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一下自己的最大心率,如果实际值与220-年龄相差甚远,那区间设置当然不准确。我的实际值就和220-年龄相差11%
不用过于苛求什么最佳燃脂心率,每个人都不同,你不可能根据一个通用的划分标准就get到你的最大值。这种苛求反倒显示你对减肥有着一种过于急迫的功利心。急功近利是减肥第一大忌!
就算回到数字游戏上,处在燃脂心率区间时,来自脂肪供能的占比最大,比如50%,但这时单位时间耗能略低,比如是400大卡/小时,而在更高强度的有氧动力区间,假如脂肪功能占比已经降到40%,单位时间耗能500大卡/小时,如果都是跑了1小时,那么前者消耗脂肪400大卡×50%=200大卡,后者500×40%=200大卡,两者是一样的,但两者的总耗能是400:500。
在同样时间里,强度高的运动肯定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即使运动当时分解的不是脂肪,这份能量还是你自己提供的,身体早晚会去找脂肪要。
但是!!(敲黑板、划重点)运动强度越高,身体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性就越差,同时受伤的风险也越大。
选择减肥的运动方式,不是要找耗能效率最高的方式,而是要找你能一直做下去的方式。在耗能效率和可持续性(包含你是否真的对它感兴趣)要达到一种适合你的平衡点。
“最佳燃脂心率”这种噱头的真正有意义之处,在于可以让急迫的减肥新人们能慢下来、再慢一点。这就如同跑步中的MAF180大法一样,不用讲道理,慢下来就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