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刊登了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成的,一项液体活检新技术对肝癌进行早筛的研究成果,能在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中发现早期肝癌,该成果是癌症早筛领域的重大进展。
目前,在肝癌的早期筛查阶段,传统的检测方法是血清甲胎蛋白(AFP)配合B超检查,该方法灵敏度为60%左右,特异性为80%-90%, 特别是对没有肝病史、以及无症状人群的肝癌检出率较低。
该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cfDNA基因突变联合蛋白标志物的液体活检方法—HCCscreen,在331例甲胎蛋白和B超正常的无症状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筛查:检测到24例阳性样本,并在6-8个月的追踪随访中发现了4例肝癌(均为小于75px的早期肝癌),由于发现早,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而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而在同一随访时段对剩余307例检测阴性者的追踪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例肝癌发生,在此研究队列中实现了100%的灵敏度、94%的特异性和17%的阳性预测值。
目前,在肝癌的早期筛查阶段,传统的检测方法是血清甲胎蛋白(AFP)配合B超检查,该方法灵敏度为60%左右,特异性为80%-90%, 特别是对没有肝病史、以及无症状人群的肝癌检出率较低。
该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cfDNA基因突变联合蛋白标志物的液体活检方法—HCCscreen,在331例甲胎蛋白和B超正常的无症状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筛查:检测到24例阳性样本,并在6-8个月的追踪随访中发现了4例肝癌(均为小于75px的早期肝癌),由于发现早,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而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而在同一随访时段对剩余307例检测阴性者的追踪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例肝癌发生,在此研究队列中实现了100%的灵敏度、94%的特异性和17%的阳性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