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情到深处终离弃
我是韩曦儿,是南阳韩氏的嫡子传人。我父亲是如今陛下,也就是陛下为太子时的老师,太子太傅韩浦。南阳韩氏因世出学士而闻名。
我娘赵氏是赵良娣的姑姑。赵氏一族原系河南,后分布甚广。娘虽是瑟瑟的姑母,但终究只是个庶女,而舅父身份极为尊贵,是赵家嫡长子。幸亏阿爹不嫌弃,将阿娘聘为正室,且从不纳妾。所以太傅府上下,只有我这么一位嫡女,我是阿爹的独苗。除此之外,瑟瑟还比我大一岁,算是我的堂姐。
中原姑娘都很爱上元节,因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花俏玩意儿,精巧美观、玲珑有致,很惹人喜欢。
六岁时,我遇到了瑟瑟。那时,她还比我高一点儿。她身着一件紫白色相见的胡服,头戴一顶胡人特有的帽子,连耳环也是比中原的耳环长上几分,感觉十分漂亮。我很好奇,于是上前问她:“咦,你穿的什么呀?”她莞尔一笑,答道:“是阿爹送的胡服,据说回纥的某位公主穿过。”我因此羡慕她。而后每年,我俩都会在上元节重逢,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
可真没想到,有一天,宫里传出消息,赵氏一族因罪被诛,不留活口。就像当年无故被屠的顾家一样。而瑟瑟也被赐死。
阿娘听后,整个人开始变得疯疯癫癫,毫无理智。我和爹没办法,只好将她送去太医府诊治。
后来,东宫的太子妃也死了,据说是遇到了外族来的刺客。不过这太子妃也真是可怜,死了之后,太子都不怎么关心她。我父亲会心一笑,说:“怕是另有隐情哟。”想来也是。东宫戒备森严,殿外布满羽林军,怎会有机会让一个外族人有机可乘?想来,也不过是为隐瞒太子妃死因的一个借口罢了。我也没多想,便跟着父亲前往国子监学习。
又过二年,皇帝下诏为太子挑选妃嫔。不知怎的,只要一位正妃即可。因那时东宫已无妃嫔,亦无皇嗣,所以皇帝着急未来的李家命运。
而我正好被选进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我以才学、品貌第一的成绩,成了太子正妃。其余女子则可婚配离宫。
新婚之夜,我被梳妆打扮成一位新娘。夜里,太子晃晃悠悠地打开了房门。他踉踉跄跄地,将我的红盖头揭下。只是一眼的瞬间,我便爱上了他。
他长得,真的特别好看。那种生来便有的英俊的贵族气息,只有他身上才有。他有一双俊秀的眼睛,鼻子高挺,表情略有些严肃。不过,他还是向我缓和地微笑了一下,以此表示对我的友好。这诗,怎么背来着?哦,对了,参差荇菜,左右茆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英俊的人,难免会面红耳赤。待我缓过神来时,他已将桌子上的合卺酒一饮而尽。放下杯子,眼睛直视着我说:“你可知,你以后要成为什么吗?”
我呆滞了,结结巴巴地说:“什、什么……志向?回太子殿下,妾身不过区区一介江南女子,并无什么志向。”
他朝我一笑,感觉全世界发出了光彩。
“我问的是,你可知,作为一个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你会怎么做呢?”他继而靠近了我一步,微笑着望着我。
我坚定答道:“家父曾告诫妾身,无违夫子,必敬必戒,此乃妾妇之道也。至妾成为皇后,必定会以贤德治后宫,不让太子失望。”
他满意地点点头,说:“其实我对你并无情意,不过我可以将你看作知己。如果你要待在我身边,必须得容纳我的一切。当然,我只会像丈夫对待妻子一样关心你、保护你。不过,我不会爱你。以后,就以太子和太子妃的身份,互帮互助。”
我亦点头,我本就是个明事理的女子,即便他不爱,我也是深深地爱着自己,我从不需要别人来爱和保护。我说:“殿下的心意妾身明白。作为太子妃,妾身定当守矩守法,管治后宫,以身作则。”
他听我说完,便没再说话了。不过是摇摇晃晃地倒在桌子上,一副十分疲惫的模样。我俩连洞房也没有,就只是凑合地睡了一夜。
从此之后,我恭恭敬敬地对他,努力的做好一个太子妃的本分。我告诉自己,即使那个男人不爱你,你也要爱你自己。而这东宫之中,陪我说话的只有我的婢女银娥。银娥待我很好,她从不敢怠慢与我。
“娘娘,身为太子妃,您和太子……有没有……”银娥一脸坏笑的问道。
“没有,一次也没有。”我漠然地答道,“
太子虽待我尊敬,却总也不是掏心的真情。这种感情,不要也罢。”其实,我想说的是,像他这样的人,生活在东宫,每日提心吊胆,也挺可怜的。即便身为他的妻子,我也这么说。
很快,一年又过去了。我此时已十九岁。
皇帝病薨,众太医也无力回天。不过皇帝死前,要求与故去的顾淑妃合葬。三月,太子登基,是为新帝,追封生母顾氏为太后,上谥号明昭,与先帝合葬御陵。而后下诏书封韩氏为后,也就是我。父亲被赠任职礼部尚书,辅佐陛下。
四月,我被戴上凤冠霞披,梳妆打扮成一国之母的装束,皇后的朝服华丽而又精致,很适合我的品好。我激动的不得了,待我走上朝时,陛下已经伸出手将我揽进怀中,嘴边喃喃地道:“你做的很好。”这是他第一次对我如此温柔。
我是韩曦儿,是南阳韩氏的嫡子传人。我父亲是如今陛下,也就是陛下为太子时的老师,太子太傅韩浦。南阳韩氏因世出学士而闻名。
我娘赵氏是赵良娣的姑姑。赵氏一族原系河南,后分布甚广。娘虽是瑟瑟的姑母,但终究只是个庶女,而舅父身份极为尊贵,是赵家嫡长子。幸亏阿爹不嫌弃,将阿娘聘为正室,且从不纳妾。所以太傅府上下,只有我这么一位嫡女,我是阿爹的独苗。除此之外,瑟瑟还比我大一岁,算是我的堂姐。
中原姑娘都很爱上元节,因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花俏玩意儿,精巧美观、玲珑有致,很惹人喜欢。
六岁时,我遇到了瑟瑟。那时,她还比我高一点儿。她身着一件紫白色相见的胡服,头戴一顶胡人特有的帽子,连耳环也是比中原的耳环长上几分,感觉十分漂亮。我很好奇,于是上前问她:“咦,你穿的什么呀?”她莞尔一笑,答道:“是阿爹送的胡服,据说回纥的某位公主穿过。”我因此羡慕她。而后每年,我俩都会在上元节重逢,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
可真没想到,有一天,宫里传出消息,赵氏一族因罪被诛,不留活口。就像当年无故被屠的顾家一样。而瑟瑟也被赐死。
阿娘听后,整个人开始变得疯疯癫癫,毫无理智。我和爹没办法,只好将她送去太医府诊治。
后来,东宫的太子妃也死了,据说是遇到了外族来的刺客。不过这太子妃也真是可怜,死了之后,太子都不怎么关心她。我父亲会心一笑,说:“怕是另有隐情哟。”想来也是。东宫戒备森严,殿外布满羽林军,怎会有机会让一个外族人有机可乘?想来,也不过是为隐瞒太子妃死因的一个借口罢了。我也没多想,便跟着父亲前往国子监学习。
又过二年,皇帝下诏为太子挑选妃嫔。不知怎的,只要一位正妃即可。因那时东宫已无妃嫔,亦无皇嗣,所以皇帝着急未来的李家命运。
而我正好被选进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我以才学、品貌第一的成绩,成了太子正妃。其余女子则可婚配离宫。
新婚之夜,我被梳妆打扮成一位新娘。夜里,太子晃晃悠悠地打开了房门。他踉踉跄跄地,将我的红盖头揭下。只是一眼的瞬间,我便爱上了他。
他长得,真的特别好看。那种生来便有的英俊的贵族气息,只有他身上才有。他有一双俊秀的眼睛,鼻子高挺,表情略有些严肃。不过,他还是向我缓和地微笑了一下,以此表示对我的友好。这诗,怎么背来着?哦,对了,参差荇菜,左右茆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英俊的人,难免会面红耳赤。待我缓过神来时,他已将桌子上的合卺酒一饮而尽。放下杯子,眼睛直视着我说:“你可知,你以后要成为什么吗?”
我呆滞了,结结巴巴地说:“什、什么……志向?回太子殿下,妾身不过区区一介江南女子,并无什么志向。”
他朝我一笑,感觉全世界发出了光彩。
“我问的是,你可知,作为一个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你会怎么做呢?”他继而靠近了我一步,微笑着望着我。
我坚定答道:“家父曾告诫妾身,无违夫子,必敬必戒,此乃妾妇之道也。至妾成为皇后,必定会以贤德治后宫,不让太子失望。”
他满意地点点头,说:“其实我对你并无情意,不过我可以将你看作知己。如果你要待在我身边,必须得容纳我的一切。当然,我只会像丈夫对待妻子一样关心你、保护你。不过,我不会爱你。以后,就以太子和太子妃的身份,互帮互助。”
我亦点头,我本就是个明事理的女子,即便他不爱,我也是深深地爱着自己,我从不需要别人来爱和保护。我说:“殿下的心意妾身明白。作为太子妃,妾身定当守矩守法,管治后宫,以身作则。”
他听我说完,便没再说话了。不过是摇摇晃晃地倒在桌子上,一副十分疲惫的模样。我俩连洞房也没有,就只是凑合地睡了一夜。
从此之后,我恭恭敬敬地对他,努力的做好一个太子妃的本分。我告诉自己,即使那个男人不爱你,你也要爱你自己。而这东宫之中,陪我说话的只有我的婢女银娥。银娥待我很好,她从不敢怠慢与我。
“娘娘,身为太子妃,您和太子……有没有……”银娥一脸坏笑的问道。
“没有,一次也没有。”我漠然地答道,“
太子虽待我尊敬,却总也不是掏心的真情。这种感情,不要也罢。”其实,我想说的是,像他这样的人,生活在东宫,每日提心吊胆,也挺可怜的。即便身为他的妻子,我也这么说。
很快,一年又过去了。我此时已十九岁。
皇帝病薨,众太医也无力回天。不过皇帝死前,要求与故去的顾淑妃合葬。三月,太子登基,是为新帝,追封生母顾氏为太后,上谥号明昭,与先帝合葬御陵。而后下诏书封韩氏为后,也就是我。父亲被赠任职礼部尚书,辅佐陛下。
四月,我被戴上凤冠霞披,梳妆打扮成一国之母的装束,皇后的朝服华丽而又精致,很适合我的品好。我激动的不得了,待我走上朝时,陛下已经伸出手将我揽进怀中,嘴边喃喃地道:“你做的很好。”这是他第一次对我如此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