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瓜农土气,有人对这个职业不屑一顾…在人们对这个群体用不同的看法,对这个群体众说纷纭的时候,他们却在炎热的夏日里,为我们送来绿色的甘甜。
今天,天气在持续了很久的高温之后,难得“开恩”,虽然说还是夏日炎炎但也已经算是“仁慈”了许多。于是下午,我在街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
瓜农们普遍都说瓜卖的情况还是比较可以的,但是由于持续的高温还是对生意有着不小的影响。为了便于卖瓜,他们都“吃住不离瓜车”,睡觉时都是铺个凉席,在地上打一夜地铺来将就。夏日的高温,交通的吵闹以及蚊虫的叮咬,这样的睡眠别说是跟本谈不上高质量,连入睡都是问题。但是,一天的疲劳与汗水,也是那么容易让他们进入梦乡。看着叔叔叮的一身是包,我的心里也不禁有几分难过。
然而,问过看了报纸的瓜农,他们知道前些日子,那个想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瓜王”时,也不禁有些佩服。同行中的精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也更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有着不平凡的光辉。
在一所小学门口,采访到了一位小学教师,他认为瓜农进城对瓜农是件好事情。因为炎热的夏天,市民身体随着汗液的流失,急需维生素向体内补充。市民们在夏天对水果的渴求量不小,瓜农从市郊来到城市,方便了我们的购买。对瓜农本身,在偏远的郊区收益不好,在市区内的市场也比较大。瓜农进城利了己同使也利了人,可谓各有所获。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虽然说在以前瓜农的进城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乱扔瓜皮等),但是经过政府统一的规划,制定了一定的措施,比如有了专门的定点销售。这些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另一位阿姨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瓜农实施更好的规划。因为瓜农进城所带来的一些交通问题也曾经给市民们带来过困扰与不便。“都是为了生存嘛。”阿姨很大度的语气,话里满含着对瓜农的宽容与体谅,也说明了自己的这些困扰的谅解。
瓜农进城有利有弊,市民们很相信也很希望政府能够更好的保障与维护消费者和瓜农双方的利益。因为市民希望在消费中得到实惠,同时,也希望瓜农这一群体能够有着好的收益,好的成果,不要在不经意间影响市容。
一位学生小市民则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希望瓜农进城,得到更多的农业利润。但是带来的街道占用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统一的管理,及早的解决。最好开辟一片地方,类似“西瓜一条街”“西瓜市场”等。
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中年的瓜农阿姨很失望的告诉我,她的前两车瓜卖的还算比较快,但是后来的生意却十分冷清。其实她也知道,现在的许多市民在夏日由于单位福利的原因,职工通常都有发放的西瓜,也就很少有人上街去理会他们的西瓜了。
她失望的眼睛望着天空,那神情仿佛在说,同样是职业,同样品尝着劳动的艰辛,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用不屑地目光刺伤我们,对我们嗤之以鼻呢?
一天的劳累,让我用我的眼睛和心看到了这个群体的不易,也看到了善良的市民们对前景的期待。我也会认真地思索那个瓜农阿姨的眼光,那眼光,让我更加深刻的铭记——去感恩那些在夏天里为我们带来绿色甘甜的使者,虽然,我们和他们之间,也许并没有发生所谓“生意”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