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城区之东的黄河岸边,有地畔相连的两个村子,一为卜家村,一为丁家村,俗称“卜那哈”、“丁那哈”。而在金城区的薛曲村,将苏姓、王姓、解姓聚居之地也分别称“苏那哈”、“王那哈”、“解那哈”。在全韩城市域,叫“那哈”者仅此五处。
“那哈“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蒙语,与元朝蒙古人有关。
如真为蒙语,那其命名便有两种可能,一是蒙古人在此立村,便以蒙语命村名。但这五处的居民姓氏卜、吴、丁、苏、王、解皆为汉人,卜氏还自称是卜子夏的后裔,可见第一种可能并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是元代建村时,蒙古人要按自己的意志去命名,但从事实看,这种可能也不存在。
卜家村正名“河渎村”,至今由渔村、卜家村、丁家村、卓立村四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还以“河渎”命名。河渎村建于何时,远不可考。村东黄河岸边原有河渎灵源王庙。北宋大观二年(1108)冬,黄河韩城至合阳段变清月余,宋徽宗以祥瑞,派人来韩城河渎灵源庙祭祀,并重修了庙宇,还立碑以记其事。这就是著名的“敕修同州韩城县河渎灵源王庙碑”,简称“河渎碑”。因河岸崩塌,现移至司马迁祠。可见在蒙古人来韩之前早已有河渎村存在,人家雅名怎么叫,俗称怎么呼,早已有之,似与蒙古人无关。
由解家村人编写的《今古解家村》记载,金末元初,山西稷山人解进避乱于韩城,在县北原井头坡落户,到元朝后期,已繁衍至几十户人家,遂改村名为“解家村”。
这是个正儿八经建于元代的村落,为什么蒙古人就没管,任其叫“解家村”?
与解家村相邻的党家村,也始建于元至顺年间,先称“党家湾”,后称“党圪崂”,正名“党家村”,为什么蒙古人也没将其叫“党那哈”呢?
有意思的是到了明代,解氏一支由解家村迁居至现金城区薛曲村。当户数蕃衍渐多时,人们便将解氏聚居之地称“解那哈”。这时,蒙古人早已离开了韩城。但村名为什么仍以“解那哈”称?“那哈”一词是否为蒙语,我曾请教过在韩城工作的蒙族同志,他们也不清楚。这个词谜,尚待我们在深究中去解开。
另外,还有人说“克里马茶“是蒙语,但陕西电视台4套《陕西方言》栏目却说它是关中方言、西安方言,并未说其是蒙语。
其实,说“那哈“和“克里马茶”是蒙语的人不见得就懂蒙语,只不过是以此来显示高深,并添加韩城民俗中的蒙古元素。殊不知这么一说,许多不明真象的人也就相信了,也就随声附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