西藏没啥关系吧。就像布歇笔下的中国。然后由于红了,后来很多人竟然觉得陈画的才是真实的西藏。
                感觉这文里好多问题啊。很好玩。比如为什么西藏组画就红了(这事看资料好像陈当时也没想到)。难道仅仅是因为开放了,大家需要看点新东西?这个东东与文革形象差别越大越“新鲜”越好,比如西藏大棉袄


                8楼2018-12-23 20:15
                回复
                  此文是杭州西溪美术馆的公众号编辑小艺写的,在他的公众号里与他聊过几句,估计他年龄不大,此前在北京呆过,与圈内人蛮熟悉的,艺评颇具信息量。估计他现在也写烦了,你的知识面和文笔,足够给他代笔。开玩笑的,但也是实话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2-23 20:21
                  收起回复
                    文中提到的,陈丹青自己所言:“我对西藏既不了解,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当年我把西藏的视觉经验当作法国绘画的替代,那是一种故意的误读。”
                    就是说陈知道自己画的不是真实的西藏了那后来的画家看客们,按这种路数并自我感动的一塌糊涂,所谓讴歌现实的。不都是傻子马。
                    这篇文章的引用。我作了一点连线。这个和陈丹青自己说刘小东的话一致。大概就是他自己画不出现实,但刘可以


                    10楼2018-12-23 20:22
                    回复
                      文中,罗中立的《父亲》,可能是文革后第一次把平民形象画成领袖像的模式,这个在当时是创举。注意左耳上的圆珠笔,罗中立创作时是没有的,当时有位领导提出来,新中国的父亲形象应该是有文化的,于是,就加上了这支笔。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文艺创作,政治上的干扰是很严重的,陈丹青的选西藏题材,我认为有点回避的政治的意思。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2-23 20:32
                      收起回复
                        最近转发他两是个人原因。不是夸口因为蒙克、珂勒惠支、毕加索(非立体)大概就是表现主义吧。高一时就大体能看懂。可刘的和陈的看不懂,就想挖出来他们到底想啥。所谓官规视角刘和陈的小学就能看懂,透视色彩这些很容易懂。可如果只有就这些,就太失望了

                        我不信能很早画出这种画的陈丹青不懂蒙克毕加索什么的。他肯定早懂了,然后选择了现实主义。而表现主义无非是情感,受人文主义影响。关注自身说实话比较文艺比较娘。因为受自身荷尔蒙和动物性影响居多。
                        至于只知道艺考的院校亚文化都不想提了。甚至怀疑他们没活过...不用对话。先自己努力学习就行了


                        12楼2018-12-23 20:39
                        回复
                          陈丹青把自己的西藏组画说的轻描淡写,只有成功者才会有这么好的心态,起步的画家恨不得添油加醋吹到天边。
                          陈丹青到了这个年纪,有点在考虑生后之事,求真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心态。七十年代去西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过漫长而坚辛的川藏公路长途跋涉,大部分的可能是搭乘挂着帐篷的军车,一路刺骨的寒风也己经够他受的,何况还有高原反应。
                          《西藏组画》的俯着视角我认为没那么严重,实际中当时的城市生活与藏区差异还没现在明显,政治文化的差距也同样如此。误读了米勒的现实主义是有可能的。
                          陈丹青把这么坚苦的工作,如此轻描淡写,叫艾轩他们情以何堪。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2-23 20:51
                          收起回复
                            这就是海归与土笔的心理落差,艺术家,视野会决定他对自己的定位。当代西画画家,留洋太重要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23 20:58
                            回复
                              作为一个非西藏人 没去西藏调查过得人自然对西藏文化不甚了解 但凭借对西藏的有限了解而进行想象是合情合理的 难道只有走遍全球的人类学家才有平等的文化视角吗
                              米勒和库尔贝是现实主义 不是现实批判主义 他们表现普通***常生活 而不是通过这些去批判什么 他认为西藏组画去政治 恰恰现实主义本身就没要求要带政治 按这么说文蛤美术才是现实主义的 全国的大打鸡血就是人的真实状态
                              说了这些都是和美术无关的东西 就像一个普通观众看电影能说出来的评论就只是这个人是个好人 那个人是个坏人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12-23 21: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