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协会吧 关注:1,235贴子:2,585
  • 8回复贴,共1

散打规则致命且尴尬的缺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商业搏击市场非常兴旺,自由搏击规则和MMA规则成为主流,相比之下,作为中国武术最正统的搏击规则,散打却呈现出不伦不类的尴尬窘境,这种尴尬不仅仅是市场表象,更在于规则本身。
首先跟发展速度最快的MMA规则比较,MMA是开放式的规则,在安全基础上尽可能给站立技和地面技出身的选手都有充分的竞技空间,在这两大技术体系的高强度竞争中,站立技出身的选手除了补缺地面技外,更会精研拳腿肘膝、步法、防摔和摔法,从而尽可能控制比赛在站立状态;同样,擅长地面技选手除了完善站立技外,也会精研摔法和地面技,因此,两大技术体系在激烈竞争中快速提升和完善,选手个人技术也日趋完善(早期MMA一开场就容易被地面技选手拖入地面战的场景现在正在减少就是例证)。
而散打呢?经常看散打的人都知道,散打选手讲究拳开路,腿得分,摔取胜,所以散打选手三拳两脚后就很容易缠抱在一起,由于现在散打职业赛的规则,缠抱不得超过两秒,所以防摔方只要挺住两秒,裁判就会分开,这样造成一种现象,即便防摔能力一般,只要挺住两秒就行,他不会有强烈地防止对手贴身的想法,也就不会像MMA站立技选手那样将防摔、步法、控制、打击效果迫向极限发展,这样才能避免贴身和地面缠斗;同理,散打中擅摔的选手,由于规则只给了两秒,摔法发挥空间也被挤压了,因此,防摔和摔法技术在散打体系中容易萎缩(有些散打出身的跨界MMA,连下潜抱摔都防不住就是例证)。
归纳起来,MMA规则取向的开放性包容了站立和地面,在高强度竞争中,两大体系齐头并进发展,同时促进选手个人技术体系的全面提高,而散打规则却显示出收缩态,尽管有拳克摔、腿克拳、摔克腿的相生相克的理论,但规则保守取向,却不利于技术的螺旋式提高。
再看下跟自由搏击规则的比较,自由搏击规则是纯粹站立技的,禁止摔法和缠抱,包括箍颈等动作,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选手拳腿膝打击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比赛流畅不黏着,将传统站立技战术推向极限,经过长期发展,自由搏击的技术和战术日趋丰富和多样,观赏性也不断提升。
对比看下散打,散打似乎也为了追求表面观感,挤压了缠抱摔法的时间,但是跟自由搏击比较总还是觉得有点黏着,而且打完缠的简单套路也限制了战术思维的灵活多变,纵观,从拳击到自由搏击等世界流行搏击运动,站立技的高水平选手技战术都是越来越趋于科学,主要都是以吊打(游击)和压打有机统一的运动战打法,单纯游击或阵地压制的单调战术很难适应旗鼓相当的激烈对抗,或适应所有对手,付高峰一鼓作气的三板斧打法就是案例,遇到真正强手时,就暴露了技战术和体能分配的致命缺陷了,还有如白近彬对决美丽死神时候,看看两人脚下的步法,已经看出战术的活与死了,正确的技战术能掌握节奏上的主动和体能的合理分配,郝刚都用在刀刃上,否则蛮打蛮干,猛冲猛打,带来的是体能的透支,技术的萎缩,战术思想的僵死。
因此,散打无论是跟自由搏击规则还是MMA规则比较,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只有海纳百川,敢于自我革命,不盲目短视去迎合市场而哗众取宠,从技术体系和选手能力全面良性提升的角度去寻找方向,散打才能走出不伦不类,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1楼2019-01-18 14:25回复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散打规则的核心竞争力和卖点在哪里??自由搏击的卖点是纯粹站立打击的流畅性,MMA核心竞争力是实战感,散打本来的内涵是想表现武术搏击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所以踢打摔都有,但后来发现观赏的流畅感不行,打不开市场,于是压缩了缠抱摔法的时间,但是跟自由搏击比起来还是流畅度逊色,牺牲和压缩了摔法和防摔,又减弱了实战性,于是散打在流畅性上比不过自由搏击,实战感又不如MMA,卡在了不伦不类的尴尬点上。个人感觉,是不是可以制定两套规则,一套比较流畅,譬如允许拳腿膝和接腿摔;另一套规则接近实战,允许进入地面,但是考虑体制内局限,可以不允许地面砸击和反关节,但可以压制,10秒内不能翻起来算作一次读秒,为什么非要接入一定的地面摔交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磨练出摔法和防摔,想打站立需要过硬摔法和防摔以避免拖入地面,想地面战的也需要过硬摔法,这样更接近实战感。


    2楼2019-01-21 13:59
    回复
      谢谢,敢言是为了武术散打未来更好。


      4楼2019-03-03 23:26
      回复
        看过散打天下和超武联赛,虽然比锦标赛改进不少,但是仍然感觉缠抱过多,为什么?因为规则,散打规则希望塑造的摔法是所谓快摔,所以两三秒内没有摔成,裁判就会分开双方,很多缠抱正是源自这种快摔的企图,施摔方规定时间内没有摔成,被摔方挺住两三秒,双方便构成一次缠抱,也辛苦了裁判无数次分开双方,这种过多缠抱现象既影响了比赛流畅性,也偏离了搏击实战性踢打摔应有之本质关系,散打规则急需改革。


        5楼2019-03-06 21:45
        回复
          回应同类问题:
          泰拳的缠抱主要是为了膝法的运用,而散打目前出现的缠抱是快摔未遂导致的无效性缠抱,还有个更关键的地方,散打为了突出特点而用规则刻意塑形快摔,导致了散打选手的摔法和防摔技术是萎缩的,跟实战中踢打摔应有的关系是不吻合的,因此跟散打最初追求实战性初心也是背离的,至于拳击、跆拳道等比赛中也会出现缠抱,且也是无效缠抱,但跟散打规则下无效缠抱还有个明显区别,拳击是不允许摔的,无效缠抱往往是被动方战术性边缘性犯规,并不是规则引发,而散打刻意塑形快摔,这个规则本身就是容易导致无效缠抱过多的重要因素,我想说,快摔只能说是摔法中的一部分,若误以为是摔法全部,且规则刻意追求,导致的是实战性畸形。
          永远的初心: 改革规则是应该的,但散打毕竟是散打,不是其他格斗术,应该保留自己的特色,绝对不能一味地模仿踢拳,其实说到缠抱,泰拳的缠抱一点不比散打少,拳击也有缠抱,只不过缠抱以后各自运用的技术不同,散打加强膝法倒是最应该的


          6楼2019-03-07 00:14
          回复
            开门见山,许多关心武术散打的人都发现散打规则是存在问题的,有人认为应该加肘、膝等,有人认为应该用分指拳套,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日后可以斟酌的方面,但是就目前散打规则而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目前散打规则扭曲了踢打摔三者在实战中的应有关系,问题的核心在于散打规则刻意塑形快摔。
            这样的塑形带来什么后果呢,由于摔法的时间被限制在两三秒,防摔方在对手贴身后下压重心撑住两三秒即可,施摔方贴身后感觉快摔难成,也容易选择与对方缠抱等待裁判分开,因此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许多散打比赛经常有的景象是打了三拳两脚两人就抱架在一起,轻易的打完抱在真实的格斗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实战中没有裁判会分开双方,所以散打规则扭曲了踢打摔应有的实战逻辑关系。
            对比下MMA,因为MMA是有地面战的,被终结既有可能发生在站立也有可能在地面,这一点跟实战逻辑是吻合的,主打站立技的选手不会到了对手贴身时才进入防摔模式,而是一开始就要从防止贴身开始防摔了,因为他要尽一切可能降低进入地面的概率,用步法、直线拳腿控制、高效率组合和重击等,在拒止对手贴身前提下尽可能重创对手,对手被重创后即便贴身,战斗力也减弱了,此时用肘膝和摔法防摔也能对抗之,这是从防摔方角度,完全符合实战逻辑,这样的防摔是完整全面意义上的;同理,施摔方要将对手拖入地面也不像早期MMA比赛那么容易了,也需要在一定站立技能力下才能创造出将对手拖入地面的机会,因此,他的下潜抱摔等也需要跟站立技战术综合起来,从而创造进入地面的战机,这是从施摔方角度,也完全符合实战逻辑,也是格斗规则下更完整意义上的摔法。
            所以总结出,散打规则最致命的缺陷是扭曲了踢打摔应有的实战逻辑关系,比赛不伦不类,在快摔和有可能快摔未遂后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无效缠抱间,选手抉择好累,无效缠抱过多,裁判三番五次“分开”,嘴巴好累,这样的规则怎能不改革。


            7楼2019-03-09 21:35
            回复
              当年,为了打响招牌,中国功夫对决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自由搏击、泰拳等,今天看来,形式大于内容,即便胜利,也是讨了规则的便宜,咱们全面——踢打摔,但是今天MMA来了,而且是西方人在李小龙的中国功夫上得到的启发,创立的开放规则,人家的思路不是散打那种“形而上学”的塑形,而是仅在必要安全性上设立条条框框,不扭曲实战逻辑关系,其实散打真正应该跟MMAPK下,这不是为了像当年那样作秀,贪规则便宜,而是真正从MMA中反思散打规则本身。


              8楼2019-03-12 21:27
              回复
                闭关锁国思想害死所有人,你一旦有点改革的思想,就有些顽固派说你崇洋媚外没有一点主见和特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28 23:26
                回复
                  看了闫晓楠在UFC的失利,让我更感觉到散打出身的技术短板,为了塑形“快摔”,扭曲和阉割了摔法的本质,既没有观赏性提高多少,也没有提升选手的全面性技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规则设置与踢打摔的实战逻辑关系不吻合。


                  10楼2021-05-26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