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协会吧 关注:1,248贴子:2,610
  • 2回复贴,共1

散打规则下踢打摔逻辑关系被扭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门见山,许多关心武术散打的人都发现散打规则是存在问题的,有人认为应该加肘、膝等,有人认为应该用分指拳套,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日后可以斟酌的方面,但是就目前散打规则而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目前散打规则扭曲了踢打摔三者在实战中的应有关系,问题的核心在于散打规则刻意塑形快摔。
这样的塑形带来什么后果呢,由于摔法的时间被限制在两三秒,防摔方在对手贴身后下压重心撑住两三秒即可,施摔方贴身后感觉快摔难成,也容易选择与对方缠抱等待裁判分开,因此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许多散打比赛经常有的景象是打了三拳两脚两人就抱架在一起,轻易的打完抱在真实的格斗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实战中没有裁判会分开双方,所以散打规则扭曲了踢打摔应有的实战逻辑关系。
对比下MMA,因为MMA是有地面战的,被终结既有可能发生在站立也有可能在地面,这一点跟实战逻辑是吻合的,主打站立技的选手不会到了对手贴身时才进入防摔模式,而是一开始就要从防止贴身开始防摔了,因为他要尽一切可能降低进入地面的概率,用步法、直线拳腿控制、高效率组合和重击等,在拒止对手贴身前提下尽可能重创对手,对手被重创后即便贴身,战斗力也减弱了,此时用肘膝和摔法防摔也能对抗之,这是从防摔方角度,完全符合实战逻辑,这样的防摔是完整全面意义上的;同理,施摔方要将对手拖入地面也不像早期MMA比赛那么容易了,也需要在一定站立技能力下才能创造出将对手拖入地面的机会,因此,他的下潜抱摔等也需要跟站立技战术综合起来,从而创造进入地面的战机,这是从施摔方角度,也完全符合实战逻辑,也是格斗规则下更完整意义上的摔法。
所以总结出,散打规则最致命的缺陷是扭曲了踢打摔应有的实战逻辑关系,比赛不伦不类,在快摔和有可能快摔未遂后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无效缠抱间,选手抉择好累,无效缠抱过多,裁判三番五次“分开”,嘴巴好累,这样的规则怎能不改革。


1楼2019-03-09 21:16回复
    观赏的流畅性和散打作为搏击运动的实战性,两者就是无法兼得的,所以双轨制规则也是可以考虑的,要流畅性的站立技,就只允许拳腿膝加上接腿摔,另外基于实战性,再制定一套至少接入一定地面摔跤压制的全面的规则,若只想用一套规则去兼顾流畅度和实战性,散打就永远不伦不类,选手能力也是畸形且不全面的。


    2楼2019-03-11 11: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当年,为了打响招牌,中国功夫对决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自由搏击、泰拳等,今天看来,形式大于内容,即便胜利,也是讨了规则的便宜,咱们全面——踢打摔,但是今天MMA来了,而且是西方人在李小龙的中国功夫上得到的启发,创立的开放规则,人家的思路不是散打那种“形而上学”的塑形,而是仅在必要安全性上设立条条框框,不扭曲实战逻辑关系,其实散打真正应该跟MMAPK下,这不是为了像当年那样作秀,贪规则便宜,而是真正从MMA中反思散打规则本身。


      3楼2019-03-12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