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流行的概念叫“认同感”,是一个影响力工具,可以左右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比如以前我听说有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做过一个研究。有些人开车的时候爱往路上扔垃圾,研究者测试了两种劝人不要乱扔垃圾的广告词。一种方法是直接说,“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效果很不好。另一种方法就是激发人的认同感:“我们德克萨斯人不乱扔垃圾!”效果就很好。
以前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不转不是中国人”,也是这个意思。一旦激发了认同感,做事就是自动的: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肯定要做这样的事儿。
比如实验表明,在考试之前,如果你跟学生说,我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人 —— 给学生贴个“诚实的人”的标签,考试作弊的比率就会显著下降。
所以认同感真的很有用。当然认同感也有坏处。现在人们分析美国政治,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政治阵营的认同感太强。认同感太强了,你就做一些党同伐异的事,你会不顾事实,只认阵营。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想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分析一下认同感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最近看到两个2018年的新研究,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能给你带来同样的启发。
1.认同感和思维模式
人们经常用认同感来激励别人成长。老师和家长们都喜欢用这招:你是好孩子,你得如何如何;你是聪明孩子,你要如何如何……
但是,这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
德维克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成长思维模式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成长 —— 德维克的研究发现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真的容易成长。固定思维模式则认为人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结果是他们真的不容易成长。德维克的理论可不是一家之言,现在已经被研究者反复验证,确实有效。德维克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成长思维模式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成长 —— 德维克的研究发现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真的容易成长。固定思维模式则认为人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结果是他们真的不容易成长。德维克的理论可不是一家之言,现在已经被研究者反复验证,确实有效。
我要说的是,认同感,恰恰就是固定思维模式。
以前有关思维模式的研究都是说学习,咱们要说的这两个新研究则是把思维模式推广到了性格和为人处世上面。
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 [2,3],是考察“贴标签”建立认同感这个做法,对孩子的社交模式有什么影响。研究者找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小孩,把他们分成两组。
对第一组的小孩,老师会用语言去暗示他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把这组称为“认同组”。
第二组则可以叫做“行动组”。老师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儿 —— 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一个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去帮他一下。”
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有点微妙,一个是“做什么人”,一个是“做什么事”。
好,那认同感有用吗?有用。研究者给这些孩子安排一些帮助别人的任务,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结果是,如果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铅笔,让孩子把铅笔捡起来 —— 那么认同组的孩子就更愿意去做。“爱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标签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愿意帮助别人。
但是,这个研究的关键在于,如果遭遇过一次挫折,结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研究者让孩子把桌上的一个盒子给收起来。那个盒子里装了很多乒乓球,但是盒底是坏的,孩子一拿盒子,乒乓球就撒了一地。还有让孩子把一个玩具收好,可是那个玩具其实是散架了,孩子一碰就坏。这些其实都是研究者故意设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经历挫折。
但是孩子们可不知道。对孩子来说,等于是他本来想去帮忙,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是一次挫败!他感觉很不好,认为是自己没完成任务。那好,经历了这么一次挫败之后,再让两组的孩子去完成一个别的、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认同组就有点不行了。
老师说,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个玩具放到房间那头的袋子里?这时候认同组的孩子就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自告奋勇去帮忙的反而大多是行动组的孩子。
然后研究者再问那些没有举手帮忙的认同组的孩子,你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吗?发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也降低了。
研究者分析,这是因为认同组的孩子陷入了非黑即白的固定思维模式:我或者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或者不是。本来他们也想证明自己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一次帮忙失败之后,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害怕再次失败。结果再有帮忙的机会就没有帮……结果就认为原来我不是一个爱帮忙的孩子。
可是行动组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只是行动而已。我看这个研究结果跟德维克的经典研究是一样的。同样是做习题,研究者夸一些孩子“聪明”,另一些孩子“努力”,给他们临时建立一个固定或者成长思维模式。接下来如果是面对简单的题目,聪明组的孩子的确更愿意回答。但是面对难题的时候,聪明组的孩子就不愿做了,因为他担心难题会证明他不聪明,会崩塌他的人设。
而那些努力组的孩子,总是乐于尝试。
2.怎样改善自己的性格
我要说的第二个研究来自美国的南方卫理公会大学 [4,5]。这一次的受试者是377个大学生,项目是改善性格。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有的人希望变得更外向一些,有的人希望头脑能更开放。研究者想问的问题是,性格,是说改善就能改善得了的吗?
我们知道“性格”其实很难严格定义,但是心理学家还是有一套比较简单也比较稳定的方法,能大致测量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性格,比如说内向还是外向。研究一开始,研究者通过问卷测验,对每个受试者有个性格判断。
然后在接下来的15周里,每周开始的时候,受试者要选择两个任务,来训练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想做一个更外向的人,那这个任务就可以是在超市里主动跟服务员打招呼。更难的任务则是在一个集体活动中,你能不能要主动站出来,起一个领导作用。
再比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思想更开放的人,你可以去读一篇介绍某个外国的文章,或者去跟一个和你观点对立的人对话,理解他的想法。
而研究发现,这些任务的难度并不怎么重要 —— 真正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些任务。
实验结果是那些做到了每周完成两个任务的人,15周下来再做性格测试,发现的确有改善。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人真的可以主动改变自己。
而坏消息则是,如果你宣称要改善性格,参加了这个项目,每周也按照规定领了任务 —— 但是你没有真的去完成那些任务,那测试结果就是你的性格不但没有往你想要的方向改善,而且还会往相反的方向走。研究者推测,这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自己也对自己很失望,士气受到打击,做性格评估的时候就更没有信心。
咱们想想这个研究。对外宣称要改善性格,这就相当于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但是关键不在于贴标签,而在于之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这个标签就是真的;没做到,还不如不贴。
3.做人和做事
所有这些研究都还没有最后定论,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验证,但是我觉得这些证据已经足够带给我们一点启发了。
简单的说,固定思维模式,就是琢磨自己是个什么人,也就是认同感。而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则是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
我先说明一点,成长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夸孩子要夸他努力,不能夸他聪明 —— 但是请注意,这一招对孩子是好使,对成年人可不能这么用。也是2018年的一个新研究 [6] 发现,一个领导要是夸自己的手下工作很努力,他会觉得这是等于是在说他不够聪明。这也许是因为成年人已经不在乎成长了,固定思维模式实在太强大。
那怎么理解认同感对成长的作用呢?根据前面这些研究,这个机制也许是这样的 ——
对于一个在某一方面处于蒙昧状态、没有什么明显认同感的人来说,建立认同感对人的激励很有效果。如果一个小孩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你突然给他戴一顶这样的帽子,他会给你一个积极反应。人的确可以出于认同感去做一些事。
但是成长初期的认同感非常脆弱。在这个时候人并没有真正的自信。这就表现在一旦遇到了任何挫折,比如一件事没做好,或者该做的任务没有做,他就会质疑自己的认同感。
比如说,家长总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一开始孩子也信了,跃跃欲试,很想跟别的孩子较量。可是等他遇到真正的难题,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比别的孩子厉害,他就会觉得家长一直在哄他。他反而会认为自己其实是个非常不聪明的人。
坚实的认同感得有自信作为基础。自信不是来自别人告诉你你是什么人,或者你自己想做什么人 ——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
其实以我之见,哪怕一个人真的水平很高,有强烈自信,也不应该在乎自己身上的标签。标签和认同感,任何时候都是固定思维模式。你是科学家,你就应该性格内向吗?你是程序员,你就应该只研究编程吗?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而不是自己头上是什么标签。
“人设”,其实是个枷锁。
以前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不转不是中国人”,也是这个意思。一旦激发了认同感,做事就是自动的: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肯定要做这样的事儿。
比如实验表明,在考试之前,如果你跟学生说,我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人 —— 给学生贴个“诚实的人”的标签,考试作弊的比率就会显著下降。
所以认同感真的很有用。当然认同感也有坏处。现在人们分析美国政治,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政治阵营的认同感太强。认同感太强了,你就做一些党同伐异的事,你会不顾事实,只认阵营。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想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分析一下认同感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最近看到两个2018年的新研究,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能给你带来同样的启发。
1.认同感和思维模式
人们经常用认同感来激励别人成长。老师和家长们都喜欢用这招:你是好孩子,你得如何如何;你是聪明孩子,你要如何如何……
但是,这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
德维克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成长思维模式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成长 —— 德维克的研究发现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真的容易成长。固定思维模式则认为人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结果是他们真的不容易成长。德维克的理论可不是一家之言,现在已经被研究者反复验证,确实有效。德维克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成长思维模式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成长 —— 德维克的研究发现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真的容易成长。固定思维模式则认为人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结果是他们真的不容易成长。德维克的理论可不是一家之言,现在已经被研究者反复验证,确实有效。
我要说的是,认同感,恰恰就是固定思维模式。
以前有关思维模式的研究都是说学习,咱们要说的这两个新研究则是把思维模式推广到了性格和为人处世上面。
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 [2,3],是考察“贴标签”建立认同感这个做法,对孩子的社交模式有什么影响。研究者找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小孩,把他们分成两组。
对第一组的小孩,老师会用语言去暗示他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把这组称为“认同组”。
第二组则可以叫做“行动组”。老师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儿 —— 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一个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去帮他一下。”
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有点微妙,一个是“做什么人”,一个是“做什么事”。
好,那认同感有用吗?有用。研究者给这些孩子安排一些帮助别人的任务,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结果是,如果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铅笔,让孩子把铅笔捡起来 —— 那么认同组的孩子就更愿意去做。“爱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标签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愿意帮助别人。
但是,这个研究的关键在于,如果遭遇过一次挫折,结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研究者让孩子把桌上的一个盒子给收起来。那个盒子里装了很多乒乓球,但是盒底是坏的,孩子一拿盒子,乒乓球就撒了一地。还有让孩子把一个玩具收好,可是那个玩具其实是散架了,孩子一碰就坏。这些其实都是研究者故意设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经历挫折。
但是孩子们可不知道。对孩子来说,等于是他本来想去帮忙,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是一次挫败!他感觉很不好,认为是自己没完成任务。那好,经历了这么一次挫败之后,再让两组的孩子去完成一个别的、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认同组就有点不行了。
老师说,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个玩具放到房间那头的袋子里?这时候认同组的孩子就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自告奋勇去帮忙的反而大多是行动组的孩子。
然后研究者再问那些没有举手帮忙的认同组的孩子,你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吗?发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也降低了。
研究者分析,这是因为认同组的孩子陷入了非黑即白的固定思维模式:我或者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或者不是。本来他们也想证明自己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一次帮忙失败之后,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害怕再次失败。结果再有帮忙的机会就没有帮……结果就认为原来我不是一个爱帮忙的孩子。
可是行动组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只是行动而已。我看这个研究结果跟德维克的经典研究是一样的。同样是做习题,研究者夸一些孩子“聪明”,另一些孩子“努力”,给他们临时建立一个固定或者成长思维模式。接下来如果是面对简单的题目,聪明组的孩子的确更愿意回答。但是面对难题的时候,聪明组的孩子就不愿做了,因为他担心难题会证明他不聪明,会崩塌他的人设。
而那些努力组的孩子,总是乐于尝试。
2.怎样改善自己的性格
我要说的第二个研究来自美国的南方卫理公会大学 [4,5]。这一次的受试者是377个大学生,项目是改善性格。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有的人希望变得更外向一些,有的人希望头脑能更开放。研究者想问的问题是,性格,是说改善就能改善得了的吗?
我们知道“性格”其实很难严格定义,但是心理学家还是有一套比较简单也比较稳定的方法,能大致测量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性格,比如说内向还是外向。研究一开始,研究者通过问卷测验,对每个受试者有个性格判断。
然后在接下来的15周里,每周开始的时候,受试者要选择两个任务,来训练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想做一个更外向的人,那这个任务就可以是在超市里主动跟服务员打招呼。更难的任务则是在一个集体活动中,你能不能要主动站出来,起一个领导作用。
再比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思想更开放的人,你可以去读一篇介绍某个外国的文章,或者去跟一个和你观点对立的人对话,理解他的想法。
而研究发现,这些任务的难度并不怎么重要 —— 真正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些任务。
实验结果是那些做到了每周完成两个任务的人,15周下来再做性格测试,发现的确有改善。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人真的可以主动改变自己。
而坏消息则是,如果你宣称要改善性格,参加了这个项目,每周也按照规定领了任务 —— 但是你没有真的去完成那些任务,那测试结果就是你的性格不但没有往你想要的方向改善,而且还会往相反的方向走。研究者推测,这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自己也对自己很失望,士气受到打击,做性格评估的时候就更没有信心。
咱们想想这个研究。对外宣称要改善性格,这就相当于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但是关键不在于贴标签,而在于之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这个标签就是真的;没做到,还不如不贴。
3.做人和做事
所有这些研究都还没有最后定论,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验证,但是我觉得这些证据已经足够带给我们一点启发了。
简单的说,固定思维模式,就是琢磨自己是个什么人,也就是认同感。而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则是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
我先说明一点,成长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夸孩子要夸他努力,不能夸他聪明 —— 但是请注意,这一招对孩子是好使,对成年人可不能这么用。也是2018年的一个新研究 [6] 发现,一个领导要是夸自己的手下工作很努力,他会觉得这是等于是在说他不够聪明。这也许是因为成年人已经不在乎成长了,固定思维模式实在太强大。
那怎么理解认同感对成长的作用呢?根据前面这些研究,这个机制也许是这样的 ——
对于一个在某一方面处于蒙昧状态、没有什么明显认同感的人来说,建立认同感对人的激励很有效果。如果一个小孩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你突然给他戴一顶这样的帽子,他会给你一个积极反应。人的确可以出于认同感去做一些事。
但是成长初期的认同感非常脆弱。在这个时候人并没有真正的自信。这就表现在一旦遇到了任何挫折,比如一件事没做好,或者该做的任务没有做,他就会质疑自己的认同感。
比如说,家长总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一开始孩子也信了,跃跃欲试,很想跟别的孩子较量。可是等他遇到真正的难题,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比别的孩子厉害,他就会觉得家长一直在哄他。他反而会认为自己其实是个非常不聪明的人。
坚实的认同感得有自信作为基础。自信不是来自别人告诉你你是什么人,或者你自己想做什么人 ——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
其实以我之见,哪怕一个人真的水平很高,有强烈自信,也不应该在乎自己身上的标签。标签和认同感,任何时候都是固定思维模式。你是科学家,你就应该性格内向吗?你是程序员,你就应该只研究编程吗?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而不是自己头上是什么标签。
“人设”,其实是个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