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吧 关注:74,947贴子:4,763,407
  • 19回复贴,共1

三议某地村民跪地拜神求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到9102年,还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由于旱灾搞一套跪地拜神求雨,应当是一出让人足以愕然的现实荒唐剧。吧里有人据此有点借“古"讽“今时”,立马有人就蹦出来说:我们农民真的那么傻?种地不知道浇水?浇水不知道修水利?”对这样的说法,我对此是嗤之以鼻的。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首先是并没有人说农民傻,所以在这里就不要自己树一个靶子,作为逻辑推导的起点后,进行批驳。至于后面将新中国在解放后,在农村大修水利工程,与“郑国修水沟,李冰垒堤坝,杨光都挖过大运河”相提并论,我觉得是有人一方面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概念,也缺乏对前代兴修水利工程一个足够客观的态度。


1楼2019-07-05 21:25回复
    农民当然不傻,相反涉及到自身利益,是极其精明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更是人之常情,我想对此谁也不会有多大的分歧。不过,也许部分农民朦朦胧胧的知道浇水需要修水利,但是,有这个朦胧的意识,要想实现修建水利目标,对于解放前的中国,压根就不是一个能在全国普遍推广开来的事业。


    3楼2019-07-05 21:27
    回复
      首先,我们从工具角度分析。在解放前中国,在缺乏大型建设工具的情况下,某地需要兴修一套水利工程,往往是通过简单劳动力累加来完成的。因此征发徭役就成为必然选项。尤其是当历史越往前推,就越依赖徭役。在缺乏大型工具下,征发而来的农民,使用的是不超过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工具进行,对农民而言,是非常沉重的。但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征发徭役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既包括徭役时间限度也包括征发徭役人数的限制),超过一定限度,一定会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最终导致社会动荡。因此,我们会经常会看到,在古代中国,某地修建水利工程,往往是选择在农闲时节进行,就是为了避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其次,当一项水利工程不能给征发而来的农民给予直接利益时,建设效率是非常低的。这是一件很显然易见的事情。当一大群征发而来的农民集合在一起,共同进行一项公共工程时,组织能力和后勤供给能力就非常重要,而对于解放前中国,这两种能力恰恰是相当稀缺的能力。在很多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征发而来的劳动力,不仅需要贡献劳动力,还要自备粮食,更是要受到所谓监工在人身上的伤害。这就加重了修建水利工程的困难程度。
      第三,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这本身就是属于一项公共工程,带有强烈的公共性,但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在各自为战的小农社会中,公共性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缺乏的东西。在缺乏公共性下,进行公共工程建设下,就只好通过挥舞国家暴力,迫使农民们在刀剑、或是监狱威胁下修建水利工程。典型的事例就是秦代大型工程,往往是大量刑徒为主力。
      第四,对于秦代以后的古代中国,在各地兴修的一批水利工程,大部分是由某个具有一定水平的地方主官,出面组织的,这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偶然性,不是地方政府具有的普遍性行为。要是某个官员在某地任官,能修建一套水利工程,只要成功了,往往是少不了一个”的赞誉。因此这类水利工程,往往是规模不是很大,也局限于一地。但我们也因此看到,自秦汉以下的古代中国,除了隋代大运河这种以举国之力修建的大型工程,几乎没有记入以科普为导向的现当代教材的水利工程。能够进入现当代教材的水利工程,大部分是我国封建社会前半期完成的,后世主要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维修。
      第五,当然也有地方自发修建的水利工程,但极少,而且规模极小(这点我可以拿我老家在解放前与解放后修建的水利工程拍照给大家看)。这类水利工程往往是有一个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强有力的同姓宗族为核心才能成事。如果某地同姓宗族还有几个,那他们反而会争夺水资源,进行宗族械斗,打得头破血流。这点在闽广一带在解放前尤为普遍。


      4楼2019-07-05 21:27
      收起回复
        新中国修建的水利工程,特别是沟渠硬化是到温首辅在台上才开始普遍推广。在此之前,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大堤,不少是没有怎么用水泥,因而到在持续三十多年后,就已经不堪重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浇筑水泥。但这主要是毛时代本身就是缺乏水泥。一介上将,作为司令员,需要水泥修一个篮球场,都还要向当时台省打报告,甚至要单独向老毛恳求才可以有水泥可用。


        6楼2019-07-05 21:44
        收起回复
          我不知道你们那里什么情况,但是我们这里,无论是水库还是水渠还是民生、铁路、国防工程,都没少用水泥,别说当官的,就是水库区搬迁的农户,家里有点能力的,也不缺水泥盖房子。虽然那些水泥可能质量差点,但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没有人为破坏的地方,现在依旧能保持完好,我没有看到有多么稀缺。
          当年毛水利,家里的老人也是出过力的,有同族就在库区整村搬迁的,甚至因为工期紧(姑且这么说,给彼此留个脸),祖坟都没迁出来,至今都是等水位落下去后去拜祭。
          他们并不以那个年代为荣,同样,也不认为那个时代有多好。只能说,不如曳尾涂中,相忘于江湖。
          毛的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去评说,我只能说,我所见所闻,并不能让我如你那般视毛为伟人。


          IP属地:山东7楼2019-07-05 22:34
          收起回复
            水泥压根就不是本帖子所述的重点。本帖子论述的重点是从封建社会角度否定这样的一种观点:拿着郑国渠、都江堰和大运河这类上过历史教材的水利工程,就说毛时代水利工程不突出。在共和国刚建立的前三十年,特别是在70年代前,各种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属于稀缺物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来进行,但正由于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因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兴修水利从古代中国一个局部发生的事件,才能成为一个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工程。
            至于毛泽东的伟大,不好意思,我作为一个唯物论者,作为一名科学社会主义者,压根就没有兴趣与某些人进行讨论。何况有缺陷的战士,依然是战士,至于其他嗡嗡叫的,哦,那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8楼2019-07-05 23:11
            回复
              我觉得在吕梁那种地方一个月不下雨,真的没办法,农村的水利设施也就水窖吧,除此之外没别的了,除非人工降雨。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06 00:46
              收起回复
                求雨这种迷信行为也有舒缓焦虑情绪的作用。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7-06 12:19
                回复
                  待老夫去尿一尿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7-07 18:13
                  回复
                    拜神求雨也是要钱的啊……
                    真旱到要死了,哪还有这幺蛾子……


                    IP属地:上海13楼2019-07-07 22:30
                    回复
                      我也老家山西 这地方一月不下雨很正常以前也是这样 当地有水利设施 但水是要钱的 现在这大环境能上热点都能搞钱 我估摸着这两天能免费或低价用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7-08 12:39
                      回复
                        求雨。。。跟那些抢着烧头香999 9999之类的不一球样
                        越落后越愚昧 越愚昧越落后
                        科学太难 是为少数的聪明人准备的
                        大多数人还是般科半玄
                        更少一部分就是极端的制杖了


                        15楼2019-07-08 17:20
                        回复
                          水利建设的前提是“水”,而不是“建设”,为什么不在沙漠里建水坝来改善环境呢?不是没钱,而是没水!古人今人不一样,古人修了多少水利工程,但久旱无雨,不一样傻眼。对于求雨这种事,应该更多的是同情,不应该去批判,人家不是急红眼,会去求雨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7-14 1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