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羽衣吧 关注:90,584贴子:4,206,417

【参赛求支持鸭~】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文章!希望喜欢传统文化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参赛求支持鸭~】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文章!希望喜欢传统文化和那些文人墨客的你们也能喜欢我这篇文笔粗糙的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1 03:07回复
    【四爱图·兰魂·起】
    “兰花种在廊下,生在房前,开在羲之心上。”
    兰魂品性幽清者,百花之君子也,素来游走人间,深厌纨绔子弟,叹曰世事不公,富贵之徒沾染欲心,荼害黎民百姓之举,甚为不堪,遂不愿见,沉睡数年。
    偶日得醒,见一少年郎微笑浇水,温文尔雅,衣裳皴染丝缕墨色尤不以为意。
    辗转间方知尚书令之孙,淮南太守之子,年方弱冠,名羲之,字逸少,品性亦士族之家一流也。
    兰魂遂心生好奇,后屡屡观其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心生敬佩,深感知己难得,一见如故。
    快雪时晴,兰魂常随羲之踏雪习字,羲之常叹曰,兰为君子,吾亦当如此而行,遂后来常临窗悟兰而泼墨纸上,兰魂感伤许久,亦以魂入笔,终此消逝。
    一朝流水曲觞,羲之大醉,纵情舒意,作兰亭集序,众人皆叹。
    后,羲之弃官辞去,常与名士谢安一流来往,终老山阴,五十八岁时,溘然长逝。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西晋末年随晋室南迁,永和元年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定居会稽,一生素爱兰花,于书法上成就卓绝,浸润兰之风骨,千古流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01 03:08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3-01 03:10
      收起回复
        【四爱图·菊·承】
        “这菊花,开的和他一样,不合时宜。”
        夕阳西下,喝醉的五柳先生望望外面的黄昏暮景,想着要出去看一看。
        是啊,这个时候是秋天了。
        他踉踉跄跄地走出去,看着篱笆下那几颗开的正盛的黄菊,又慢慢坐在一边笑出声来。
        想着他陶渊明这一辈子,好像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赤子忠心,报国之诚,都抵不过那官场龌龊,为五斗米折腰,想起来都那么可笑讽刺。
        所以,不如归去山水间。
        看一场雪落霜寒深,望一次东篱菊花落。
        菊花开的极好,满地金黄落英亦是壮观景色。
        潜,一生得问心无愧四字,虽死无悔。
        隐身藏心,恣意天地。
        霞光里,心境悠悠,迷蒙间看见南山隐影。
        遂心情畅快,纵笔饮酒,写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自始至终,不过是游荡山野,一孤独客耳。
        唯有菊花与心同。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一生素爱菊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01 03:13
        回复
          dd先睡一会然后起来把剩下三章更完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01 03:40
          回复
            【四爱图·莲·转】
            “出淤泥而不染,将爱莲二字绘成一生传奇。”
            年少时的濂溪未曾想过,原来生老病死,是这样无力回天之事。
            或许正是因为见过亲人离世,他的心境才会有所不同。
            十几岁的时候,他千里奔波一路辛苦波折,为舅舅所庇护,才得以安安心心的温书习字。
            后来做了官,大隐隐于市,他在盘根错节的朝廷里,活的干干净净坦坦荡荡,一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即便身在那方京中污秽之地,独独濂溪一尘不染,亦不以功名利禄为重。
            明辨是非,断案及时,勤于巡按,兴教办学。性情旷达,挚友颇多,丞相王安石亦与他一见如故,深感知己难得。
            不选隐居避世之途,官场污浊他却一生清廉为民……也是,不入世者又何能出世。
            熙宁五年,濂溪不幸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
            次年六月中,病死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五十七岁。
            那人年少时工的是学问,学的是礼仪,爱的是莲花。
            只是人去了,濂溪还在。
            官场浮沉几十载,仍是莲花赤子心。
            属于他的那缕幽幽莲花香,还在。
            [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五子之一,一生爱莲成痴。五十七岁溘然长逝,葬于庐山濂溪墓。后文革时,濂溪墓被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1 05:59
            回复
              dd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01 06:08
              收起回复
                【四爱图·梅妻鹤子·合】
                “小孤山上那个人啊,清高干净了一辈子,也爱了干干净净一辈子。”
                是那年两岸青山相对迎,是一朝潮水浮沉离别泪。
                罗带同心结未成。
                这是小孤山上那人一生的心结。
                他手里握着那支玉簪,临风窗下,又是一年梅花开。
                可是那个梅花下遇见的人,早就不在了。
                只有他一个人,在这方清净草庐,守着梅花鸣皋,守着孤舟蓬蒿,渐渐老去。
                偶尔见她入梦,执手相看,泪眼盈盈,转头成空。
                不知道这一季的梅花,自己还能看的清楚吗?
                ……
                君复幼时通晓经史百家,一身才华亦想报效国家,年少长,漫游江淮山水间。孰料亲见帝王行天书封禅之举,而文武官员无人劝诫反奉承成风,君复遂愤然离去,性格孤高至极,屡拒入仕之邀。
                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当世时,常与处士知己相和,为天下文人名流所敬。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君复见鹤必棹舟归来。
                君复惜画,从不外传,然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时人问曰: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后有心人窃记之。
                亲躬农桑,待梅如妻,植梅花灼灼,引为盛景。常做诗词予梅,兴后世咏梅之风。爱鹤成痴,定名鸣皋。后君复身卒,鹤亦追随而去。
                后《西湖梦寻》有载,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林逋之坟墓,只得一端砚,一玉簪耳。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慕荣华。天圣六年卒。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01 09:43
                回复
                  【四爱图·以瓶定情·终篇】
                  朱栋者,明之郢靖王也。太祖第二十三子,性情沉稳,深得成祖之器重。文韬武略皆有涉猎,常与文人雅士吟诗作赋,骑射之艺亦是精通。温文尔雅,四岁封王。
                  王妃郭氏,知书达理,为名门大族之后,功臣郭英之女。
                  王幼时常入郭家,是故与妃青梅竹马。一日,王笑言曰:将来必娶尔为妻。妃遂问王以何为证,王只手指堂上四爱梅瓶,笑而不语。
                  后,王渐年长,诺言得偿,四爱梅瓶遂成王妃心爱之物。郎才女貌,举案齐眉之佳话,引京中王侯布衣皆艳羡不已。
                  后因述职驻京,王与妃常聚少离多,然虽则山水有隔,二人恩爱,不减当初。
                  王二十七岁甍,妃悲痛欲绝,以四爱梅瓶随葬。不日,妃引镜修容,竟自尽随王而去,二人合葬。
                  [朱栋,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晋封郢王。永乐六年就籓安陆。永乐十二年薨,谥号“靖”。无子封除。
                  王妃郭氏,武定侯郭英女。王薨逾月,妃恸哭曰:未亡人无子,尚谁恃?引镜写容付宫人,曰:俟诸女长,令识母。遂自尽。]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3-01 09:45
                  回复
                    仰望文言文大佬(';°; ʚ ;°;)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1 09:46
                    收起回复
                      全文en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01 09:56
                      回复
                        希望大家喜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1 09:56
                        回复
                          写的真好,我都想以后请你帮我写文案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3-01 10:03
                          收起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01 10:06
                            收起回复


                              IP属地:海南15楼2019-03-01 10: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