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吧 关注:3,863贴子:35,828

季老,您让我记住了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季老先生,您走了。
您走了,我才开始想,走了的季老您都让我记住了些什么?
我不是您那个圈子里的人。我掉进13亿中,用您的话说“一无意义二无价值”。识字不多,胆子不大,从来没有一亩三分地,命中只有油盐酱醋茶。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走了的季老您能让我记住些什么。
您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可我连今天的简体汉字都认不齐全;您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可我面对那些真真假假的史书完全丧失免疫功能;您是著名的东方学家,可我根本不知道西方也就完全无从认识东方;您是著名的翻译家,可我现在上百度说汉语都十分结巴,我又怎么去欣赏您横贯中西融会古今的语言天赋;您是著名的佛学家,可是大慈大悲的佛们永远被祭供在高高的经坛之上,我却作为人整天都为人间烟火瞎忙;您是著名的作家,可是中国的著名作家以及著名的作品太多了,我满脑袋都长上眼睛也读不过来。
加上您一直都很沉默。沉默就意味着让人忘却。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记住您,那是您的弟子在一个十分风光的讲坛上反复说,他的老师是谁他老师的老师又是谁的时候。本该记住您,却被您的弟子吓得记性全无—一个人能搬出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老师,这个人足以让广大俗世凡人望而却步,连同他那足可以用“伟大”二字来形容的老师。我是被您的弟子吓得把您也给记不住了。
可是,在我油盐酱醋的人间烟火里,我不经意间记住了您的“季荷”。如果我没有记错,您的“季荷”来自洪湖;洪湖里古老而沉默的莲子,在您古老而沉默的期盼中开出了别样的红花。
可是,在我油盐酱醋的人间烟火里,我不经意间记住了您对wenge的后知后觉,如果我没有记错,很多和您一样的读书人在wenge后可是大大地“先知先觉”了一把,虽然他们中间有的人其实是wenge中的幸运儿。
可是,在我油盐酱醋的人间烟火里,我不经意间记住了您摆脱“大师”高帽子之后的神清气爽,如果我没有记错,学界里倒腾“大师”的场面,甚至已经可以用甚嚣尘上登峰造极来形容了。
可是,在我油盐酱醋的人间烟火里,我十分刻意地记住了您为学生看行李的事情。我把这件事刻在了我的心中。在我心中,有一个很不惹眼的满身土气的邻家大爷,在中国最高学府的角落里为一个新入学的毛头小伙子看守着一堆七零八落,他学贯中西,才高八斗,贵为上层,尊为国宝。
季老先生,您走了。中国还会有名牌大学校长甚至普通大学校长为毛头小伙子们打一回偶尔的下手吗?!
季老先生,您走了。我告诉我自己,不懂得您的学问不要紧,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会记住您做人最真的那点点滴滴。
季老先生,一路走好!



1楼2009-07-12 21:41回复
    DDDDDDDDDD


    2楼2009-07-12 22:21
    回复
      • 125.65.216.*
      顶你!


      3楼2009-07-12 22:30
      回复
        做人学季老,不学“CNN”!


        4楼2009-07-13 01:36
        回复
          • 119.96.221.*


          6楼2009-07-13 08:12
          回复
            顶起


            7楼2009-07-13 08:51
            回复
              • 114.216.127.*
              顶起


              8楼2009-07-13 09:09
              回复
                • 120.8.80.*
                我94的季老一路走好


                9楼2009-07-13 09:14
                回复
                  • 122.157.97.*
                  中国的重理轻文严重性让人可悲~
                  前几天吴大观院士不幸去世,中央《新闻联播》大幅度几天的报道而季老的辞世却只字未提
                  我们的主流媒体为什么就不能大幅度宣传下季老这样的国宝级大师,一个人的贡献不仅仅应该局限于物质方面。
                  季老这样的人品不知道感化了多少的文人也更成为了多少人的人生追求
                  这样的一位人物没有理由不去纪念他让世代人们记住它~


                  10楼2009-07-13 09:21
                  回复
                    • 222.215.102.*
                    季老还是思想家。可现在,浮华让思想沉底了。季老,愿您在天堂自由自在地思想。


                    11楼2009-07-13 10:35
                    回复
                      • 222.175.92.*
                      第一次与季老相识,是通过中学课外阅读课本上那篇《赋得永久的悔》。那篇文章我看了无数遍。就是因为那篇文章,我一直珍藏着那本书。每次翻开那本书,也是因为再次想重温一下季老带给我的启迪。虽然老人家幼年生活艰辛,但文章无处不体现着亲情的温暖,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我第一次看到并深深记住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也是重感情,尤其重亲情的人,这句话更加深了我对亲情的认识。所以大学毕业以后我毅然回到家乡,回到家人身旁,不想再有季老那样的永久的悔。季老是国学泰斗,是古文字学家、思想家、翻译家,是北大副校长,但季老又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到“三辞荣誉”,希望把他头上的桂冠都摘掉;普通到能给一个刚踏进北大校门的毛头小伙子看两个小时的行李;普通到就像邻居家一位和善慈祥的老爷爷。纠缠老人一生的悔竟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句话确实给了我一个震撼。试想你我每天都在想什么?想如何功成名就,如何光宗耀祖,如何让别人记住我们的名字,对吧?所以我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一些个小有名气的人更是飞扬跋扈,动不动就摆大谱,耍大牌,唯恐大家看不见他。而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季老呢,最大的愿望竟是守在故乡,守在母亲身旁。何谓成功,何谓幸福,怕是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考量了吧!
                      低调如斯,平凡如斯却又非凡如斯,伟大如斯,越是希望我们忘记他的人,在我们心中活的越是长久!
                      不提他在古文字研究以及思想界、翻译界及文学、历史方面的成就了吧,我连中国话还没怎么说顺溜的人,无法理解季老如何做到精通12国语言,并且对消失千年的堪称世界上语法最复杂的古文字的研究做出的贡献。季老的一篇小散文《赋得永久的悔》所带给我的认识和思考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季老走了,但他对学术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将与世长存,他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文化瑰宝将与世长存,他的名字以及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将与世长存!


                      12楼2009-07-13 10:45
                      回复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13楼2009-07-13 12:54
                        回复
                          • 117.136.9.*


                          14楼2009-07-13 13:53
                          回复


                            15楼2009-07-13 19:44
                            回复
                              • 60.211.31.*
                              力顶~~


                              16楼2009-07-13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