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素爱仙侠之作,偶读《紫阳》,而后有感。
若用一字形容,当用“悲”之一字。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不从文字中透出悲凉。开篇以读书、从仕、婚嫁转而乱世、失妻,从而引出主人公命运的改变,踏上求仙问道之途。然而此中文字,从逃亡一刻开始,就让人心中悲愤。对于仙侠小说,因为线索单一,每次情节场面都会有主人公出场,所以代入感很强。几乎这种类型的小说我都会把自己当做主人公。故而从逃亡开始,我的心中就有此感。
北上寻妻,虽只是开头,但纵观全文主线,似乎主人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除了从无量山下山到领赵国金印这一段,莫问主要是为了汉人,或是为了为自己之前的遭遇进行报复。其余所做似乎都是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难听点的话其实我觉得莫问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在结婚那天竹笛、古筝合奏,以及对林若尘的描写,我本以为林若尘是个忠烈女子,哪怕我看到她被胡人抢去,我觉得作者也会为她做一个好的安排。直到我看到她自尽之后,我才忽然明白,原来从她的名字当中,作者早已安排好了她的结局。若尘、若尘,像尘埃一样,被风吹起,难以落下。没想到的是落下的那一刻居然是那么的残酷。在莫问找到她的那一刻,若是莫问将她带走,她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只是莫问看她为了活命,屈于胡人,竟是义愤填膺,将她舍弃。我亦是气愤,为何明知道她是为了活命,才屈于胡人,为何不把她带走,让她能够好好的活下去,既然明知胡人是吃人的,还要将她留在那里。
接着是去往南蛮修行。因为获罪通缉,去了南蛮,修行两年。这两年莫问一心修行,似乎并没有什么让人悲伤的事情,可是,却正是这两年的种种,让后面的事情悲伤不已。龙含羞的遭遇,让人惋惜。我很敬佩这种不矫揉造作的女子,她的人和她的名字很配。莫问却因为她要去送那降书可能要被那王将军玷污而生出厌恶,只是决定而已,还未去就开始讨厌她做的饭。文中描写龙含羞是二十七八岁的女子,在她送降书之前,她问莫问是否愿要她的第一次,一个苗疆女子,二十七八岁,第一次。更何况莫问知道他们虽然男女分开居住,那里的女子没有三从四德,但是每个女子都有中意的男子。龙含羞二十七八还是处子之身,但若是龙含羞不中意莫问,怎又会愿意把第一次给他,我实在想不出原因,莫问为何要厌恶她,更何况她是问了自己的族人。当然在这之中,为老五带来的吴吉儿。只是老五这个用命换来的女儿,给老五带来了太大的伤害。
从晋国斗法虽胜尤败后,逐出晋国。似乎对于这种遭遇,我觉得并不悲凉。这无非是修行途中所需要经历的。但正是从这里开始,阿九成了莫问的妻子,他们互表心意。为了能和阿九在一起,他要积累公德成仙,因而他挂赵国金印,拜为国师。只是没想到这其中又牵扯到一个女子---乞翼阿古真。人如其名,乞翼阿古真是一个真人。也许会觉得她性情古怪,但是她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从不掩饰什么。只是这样一个女子,一个真性情的女子,只有在莫问说出自己当初应该娶她的那一刻才感到了真幸福,只是这个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但同时我也在此时此刻为这个女子感到了巨大的悲恸。也因为文中对于这个女子的描写最多,让我也喜欢上了这个女子。因为莫问汉人和胡人的成见,莫问无视了三年来她为他的付出,无视了她和他的感情,葬送了她和他本有的幸福。殊不知石真只有四十二年的阳寿或许是因为的选择。
离了赵国,该是为了阿九。为了除去阿九的妖气,为了救阿九,这其中又何尝不悲呢。尤其是百里狂风的死,那一段,我都不忍卒读。
到后来,我有点搞不清为什么会来一个往事重现,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做秦云的女子。对于林若尘石真来说,秦云无疑是幸福的。虽然没有寿终正寝,但她得到了一个对她不离不弃,关爱有加的男人。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她离开时是幸福的。
对于情节,因为是乱世,世人的遭遇都很悲惨,所以看得时候还是有点压抑。但对于最终的结局,我也不妄加点评,也只能感慨人道渺渺,天道茫茫。本身世界上悲伤的事情已有太多,为和还要有悲伤的故事。

若用一字形容,当用“悲”之一字。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不从文字中透出悲凉。开篇以读书、从仕、婚嫁转而乱世、失妻,从而引出主人公命运的改变,踏上求仙问道之途。然而此中文字,从逃亡一刻开始,就让人心中悲愤。对于仙侠小说,因为线索单一,每次情节场面都会有主人公出场,所以代入感很强。几乎这种类型的小说我都会把自己当做主人公。故而从逃亡开始,我的心中就有此感。
北上寻妻,虽只是开头,但纵观全文主线,似乎主人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除了从无量山下山到领赵国金印这一段,莫问主要是为了汉人,或是为了为自己之前的遭遇进行报复。其余所做似乎都是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难听点的话其实我觉得莫问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在结婚那天竹笛、古筝合奏,以及对林若尘的描写,我本以为林若尘是个忠烈女子,哪怕我看到她被胡人抢去,我觉得作者也会为她做一个好的安排。直到我看到她自尽之后,我才忽然明白,原来从她的名字当中,作者早已安排好了她的结局。若尘、若尘,像尘埃一样,被风吹起,难以落下。没想到的是落下的那一刻居然是那么的残酷。在莫问找到她的那一刻,若是莫问将她带走,她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只是莫问看她为了活命,屈于胡人,竟是义愤填膺,将她舍弃。我亦是气愤,为何明知道她是为了活命,才屈于胡人,为何不把她带走,让她能够好好的活下去,既然明知胡人是吃人的,还要将她留在那里。
接着是去往南蛮修行。因为获罪通缉,去了南蛮,修行两年。这两年莫问一心修行,似乎并没有什么让人悲伤的事情,可是,却正是这两年的种种,让后面的事情悲伤不已。龙含羞的遭遇,让人惋惜。我很敬佩这种不矫揉造作的女子,她的人和她的名字很配。莫问却因为她要去送那降书可能要被那王将军玷污而生出厌恶,只是决定而已,还未去就开始讨厌她做的饭。文中描写龙含羞是二十七八岁的女子,在她送降书之前,她问莫问是否愿要她的第一次,一个苗疆女子,二十七八岁,第一次。更何况莫问知道他们虽然男女分开居住,那里的女子没有三从四德,但是每个女子都有中意的男子。龙含羞二十七八还是处子之身,但若是龙含羞不中意莫问,怎又会愿意把第一次给他,我实在想不出原因,莫问为何要厌恶她,更何况她是问了自己的族人。当然在这之中,为老五带来的吴吉儿。只是老五这个用命换来的女儿,给老五带来了太大的伤害。
从晋国斗法虽胜尤败后,逐出晋国。似乎对于这种遭遇,我觉得并不悲凉。这无非是修行途中所需要经历的。但正是从这里开始,阿九成了莫问的妻子,他们互表心意。为了能和阿九在一起,他要积累公德成仙,因而他挂赵国金印,拜为国师。只是没想到这其中又牵扯到一个女子---乞翼阿古真。人如其名,乞翼阿古真是一个真人。也许会觉得她性情古怪,但是她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从不掩饰什么。只是这样一个女子,一个真性情的女子,只有在莫问说出自己当初应该娶她的那一刻才感到了真幸福,只是这个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但同时我也在此时此刻为这个女子感到了巨大的悲恸。也因为文中对于这个女子的描写最多,让我也喜欢上了这个女子。因为莫问汉人和胡人的成见,莫问无视了三年来她为他的付出,无视了她和他的感情,葬送了她和他本有的幸福。殊不知石真只有四十二年的阳寿或许是因为的选择。
离了赵国,该是为了阿九。为了除去阿九的妖气,为了救阿九,这其中又何尝不悲呢。尤其是百里狂风的死,那一段,我都不忍卒读。
到后来,我有点搞不清为什么会来一个往事重现,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做秦云的女子。对于林若尘石真来说,秦云无疑是幸福的。虽然没有寿终正寝,但她得到了一个对她不离不弃,关爱有加的男人。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她离开时是幸福的。
对于情节,因为是乱世,世人的遭遇都很悲惨,所以看得时候还是有点压抑。但对于最终的结局,我也不妄加点评,也只能感慨人道渺渺,天道茫茫。本身世界上悲伤的事情已有太多,为和还要有悲伤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