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榆生吧 关注:37贴子:895
  • 4回复贴,共1

龙榆生的词学成就及其特色 张宏生、张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 世纪是词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产生了为学界所公认的三大宗师,即夏承焘、唐圭璋和龙榆生。其中前二人的成就,世人知之已稔,而龙榆生其人其学,则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至今仍受到忽视,因而本文试作论述如次,以引起人们对龙氏学术成就的进一步关注。
一、学词经历
  龙沐勋(1902—1966)字榆生,晚年以字行,号忍寒、箨公等,江西万载人。学术史上卓然名家大多早慧,龙榆生亦不例外。他自幼在父亲龙赓言督责下熟读经史及《文选》、杜诗。十馀岁时写《苏武牧羊赋》,便有“发馀几何,齿落八九”的警句,为时人所称。1921 年赴武昌随黄季刚学习音韵文字。黄季刚虽为小学大师,也素喜赋诗填词,曾批点《梦窗四稿》相赠。是为龙榆生学词之始。
  1924 年至 1928 年,龙榆生因同门张馥哉的介绍,到厦门集美中学任教。其间,结识了当时执教于厦门大学国文系的著名诗人陈衍(石遗),并拜其为师。陈衍是近代诗学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其《近代诗抄》和《石遗室诗话》以其对诗坛的了解和内行的评价,成为时人非常重视的诗学文献,也奠定了其诗坛领袖的地位,曾被誉为同光体之魁(陈衍。石遗边诗话续编卷3[M]。第84条。陈衍诗论合集[M].584.)。青年龙榆生以石遗为师,一开始即进入了当时诗坛的主流。在集美时,龙榆生也大量阅读了哲学、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的著作,并学习日语。这是他一生中除在家乡潜心读书外,又一段极其重要的系统学习时间。
  1928 年,龙榆生因陈石遗的介绍,到上海暨南大学教书,结识了当时蛰居沪滨的陈散原、朱彊村、郑孝胥、王病山、程十发、张元济、高梦旦、李拔可、夏敬观等前辈学人,因其好学不倦而深受赏识。夏敬观特赋《豫章行》长诗相赠(豫章行。一名赠万载龙榆生[M]。夏敬观。忍古楼诗卷十二[M]。),朱彊村更是“一见叹赏。”(夏敬观。风雨龙吟室词序。忍寒词卷首[M]。龙榆生 1948 年自印线装本。又见同声月刊.2卷8期[M].1942.)十几年后,龙榆生回忆那段优游从学的岁月时说:“我最喜亲近的,要算散原、彊村二老。……我因为在暨南教词的关系,后来兴趣就渐渐转向词学那一方面去,和彊村先生的关系,也就日见密切起来。……我总是趁着星期之暇,跑到他的上海寓所里,去向他求教,有时替他代任校勘之役,俨然自家子弟一般。……他替我扬誉,替我指示研究的方针,叫我不致自误误人。这是我终身不敢忘的。”(龙沐勋。苜蓿生涯过廿年[J]。古今。半月刊.1943,(22).25-26.)朱祖谋(1857—1931),原名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归安(今属浙江)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历官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广东学政。其词从碧山入,又学苏轼、吴文英,终以成其大,是公认的清季词坛大宗师。校刊《彊村丛书》,享誉学界,学者以为集千年词学之大成。朱氏平生不喜抗颜为人师,而独对龙榆生青眼有加,临终时,曾以生平所用校词双砚赠给龙榆生,并谆谆叮嘱:“吾未竟之业,子其为我了之。”(龙榆生。跋彊村晚岁词稿[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520,518-519.)名画家吴湖帆诸人曾为绘《彊村授砚图》,一时名动海内。龙榆生随朱氏学词具体而微,据其本人介绍:“(朱彊村)先生晚岁以校刊唐、五代、宋、金、元人词为专业,每一种成,必再三覆勘,期归至当,复就心赏所及,细加标识,其关捩所在,恒以双圈密点表出之。虽不轻着评语,而金针于焉暗度。予于此学略有领会,所得于先生手校词集者为多。”(龙榆生。跋彊村晚岁词稿[A]。龙谕生词学论文集[C].520,518-519.)在朱祖谋的引导下,龙榆生的学业日益精进,从此走上了专研词学之路,同时也终身服膺彊村词学,堪称朱氏的嫡派传人。
  从龙榆生的治学经历看,他广从名师,博专结合,眼界开阔,目标专一,所以才成就了词学研究的杰出事业


IP属地:四川1楼2019-06-20 07:27回复
    二、词学成就
      龙榆生于 1934 年 4 月发表《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正式界定词学内涵,并提出词学研究的八个方面。他在图谱之学、音律之学、词韵之学、词史之学、校勘之学这五项清代传统词学成就的基础之上,又提出声调之学、批评之学、目录之学三个有待于开拓的领域,这是当年引导词学界前进方向的一篇宏文,而龙榆生本人毕生治词,范围也不出乎此。今从四方面加以评述。
    1、整理词籍,创办词刊
      晚清以来,词籍的校勘整理蔚为大观。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朱彊村《彊村丛书》、吴昌绶《双照楼景刊宋元明本词》皆广搜博采,其中尤以《彊村丛书》细大不捐,成就斐然。然《彊村丛书》收罗词籍仅至元代,按照朱彊村的思路,必然要顺着时代而下,校辑整理明清两代词。当时朱的友人况周颐辑有《历代词人考鉴》,也至元代为止,因明词无多,难以继续。况的门人武进赵尊岳(叔雍)继承其师事业,自 1924 年起搜辑明词,并立志于完成明词汇刊。(赵尊岳。明词汇刊卷首[M]。出版说明。)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由叶恭绰提议、朱彊村任总纂,于 1929 年在上海成立了《清词钞》编纂处。龙榆生以最年少的学人得以参与此事,见到了许多罕见的清代词集。因为这层渊源,龙榆生一生校词主要集中在清代,而且是从晚清近代词入手,上溯至清初的。
      1931 年 12 月 30 日,朱祖谋逝世。卒前以遗稿及生平校词朱墨双砚相授,并吩咐曰:“吾未竟之业,子其为我了之。”龙榆生秉承遗命,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仍孜孜不倦,躲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一个地下室里,费了几个月的工夫,校辑刊印了《彊村遗书》。《遗书》分内外两编,内编是朱彊村生前已经写定的稿件,包括《云谣集杂曲子》一卷,《词蓟》一卷,《梦窗词集》(四校定本)一卷,《沧海遗音集》十三卷及《彊村语业》三卷、《彊村弃稿》一卷;外编是龙榆生所辑录者,包括《彊村词剩稿》二卷、《彊村集外词》一卷。此外,还收辑附录有《归安埭溪朱氏世系》、朱祖谋《行状》、《墓志铭》及《彊村校词图题咏》一卷,保存了朱彊村及其友人沈曾植、裴韵珊、李孟符、夏孙桐、曾习经、曹元忠、王国维、张尔田、陈洵等词学活动的大量珍贵文献,可与《彊村丛书》相辅相成,前后辉映。
      1933 年至 1936 年,龙榆生在叶恭绰等人资助下,创办《词学季刊》,前后共出版十一期,后因抗战爆发而不得不停刊。这是第一份词学专门刊物,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份,内容分论述、专著、遗著、辑佚、词录、图画、佥载、通讯、杂缀等九项,受到了整个词学界的广泛支持。就作者而言,除已逝的朱祖谋、郑文焯、况周颐诸人外,还有吴梅、夏敬观、叶恭绰、冒广生、张尔田、易大庵、邵瑞彭、王易、赵尊岳、夏承焘、唐圭璋、俞平伯、詹安泰、卢冀野、缪钺等,几乎囊括当时词学界所有中坚力量。这份刊物,广泛团结词界同仁,促进词学交流,保存词学文献,有力地促进了词学研究的系统性、规模化。而且龙榆生本人必定于每期刊物上撰写一篇论文,倡导风气。叶恭绰称其“主持东南风会”(叶恭绰。广箧中词[M]。“龙沐勋”条评语。见附录。评论资料。),就是指《词学季刊》所取得的影响而言的。这一阶段,龙榆生校辑整理了今释澹归《遍行堂集词》、劳纺《织文词稿》及《彊村老人评词》、《大鹤山人词话》等,皆刊于《词学季刊》。
      1940 年至 1945 年,龙榆生寓居白下,生活较以前稳定,便开始倾全力于词学事业。完成了《重校集评云起轩词》,并计划校刻《沧海遗音续集》。文廷式是江西萍乡人,与龙榆生父亲龙赓言系同榜进士。所著《云起轩词》规模苏辛,气度豪迈,在清末异军突起,别树一帜。其词学理论与龙榆生相仿佛,故龙榆生孜孜为其整理遗稿。龙榆生还整理出版了文廷式的其它著作如《纯常子枝语》等,当时钱仲联撰《文廷式年谱》,资料上就得到了龙榆生的大力资助。《沧海遗音续集》是承《彊村遗书》中《沧海遗音集》而来,是将《沧海遗音集》十一位作者中仍在世的几位如张尔田、夏孙桐、陈曾寿、陈洵的新作词集加以校辑出版。《续集》后仅能完成张尔田的《遁庵乐府》,而夏孙桐的《悔龛词续》、陈曾寿的《旧月簃词》续稿、陈洵的《海绡词》卷三等未能及时刊行,因为龙榆生当时已身陷囹圄。
      同时,龙榆生在南京创办了《同声月刊》,该刊编辑体例类同于《词学季刊》,但内容不限于词。由于社会政治环境大异,稿件来源及水准已远不如前。但在龙榆生苦心经营之下,仍有不少名家如冒广生、夏敬观、俞陛云、张尔田等坚持为之撰稿,不仅如此,《同声月刊》仍注意联系同仁,开展学术讨论,如组织张尔田、吴眉孙、夏承焘、施则敬等讨论四声问题,都是至今仍有价值的名篇佳构。(《同声月刊》1卷6号、7号、8号、11号及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M].1941)《同声月刊》在当时特殊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联系了诗词学界,今天我们要了解四十年代前期的诗词界学术状况,基本上要依赖于它。
      解放后,龙榆生校订了朱敦儒的《樵歌》和《苏门四学士词》。《苏门四学士词》1957 年 8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四种三册。此集的出版,非但在于利用善本校勘,富有版本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龙榆生调动了自己的词学体验,丰富了对词的标点。正如他自己所说:“宋人词在句读上也常有些出入,不能像后来订词律的弄得那么死。这里面确有不少养料,惟在读者善于吸收而已。”(校订苏门四学士词弁言[M]豫章黄先生词卷首。)这是读苏门四学士词,在其它版本上所无法得到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词学家对词的深刻体会。
      龙榆生校订的词集,除《苏门四学士词》与他本人的词学理论、趣味相关外,其馀基本都在为老辈词家整理遗稿,保存文献。直到晚年,他仍挂念箧中师友遗制,谋求以任何形式公诸于世。(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M]。 1964 年 6 月 17 日云:“昨得榆生函,谓赵叔雍有《词集提要》手稿十数巨册在彼处,谓数十年精力所萃,有愿整理,以公诸世之言词者。不论用任何名义皆所乐从,可削其姓名,亦不必言所自。”)龙榆生的这些活动,在中国现代词学史,乃至学术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榆生论词有云:“近代词学之昌明,在宋、元名家词集之重刊公布。自临桂王氏之《四印斋所刻词》、归安朱氏之《彊村丛书》先后行世,而词林乃有校勘之学,善本日出,作者遂多。”(龙榆生。陈海绡先生之词学[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485)考察龙榆生本人的词学活动,可以看到,他正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词学建设中的这一传统,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必须放在这一背景中才能看得更为清楚。至于他创办《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诸刊,把现代意义上的批评引入词学研究,并培养一大批词学研究者,推动了现代词学建设,那就不是晚清诸老所能限制的了。


    IP属地:四川2楼2019-06-20 07:27
    回复
      2、推源溯流,发覆阐微
        从 1933 年起,龙榆生在《词学季刊》上连续发表长篇论文,一改过去评点论词的形式。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当代词学研究的学科建设。这一时期,龙榆生对词的起源、词的发展、词的创作、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而重点放在唐宋词。撰有《词体之演进》(1933 年)、《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1935 年)、《清真词叙论》(1935 年)、《漱玉词叙论》(1936 年)、《南唐二主词叙论》(1936 年)等。
        龙榆生自幼喜读《史记·刺客列传》,由于气质相近,故在词中尤嗜苏辛词派,曾先后撰写《苏辛词派之渊源流变》(1932 年)、《苏门四学士词》(1934 年)、《东坡乐府综论》(1935 年)等论文。自明人倡豪放、婉约之说后,对于苏词风格,学者多以豪放目之,而龙榆生则认为应以王鹏运拈出的“清雄”二字来概括。(龙榆生。东坡乐府综论[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258.)他高度评价苏辛一派在词史上的地位,认为词至苏轼,发生一大转变,其特点则在破除狭隘的观念与音律的束缚,使词的内容渐趋丰富,体势益见恢张。(龙榆生。两宋词风转变论[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243.)而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不可动摇的地位,则至辛弃疾才完成。(苏辛词派之渊源流变[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268.这个观点直至其晚年依然坚持。试谈辛弃疾词(1957年)。龙榆生词学论文集.359. 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1957年)。龙榆生词学论文集.227.)
        龙榆生还认为常州词派之所以不能臻于极诣,就是因为仅知稼轩之沉着痛快,而未理会东坡的蕴藉空灵。近世词学不为常州派所囿,是因为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都很推崇苏词。(东坡乐府综论[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264.)这些观点是龙榆生对整个词史、韵文史做了综合考察之后得出的(他在 1935 年出版有《中国韵文史》),同时也是对清代词学加以反省之后得出的。清代常州词派自张惠言兄弟发其轫,至周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周济撰有《宋四家词选》一书,认为“清真,集大成者也。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旨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置秾挚。是为四家,领袖一代;馀子荦荦,以方附庸”。进而提出学词要“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返清真之浑化”。(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A] 尹志腾。清人选评词集三种[C].205.)此论一出,影响学界甚大,但晚近词坛领袖朱祖谋却提出异见,“对于止庵退苏进辛之说,稍致不满,且以碧山与于四家领袖之列,亦觉轻重不伦,乃益致力于东坡,辅以方回(贺铸)、白石(姜夔),别选《宋词三百首》,示学者以轨范,虽隐然以周(清真》、吴(梦窗)为主,而不偏不倚,视周氏之《四家词选》,尤为博大精深,用能于常州之外,别树一帜焉”。(龙榆生。晚近词风之转变[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382.)龙榆生继承师说,也指出:“止庵标举四家,领袖一代。……既袭前人宗派之说,以自建一系统,复示学者以修习次第,规矩步骤,昭晰可寻,乐苑一灯,非偶然也。独其抑苏而进辛,退姜、张而进王、吴,又将北宋诸公,转隶四家之下,未免本末倒置,轩轾任情。”(龙榆生。论常州词派[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398.)这些就使得龙榆生在论述苏、辛诸人时,站得比较高。他对苏辛词派的渊源、发展、演变以及具体作家风格特色的把握,直到今日仍有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
        1940 年以后,龙榆生论词多转向清代。在此之前,他已写有《清季四大词人》(1930 年)、《彊村本事词》(1933 年)等,以其亲见亲闻记载了晚清诸大家的词学活动,表彰他们的功绩。这些文章因资料翔实可靠而至今仍经常被人引用。三十年代中期,龙榆生开始着手《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的编撰,以期世人对清词有全局的了解。他研治清词基于两种考虑。一是为当代词学研究及词的创作提供借鉴,二是为保存晚近词学资料。前者撰有《晚近词风之转变》(1941 年)、《论常州词派》(1941 年)等,后者撰有《陈海绡先生之词学》(1942 年)等。龙榆生对清词的研究,既有师承,又有个人的体会,不乏真知灼见。如其《论常州词派》一文,从常州词派的由来、宗旨,谈到常州词派的拓展,特别是论及近代,自周济之后,常州词风“由江南而移植于燕都,更由燕都人广播于岭表”,经过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诸人校勘词集,提倡梦窗等,“常派词风由南而北,俨然为声家之正统焉”。辨析细致,议论深切,为清理清代词史给出了清楚的脉络。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和一般学者往往只注意常州词派的理论不同,他密切结合该派的创作去讨论,并通过反省其创作得失,指出向上一路。如他在讨论了常州词派的弊端之后,开出了这样的药方:“今欲救常州末派之弊,允宜折衷浙、常两派及晚近谭、朱诸家之说,小令并崇温、韦,辅以二主、正中、二晏、永叔;长调则于北宋取耆卿、少游、东坡、清真、方回,南宋取稼轩、白石、梦窗、碧山、玉田。以此十八家者,为倚声之轨范,又特就各家之源流正变,导学者以从入之途,不侈言尊体以漓真,不专崇技巧以炫俗。庶几涵濡深厚,清气往来,重振雅音,当非难事矣。”这都反映出龙榆生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所具有的见解。词兴于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而又复兴于清。对于清词,由于“五四”所造成的断裂,虽然学者往往心知其意,但远远没有展开研究。龙榆生是在现代学术的层面上较早对清词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对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龙榆生对作品极富感受力,他撰写的词学论述是他同时代人中最为出色的,且影响深远。1934 年 10 月,他发表了《两宋词风转变论》,夏承焘读后评道:“榆生一文,论宋词作风转变,甚深而鬯。榆生长于推论,予则用力于考证。”(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M].1934.)“长于推论”一语,确实抓住了龙榆生论词的特色。又如其《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为清理宋代词史,首先谈到晚唐五代词风的特色及其对北宋初年词风的影响,以见宋词兴盛的文体传承,然后把柳永和苏轼之间的词风不同看成两种不同的创作追求和取向,进而揭示豪放和婉约作为北宋词坛两个流派的意义。至于南宋词坛,仍然是两种思潮,即苏辛词派和白石词风,其他作家皆得其一体。这是宋词发展的一篇简史,思路开阔,文笔清省,作者多方面的学养使得行文过程中有着亲切的体认,是由创作实际而来的理论总结。至于希望从周、姜一派探求词的艺术性和音乐性,从苏、辛一派探索词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以为现代创作提供借鉴,则是作者的写作动机,也可看出时代的影响。


      IP属地:四川3楼2019-06-20 07:29
      回复
        4、重视普及,意在提高
          龙榆生毕生治词,不仅面广思精,而且深入浅出。况且,他常年任教于大中学校,面对青年学子,授业解惑,很能了解一般初学者的特点。所以,在大力从事著述的同时,他也费了不少力气从事普及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概论,二是选本。前者包括《词学十讲》、《词曲概论》,二者均系由讲义整理而成,所撰文全部是龙氏本人几十年研词心得,故能深入浅出,有系统地启迪后学。后者包括《唐宋名家词选》(1934 年)、《唐五代宋词选》(1937 年)、《近三百年名家词选》(1956 年);其中尤以《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二书广为流传,深受词学者所爱。历年销售已达数百万册。


        IP属地:四川4楼2019-06-20 07:41
        回复
          三、馀论:几点思考
            龙榆生的治词历程和词学成就已如上述,总结其经验,反思其方法,对今天的词学研究不无稗益。
            第一,学养深厚。词虽是专门之学,但治学却不能止于词。我们所研究的词史上的对象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要深入理解他们,就不能不对他们所赖以成就的资源有所掌握,因而对中国学术文化中的许多重要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涉猎或研究。再者,词之为学,虽可独立,却又有赖于多学科的合成。即如探讨词律,涉及音韵,探讨声调,涉及音乐;探讨词事,涉及史学。……这正如大海上的冰山,浮出海面的仅有十分之一。龙榆生在词学上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也是和他在传统国学的许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如随黄季刚治小学——分不开的。治词如果就词言词,难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二,整体意识。词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治词者或有专攻,但不容偏废。龙榆生治词,涉猎很广。有词谱、词律、词调研究,有词史研究,有词学批评研究,有词学文献研究,有断代词研究,有专家词研究……他几乎穷尽了词学的一切领域,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而又融会贯通,互相补充。这样,就真正突出了词的“上不似诗,下不类曲”的特点,并把这一特性贯串于任何一个部类的探讨之中。在龙榆生笔下,“深”是在“通”的前提下而存在的。后世有些学者治词,往往执其一端,急于掘进,未免隔靴搔痒;而仅仅把词置于文学史的层面,也影响了对其深度和广度的突破。凡此,均可从龙氏治词历程中得到启发。
            第三,知行结合。在中国古代,无论从事何种文体的批评,知和行几乎都是密不可分的,理论家断无不会创作之理。理论之提出,乃是理论家通过对前代遗产的把握以及自己创作的体会,才得出的看法。理论家本身的创作和其所提出的意境不一定完全吻合,如严羽即是。但个人的创作经验足以刺激其理论思考,这是肯定的。从词学批评来看,陈廷焯撰《白雨斋词话》,提出“沉郁说”,以为词中最高境界。他不仅广泛探讨词史上的大家、名家之作,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经常引述自己的词作,或述心得,或谈不足,以见这一境界的未易遽达。他是在中国古代词学批评史上,把知和行、理论和创作结合得非常密切、而且表现得非常明确的学者之一。龙榆生也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他早年即嗜词,一生不废吟咏,1948 年曾刊《忍寒词》行世,今存诗词达一千馀首,堪称一代作手。另外,一度致力于歌词创作的经历,也使他对词的音乐本质体会极深,故能深切了解这一音韵格律之学。这些,都在他治词的过程中或隐或显地体现出来了。可是,这一传统现在却有中断的趋势,搞理论的人不懂或不会创作,已经成为习见的现象。虽有识之士为之呼吁,但改观不大。反思龙榆生的治词方法,或许会对这一问题能有所警醒。
            (此论文初刊于《文教资料》1999 年第 5 期,后经作者修改,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


          IP属地:四川5楼2019-06-20 07: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