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2012年第四版 2004年修订版
整体来说印刷排版比较好,文字表达、叙述顺序等也算清晰,读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心理学专业基础,关于认知心理学还有心理的神经机制等心理学偏自然科学的方面讲得比较多,所以对于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也就是对催眠啊,还有看到别人表情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啊,心理咨询方法啊,或者人性的弱点优点啊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这本书的内容可能和你们想看的没什么太大联系哦。
作为心理学基础的教材,本书涵盖的内容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比如心理的神经机制、语言、记忆等等现在越来越热门的领域都有包括。
关于这本书最喜欢的一点是它的本土化。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很多资料也都是西方的。而这本书在编写的时候加入了本土的内容,尤其是在语言一章里头,具体到了中文,而不是单纯只讲了英文,这样合乎中国人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更便于理解也更有实用性。
书里很多专业词语都附带了英文翻译,这个还是比较细心的,因为毕竟目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英语国家,知道英文单词原本叫什么也方便学生以后看一些原版的英文资料。但令人郁闷的是翻译里头有些是错误的,印象里错得最离谱的一个是印刻的英文。在书中说是stereotype,实际应为imprinting。Stereotype是类似于对某个特定团体的偏见这种意思。类似这种专业词汇的翻译错误注意到的大约还有三四处。
书里部分用来说明概念的例子用得不是特别贴切或者说对于例子的表达不够贴切。比如说讲记忆的一章对于用一个长跑运动员将数字组成各种长跑距离所需时间而可以一次性记住80个数字之多的例子被用来说明精细复述的方法对于记忆的帮助,但实际上这更像是chunking的例子。讲无意识动机时使用的老师由于已经形成了某些前置印象所以给好学生打分时容易打得高给不好的学生容易打得低的例子其实用来说明confirmation bias或者halo effect更恰当。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学习大纲,它非常全面。作为一本教材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不能独立使用。所以需要其他教材作为补充。
补充:第四版删减了一部分陈旧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和第四版的区别
(1)、参加学术统一命题,或者学校没有指定是修订版的同学,一律推荐使用最新的第四版教材。统考2013年真题中考了情绪智力一题就是因为书的版本问题,导致很多同学没有复习到这个知识点。这个是第十一章中“能力”的第四版(2012年版)版本修改部分。修订版这一知识点是放到了扩充阅读的资料卡里面了,所以很多同学没有复习到,导致30分的大题回答的不尽如人意。
(2)、指定是修订版普通心理学的院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为了复习全面,可以了解一下修订版和第四版的具体区别,进行修改补充。(具体变化可参加第四版的前言部分)
2、《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梁宁建主编的《心理学导论》是心理学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学习者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的知识体系,也是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必须夯实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了普心和社会心理学内容,很符合大纲要求。建议大家先看彭老师的普心,总体来说普心比较理想,导论的知识面较广,两本书对照着看应该没问题。
特别是考华东师范大学专硕的同学,建议一定要看看。
梁老师的书和大纲很相似,和彭老师的书正好互补,所以两本都下功夫还是很有必要的。梁老师的习题册再加上彭老的课后题非常适合检验考生掌握心理学导论的程度。ps: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孩纸重点看看梁老师的习题册。
3、《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1月1日)[美]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甦等 译
作为心理学的第一本入门书,它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样重要。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复习的同学,如果感觉到看上面那本普心有点困难的话,可以从《心理学与生活》入手。这本翻译过来的外文教材,可以说给读者展示了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全貌,同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有趣之处。将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完美地融合在生活实际案例中,并且结合历史、时事政治,用心理学理论去解释和预测,不骄不躁,却展示了心理学在社会和自然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将心理学理论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首选读物。
Ps:2014年北师大学硕765考试书单,已经明确规定,必须复习这本《心理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