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吧 关注:204贴子:1,069
  • 1回复贴,共1

养生知识大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记住:睡觉儿是保养第1要素。睡觉儿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中医养生知识由于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论是中医或者西医.由于一切的病都是不准确的因产生不准确的果.不准确的因不除,不准确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留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实际上上下团结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 准确的观念远比非常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切掉缝合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准确的观念,你就会有准确的决定,你就会有准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儿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诚恳心、没有搅扰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觉悟的境界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中医养生知识健康的身体是人小时刻起就具足的;人的健康情形的调节是靠人的身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得病现象中医养生知识是人的身体在调节、彻底收拾身体垃圾时所表示的现象,是人的身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示出的情形,所以应该把她们当成正常的机体机能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得病的时刻,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稳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顺畅的经络(含有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中医养生知识足够的食品+胆汁+不可以缺不多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深度睡眠(这个时刻大脑绝对不工作,由植物神经器官主导)+令称呼心的生存习惯。
9 顺畅的经络需求:没有搅扰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没有搅扰心,因此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止需求“增收(增加气血)”,也需求“节支(减少血气的耗损)”。
11 过度地增加食品不止不会增加血气,并且会变成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她们彻底收拾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品是原材料,加工有经验是有限的,而食品是无限的,所以食品的数目必须得到控制。
12 合适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的身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以少的。
13 人的身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求更多的血气来扫除殆尽她们,但人的血气由于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朽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顺畅;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值,还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中医养生知识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有经验。但这需求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辩白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性情着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的生存最高的享用。
16 对于一个有宿病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处所介绍的填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露出来。所以训练技能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显露出来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刻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中医养生知识以尽量加快度过这个一段时间。
17 人违反了保养法则,虽不相同定会立刻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遇。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反了交通规则,不相同定会发买卖外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维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保养有帮助呢?实际上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提升,骄傲使人滞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维持“虚灵”的情形,才能常常维持清醒,维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品.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中医养生知识不会有多余的食品来实目放游离的"虚火"损害到你体内的内脏器官.这个"虚火"反过来会耗损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的生存病,大部分数是吃喝不节的原故.
20 俗话说“灵巧的主意动不动,计留心来”。这个“机”字假设能真正领悟透了,那末你的悟性就总算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实际上就是在指点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掀开。这个“机”,有时刻https://www.szsncw.cn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液体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现象爆炸一样。记住,另外的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里原因。
21 实际上,中医养生知识很多真正的发觉和创造,所需求的不是所说的系统的书本儿知识;正好相反,一个没有受过无论什么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象。
21 人的生存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搅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3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反感喜好。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4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觉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绝对可引起病。以贪之不能,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原因。
25 凡人欲求长命,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6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体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7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难过肾。相火旺,真阳耗,
28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消耗亏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29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令人震惊的效验。
30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顺畅但气不充足。中医养生知识表示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由于他气不绝对可以气化食品,而产生了相火(也阶唛火),随着经络在体内里战争穿,哪里通走哪里,碰到一个地方阻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些药物就会立刻发发生效劳力。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安身。表示在表面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觉就是大病,并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发发生效劳力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1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无论什么物质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物质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方法引发大事。机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物质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露出来,人韭眸入理解“病” 的恶性循环之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了还原健康这个良性循环之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中医养生知识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上,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天然着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保养,保养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保养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军衔养心。看独自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还不如观气,观气还不如观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心情稳定法,为卫生第1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里反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 寒气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反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护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反抗力,如气足神旺,没孔厚密,不易进入了境内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恼怒。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苦的人能勤快俭省,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护卫力富,则精气神之反抗力弱。护卫力弱,则反抗力强。
35 大病初愈,切合实际防止理发洗足沐洗
36 故求长命无病,常强肉体。欲强肉体,中医养生知识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不接受搅扰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消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没有好处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没有边际,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没有限量寿者。
39 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反感喜好得病,消化不好,营养不充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充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里互相关联,动不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心情稳定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中医养生知识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充足可以填充,已足可以提升。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智,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灵敏,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能志,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 人在得病的时刻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刻一定要平安顺受,让心稳定。之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还原。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里急躁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全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 子时睡不着,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可以以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索考虑,此最消耗精神力。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合实际防止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的生存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绝对可以阻碍一切工作。
47 人的生存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中医养生知识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身体受损。挽救之法,在消除得诀。而消除要诀有二:第1寻其根,其根留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捏助其消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以求速。因脾气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以贪多,贪则无恒心而脾气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以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陈说内里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不但可以养好,况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担保长命。由于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有经验,不是空言的安抚。二、相信不用医疗药品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天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搅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一个病是怎么样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后悔失掉了时间和工作,专心绝对一样,否则又迟延了。
51 稳当没有不安休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体和精神一齐放下,中医养生知识自己全身如溶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天然,心也不许它用一些力,一块儿念便是用力量了。把心安在脚掌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进步,天然全身气血顺利通畅。
52 修行要诀:寂照照寂 切合实际防止用力量 成佛作祖 无他隐蔽的事。具体要求:不许无论什么部分用一些气力,含有念头、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没想到。此是惟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于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长那呼吸自但是平,似乎好象不由口鼻内出纳,而全身八万四千没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产生的心归本位。所说的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3 为了保养而死的,占非常之三。到终点怎么回事?中医养生知识是由于太珍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袋,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受骗,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反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保养,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由于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保养,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末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由于这个,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而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54 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儿三更午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保养的大忌。含有一些所说的的名医也是这样。还有,她们的心量也是过分计较计较,试提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医人呢?
56 别贪那一个小便宜,人屎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中医养生知识。贪,患得患失会造成人得心脏病。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天然的表示。
57 不要天天儿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8 人在气不充足的时刻,不可以以认识不清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假设是由于血不充足,就需求先补血,由于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假设是由于淤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9 环境对人保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中医养生知识在空气清爽新鲜的远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由于远山老林中的精深微妙物质(负离子)融合贯通过人在放松物质情形下的深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的身体内里,因此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些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止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个人生命体的每个汗没孔都是可以呼吸的,并且正是她们吸取着天和地的精华。
60 人在松静的情形下,慢慢深深呼吸就能体验认识领会到上下团结天和地精深微妙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儿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和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没孔吸收天和地的精深微妙之气。这大致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和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IP属地:广东1楼2019-04-11 17:51回复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论是中医或者西医.由于一切的病都是不准确的因产生不准确的果.不准确的因不除,不准确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留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实际上上下团结动物是一样的,http://www.fssgzw.com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IP属地:广东2楼2020-12-19 0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