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陶瓷、木、青铜等材质制成的人形小像用来陪葬,称为“俑”,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的兵马俑。秦汉时期出土的陶俑几乎皆为汉人形象,其出土地点多见于陕西、河南、江苏、山东和四川等地,秦至西汉陶俑以陕西、江苏、河南等地为主,东汉时期的陶俑以四川最为多见。有趣的是,在汉晋时期,在远离北方胡人居住地的江南一带墓葬中,却出土过众多清一色的胡人瓷俑。这是为什么?
西晋 青瓷人物俑
▌“金菩萨”变青瓷俑
故事要从“金菩萨”出世说起。
1991年6月,萧山市文管会办公室接到一个举报电话,说萧山城南联华村的一个苗木场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两个“金菩萨”。考古人员知道,“金菩萨”不大可能,但应该是出了好东西。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却发现,现场已经被破坏了。据发现者,一名推土手回忆说:“当时开着推土机推着推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深坑,他停止了推土机,叫来工地负责人查探,工地负责人拿着一个梯子走下去,把里面的文物拿了上来……”
事实上,那是一个墓,墓顶被弄掉了,底下就空了。好在推土机工人及时踩了刹车,这些文物才得以面世。遗憾的是,墓被破坏了。最后考古人员只带回来四件文物:两个青瓷人物俑、一个青瓷塔式堆塑罐和一个青瓷盘。
一起出土的青瓷塔式堆塑罐
一起出土的青瓷盘
“金菩萨”变成了青瓷人物俑?这是因为青瓷人俑埋在土里埋的时间长了,全身都被黄土裹着,看起来是有点金黄色,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金菩萨”。
这对人物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服饰上的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是西晋的,同时出土的塔式堆塑罐也是那个年代的。1995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认定这对人物俑为一级文物,年代为距今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只维持了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西晋的首都是洛阳,东晋首都是建康(今天的南京),东晋与西晋的“东”“西”,正是指建康和洛阳的相对位置,洛阳偏西,建康偏东。
两件青瓷俑,一件为武士俑,一件为仕女俑:
▌武士俑高28.9厘米。头戴尖顶翻盖帽,后系带子。深目,隆鼻,嘴为两小圆洞,唇有翘须。胡人相。身着交领右衽袍。右手握剑,左手执盾。跪坐。胎体较厚,胎色青灰,俑中空,内呈红褐色。帽子翻盖内侧尖顶的两边有两个小孔,应为竖烧时的出气孔。通体施釉,色青黄。衣帽上饰有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
▌仕女俑高26厘米。头饰发髻,盘根错节。深目,隆鼻,小嘴。双耳带有珠状耳环。脸部丰满圆润,目光肃然。身着交领右衽袍。右手执一把长方形扇子,扇柄上下出头。跪坐,长袍着地,裹住双脚,左手怀抱一小孩,小孩头饰发髻,左臂抱一绣球。胎体较厚,色青灰,底心露胎处呈红褐色。俑身中空,发髻间有出气孔。通体施釉,色青黄。长袍及小孩衣服上均印有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
俑是人殉的替代品,人俑的制作一般都是墓主人在生前找人定制的,而非大批量的生产,所以很珍贵,一般一个墓就出土1-2件,如此大体型的西晋时期青瓷人物俑在国内更是找不到第二件了。两件人俑的服饰也大有学问,武士俑头戴胡人的“浑脱帽”,身着汉人的“袍”,正是汉中带胡,胡中有汉。侍女俑怀中的小孩,穿靿靴,有明显的胡人服饰特征。二俑面部刻画非常细腻,俑中、头部中空,耳部与帽沿等的对称小孔,是为了防止在焙烧时炸裂而做的出气孔,可见均出于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窑工之手,也是越窑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度的一个重要证据。
武士俑的帽子
侍女俑怀抱的婴儿与球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瓷胡人俑在汉代,因此也认为汉代是胡人俑的萌发时期。在全国范围来说,出土的胡人俑是为数极少的,而瓷质的胡人俑更为稀见。西晋瓷俑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越窑青瓷俑最为著名。
胡人俑的发现是一次意外,也因为这次意外,使它距离国宝仅一步之遥。这对俑曾多次出国展出,是国内最大的西晋青瓷人物俑。但因为是采集品,而非考古发掘得到,墓葬里并未发现纪年铭文等确实的纪年证据,因此只能屈尊,遗憾未列国宝之席。
▌胡人俑的谜团
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体现着古代文化交融,这从他们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的胡萝卜,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胡瓜,现在被称为黄瓜。“胡”原本是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称,后来通指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西晋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等等,由于西晋朝廷动荡,这些游牧部落纷纷内迁,也带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江南墓葬中胡人俑的发现,可见当时民族交融、文化大融合的影子。
地处江南的三国孙吴时提倡厚葬,孙权为显示对属下的厚爱,曾不惜采用人殉的野蛮形式。此外,史书上也有对“刻柏作木人,内冢中以为兵卫”的孙吴境内厚葬之风的记载。江南一带的六朝墓中也发现过众多俑和其它陪葬明器。
西晋 青瓷人物俑
▌“金菩萨”变青瓷俑
故事要从“金菩萨”出世说起。
1991年6月,萧山市文管会办公室接到一个举报电话,说萧山城南联华村的一个苗木场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两个“金菩萨”。考古人员知道,“金菩萨”不大可能,但应该是出了好东西。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却发现,现场已经被破坏了。据发现者,一名推土手回忆说:“当时开着推土机推着推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深坑,他停止了推土机,叫来工地负责人查探,工地负责人拿着一个梯子走下去,把里面的文物拿了上来……”
事实上,那是一个墓,墓顶被弄掉了,底下就空了。好在推土机工人及时踩了刹车,这些文物才得以面世。遗憾的是,墓被破坏了。最后考古人员只带回来四件文物:两个青瓷人物俑、一个青瓷塔式堆塑罐和一个青瓷盘。
一起出土的青瓷塔式堆塑罐
一起出土的青瓷盘
“金菩萨”变成了青瓷人物俑?这是因为青瓷人俑埋在土里埋的时间长了,全身都被黄土裹着,看起来是有点金黄色,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金菩萨”。
这对人物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服饰上的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是西晋的,同时出土的塔式堆塑罐也是那个年代的。1995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认定这对人物俑为一级文物,年代为距今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只维持了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西晋的首都是洛阳,东晋首都是建康(今天的南京),东晋与西晋的“东”“西”,正是指建康和洛阳的相对位置,洛阳偏西,建康偏东。
两件青瓷俑,一件为武士俑,一件为仕女俑:
▌武士俑高28.9厘米。头戴尖顶翻盖帽,后系带子。深目,隆鼻,嘴为两小圆洞,唇有翘须。胡人相。身着交领右衽袍。右手握剑,左手执盾。跪坐。胎体较厚,胎色青灰,俑中空,内呈红褐色。帽子翻盖内侧尖顶的两边有两个小孔,应为竖烧时的出气孔。通体施釉,色青黄。衣帽上饰有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
▌仕女俑高26厘米。头饰发髻,盘根错节。深目,隆鼻,小嘴。双耳带有珠状耳环。脸部丰满圆润,目光肃然。身着交领右衽袍。右手执一把长方形扇子,扇柄上下出头。跪坐,长袍着地,裹住双脚,左手怀抱一小孩,小孩头饰发髻,左臂抱一绣球。胎体较厚,色青灰,底心露胎处呈红褐色。俑身中空,发髻间有出气孔。通体施釉,色青黄。长袍及小孩衣服上均印有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
俑是人殉的替代品,人俑的制作一般都是墓主人在生前找人定制的,而非大批量的生产,所以很珍贵,一般一个墓就出土1-2件,如此大体型的西晋时期青瓷人物俑在国内更是找不到第二件了。两件人俑的服饰也大有学问,武士俑头戴胡人的“浑脱帽”,身着汉人的“袍”,正是汉中带胡,胡中有汉。侍女俑怀中的小孩,穿靿靴,有明显的胡人服饰特征。二俑面部刻画非常细腻,俑中、头部中空,耳部与帽沿等的对称小孔,是为了防止在焙烧时炸裂而做的出气孔,可见均出于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窑工之手,也是越窑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度的一个重要证据。
武士俑的帽子
侍女俑怀抱的婴儿与球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瓷胡人俑在汉代,因此也认为汉代是胡人俑的萌发时期。在全国范围来说,出土的胡人俑是为数极少的,而瓷质的胡人俑更为稀见。西晋瓷俑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越窑青瓷俑最为著名。
胡人俑的发现是一次意外,也因为这次意外,使它距离国宝仅一步之遥。这对俑曾多次出国展出,是国内最大的西晋青瓷人物俑。但因为是采集品,而非考古发掘得到,墓葬里并未发现纪年铭文等确实的纪年证据,因此只能屈尊,遗憾未列国宝之席。
▌胡人俑的谜团
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体现着古代文化交融,这从他们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的胡萝卜,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胡瓜,现在被称为黄瓜。“胡”原本是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称,后来通指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西晋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等等,由于西晋朝廷动荡,这些游牧部落纷纷内迁,也带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江南墓葬中胡人俑的发现,可见当时民族交融、文化大融合的影子。
地处江南的三国孙吴时提倡厚葬,孙权为显示对属下的厚爱,曾不惜采用人殉的野蛮形式。此外,史书上也有对“刻柏作木人,内冢中以为兵卫”的孙吴境内厚葬之风的记载。江南一带的六朝墓中也发现过众多俑和其它陪葬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