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5贴子:6
  • 0回复贴,共1

山东济南长清卢傒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炎帝苗裔,太公后昆,誉满齐鲁,名贯古今。以王父字为氏,谥曰敬仲【1】;自号白兔先生,人称国舅【2】。官拜上卿,历经四代君主【3】;食采于卢,繁衍千万子孙。
傒公之德,高山仰止。轻利益,识大体,尽忠心,顾全局。殚精竭虑,逝而后已。百姓兜土筑墓【4】,奕世讴歌颂扬。
傒公之智,轶群绝类。施计诛除叛逆【5】,妥善拥立新君。乾时之战【6】,胸有成竹,采取迂回术,截断敌军途。
傒公之功,赫然无量。执掌军政,统领外交。安鲁定盟【7】,士民感戴。联合管鲍【8】,辅佐桓公。修政强国,称霸诸侯。
嗣胤承继懿范,俊彦贤才辈出。同舟共济,亲如手足。追远永怀祖恩,启后不忘宗训。宏馆巍巍昭故城,淄水悠悠映崇丘。凤引九雏,时和岁丰,中华圆梦,卢族复兴!
注释:
【1】《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一说高傒字敬仲。
【2】因为傒公之妹是齐襄公的夫人,所以当时人们常称公为国舅。
【3】齐僖公、齐襄公、齐桓公、齐孝公。
【4】据说,高傒墓是当年老百姓自发用衣服兜土堆起来的。
【5】高傒等诛杀公孙无知。
【6】鲁庄公为助公子纠争位,领兵攻齐。齐、鲁两军在临淄以西的乾时(今淄博桓台)相遇,齐君以逸待劳,大败鲁军。
【7】齐桓公二十七年冬,高傒接受派遣,率领三千将士到达鲁国,协助鲁国修复鹿门之城,巩固国防,且帮助其确立了鲁僖公的君位。
【8】管仲和鲍叔牙。

齐国傒公生前部份活动记述
周廷规定,周王及列国侯长子为储君、太子,从次子开始称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太子及公子一般15岁结婚。傒公在朝时叫官名—高傒,在家时叫乳名—卢傒。傒公是天下卢氏开基祖。
周王赐齐文公次子公子高之孙起,袭祖号并世袭齐国正卿。正卿之则为守国大臣、监国大臣。齐侯御驾亲征时,正卿就得留守国家,还要负责齐国宗庙事务,包括皇族的婚姻嫁娶等等。
雍廪曰:“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
东郭牙曰:“敬仲虽疾恶如仇,然为国自贬,当不靳也,吾力能必之。”遂以雍廪之谋,告于高傒,高傒许诺。即命东郭牙往连、管二家致意,俱如期而至。高傒执觯言曰:“先君行多失德,老夫日虞国之丧亡。今幸大夫援立新君,老夫亦获守家庙,向因老病,不与朝班,今幸贱体稍康,特治一酌,以报私恩,兼以子孙为托。”连称与管至父谦让不已。高傒命将重门紧闭:“今日饮酒,不尽欢不已。”预戒阍人:“勿通外信,直待城中举火,方来传报。”却说雍廪怀匕首直叩宫门,见了无知,奏言:“公子纠率领鲁兵,旦晚将至,幸早图应敌之计。”无知问:“国舅何在?”雍廪曰:“国舅与管大夫郊饮未回,百官俱集朝中,专候主公议事。”无知信之,方出朝堂,尚未坐定,诸大夫一拥而前,雍廪自后刺之,血流公座,登时气绝。计无知为君,才一月余耳,哀哉!连夫人闻变,自缢于宫中。
当时雍廪教人于朝外放起一股狼烟,烟透九霄。高傒正欲款客,忽闻门外传板,报说:“外厢举火。”高傒即便起身,往内而走。
周惠王五年,陈宣公疑公子御寇谋叛,杀之。公子完,字敬仲,乃厉公之子,与御寇相善,惧诛奔齐,齐桓公拜为工正。一日,桓公就敬仲家饮酒甚乐,天色已晚,索烛尽欢,敬仲辞曰:“臣止卜昼,未卜夜,不敢继以烛也。”桓公曰:“敬仲有礼哉!”赞叹而去。桓公以敬仲为贤,使食采于田,是为田氏之祖。是年,鲁庄公为图婚之事,会齐大夫高傒于防地。
遂以期年之后,与高傒申订前约,请自如齐,行纳币之礼。齐桓公亦以鲁丧未终,请缓其期。直至惠王七年,其议始定,以秋为吉。时庄公在位二十四年,年已三十有七岁矣。
齐桓公谓仲孙湫曰:“今鲁国无君,取之如何?”仲孙湫曰:“鲁,秉礼之国,虽遭弑乱,一时之变,人心未忘周公,不可取也。况公子申明习国事,季友有戡乱之才,必能安集众庶,不如因而守之。”桓公曰:“诺。” 乃命上卿高傒,率南阳甲士三千人。吩咐高傒相机而动:“公子申果堪主社稷,即当扶立为君,以修邻好。不然,便可并兼其地。”
高傒领命而行,来至鲁国,恰好公子申、季友亦到。高傒见公子申相貌端庄,议论条理,心中十分敬重,遂与季友定计,拥立公子申为君,是为僖公(按中国历史纪年表,此为公元前659年)。使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季友使公子奚斯,随高傒至齐,谢齐侯定国之功,一面使人如莒,要假手莒人以戮庆父,啖以重赂。 从《中国历史纪年表》可推高傒公年纪有多大
傒公曾王父、齐文公,公元前815年即位;傒公伯王父(公子高长兄)、齐成公,公元前803年即位;傒公从伯父(公孙癸受从兄)、齐庄公,公元前794年即位;傒公二从兄、齐釐公,公元前730年即位;即傒公二从兄是晚年即位,可推齐釐公生于公元前794年,傒公生于公元前780年,而傒公晚至公元前659年,还有活动记录,因此,傒公最少寿命有122岁。


1楼2019-05-28 00: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