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200贴子:1,259,559

刘邦项羽都屠过城,为何只揪着项羽不放说是屠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邦项羽都屠过城,为何只揪着项羽不放说是屠夫?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5-25 20:24回复
    刘邦项羽都屠过城,为何只揪着项羽屠城说事,冠以屠夫之名,加以贬低,而对刘邦屠城视而不见集体健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5-25 20:25
    回复
      1.“南攻颍阳,屠之”。“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高祖本纪》暨《秦始皇本纪》
      2.从攻项籍,屠煮枣。 屠胡陵。——《樊郦滕灌列传》
      3. 击陈豨,屠马邑。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绛侯周勃世家》
      4.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韩信卢绾列传》
      5.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项羽本纪》
      6.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汉纪》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5-25 20:26
      回复
        从项梁月余,项羽已拔襄城还。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项梁号武信君。居数月,北攻亢父,救东阿,破秦军。齐军归,楚独追北,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史记高祖本纪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5-25 20:30
        回复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西过高阳。郦食其(谓)[为]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南攻颍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史记高祖本纪》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5-25 20:30
          回复
            第一次屠城是和项羽一起干的,所以说项羽屠城的,刘邦得带上一份,第二次屠城可是刘邦自己干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5-25 20:31
            收起回复
              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5-25 20:34
              回复
                武关可是仅次于函谷关的第二大关口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5-25 20:36
                回复
                  刘邦集团其他成员的屠城:
                  樊哙的屠城:
                  1 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2. 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周勃的屠城:
                  3. 击陈豨,屠马邑——《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4.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柴武的屠城
                  5.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贾、周殷、英布的屠城:
                  6.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7.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25 20:44
                  收起回复
                    7.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8.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周勃的屠城:
                    9.击陈豨,屠马邑——《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10.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柴武的屠城
                    11.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贾、周殷、英布的屠城:
                    12.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5-25 21:00
                    回复
                      所以说因为史书中有记载,不能因为项羽有记载屠城就是真的,而刘邦有记载屠城就是假的。关于司马迁对屠城一词的用法上,司马迁对于项羽屠城之事用的多是“坑之”“皆坑之”“多所残灭”一些词,而对刘邦以及刘邦部下屠城却一直都是用“屠”这一个字,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像某些双标一样说因为司马迁偏爱刘邦呢?反正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汉朝黑刘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25 21:04
                      收起回复
                        这贴要好好保留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5-25 21:07
                        收起回复
                          有些黑还不只喜欢拿项羽屠城说事,添油加醋,制作伪史料的也有,这点刘邦粉就做到非常好说白了那些黑子不就是嫉妒,心理不平衡……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好像没有一个胜利者能被失败者压住的。而且史籍记载项羽的黑点有些却是刘汉史为了抹黑他,才套到他身上的。24史只有史记与汉书是朝代没结束就成书的,西汉东汉都一直在改史记,只会是有利于刘汉的,而往负面写项羽的。刘季粉却一贯颠倒黑白。由此能看出,刘季粉就善于双标和歪曲编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5-25 21:10
                          收起回复
                            后世给他贴个流氓标签其实已经无形中在掩盖了他的恶行,他对伦理传统的破坏,对思想文化的扼杀,对民众抽血般的剥削凌辱,岂止是无赖那么简单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5-25 21:43
                            回复
                              后世整个不痛不痒的流氓形象,已经无形中淡化了他曾经的恶行,实际上他带来的恶劣影响,哪里是无赖二字可以说明得了,对伦理传统的破坏,对思想文化的扼杀,对百姓尊严与辛劳的剥夺,想想都触目惊心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5-25 21: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