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是罗马人吧 关注:25贴子:1,101
  • 2回复贴,共1

光绪六年,午门值班护军殴打太监李三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癸巳。谕内阁。午门直班护军殴打太监一案。曾谕令刑部内务府府详细审办。现据讯明定拟具奏。此案护军玉淋等于太监李三顺奉使赍送物件。竟有拦阻殴打情事。已属荒谬。该衙门拟以玉淋从重发往吉林充当苦差。祥幅从重发往驻防当差。觉罗忠禾从重折圈三年。并将岳林请旨交部议处。自系照例办理。惟此次李三顺赍送赏件。于该护军等盘查拦阻时。业经告知奉有懿旨。仍敢抗违不遵。藐法已极。若非格外严办。不足以惩儆。玉淋、祥幅。均著革去护军。销除本身旗档。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遇赦不赦。忠禾著革去护军。改为圈禁五年。均著照拟枷号加责。护军统领岳林。著再交部严加议处。至禁门理宜严肃。嗣后仍当实力稽查。不得因玉淋等藐抗获罪。稍形懈弛。懔之


IP属地:北京1楼2019-07-07 21:37回复
    皇权社会的荒唐事总是像春天的野草一茬一茬冒出来。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派太监李三顺为妹妹家送东西,违例直出午门,值班守门的护军不肯放行。李三顺回见慈禧,撒谎说他被护军殴打。慈禧当时有病在休息,立即派人请慈安太后来寝宫,商议怎样办理此案,并说,不杀护军,自己不愿再活下去。慈安下旨将此案交刑部会同内务府审办,并面谕刑部尚书潘祖荫,一定要杀掉护军。此案在当时备受朝野关注,尽管大家都觉得朝廷处理不当,但无人敢在太后盛怒时进谏。有清一代的名臣、时任工部尚书的翁同龢虽在日记中说,“貂瑾之弊,往往起于刑狱,大臣无风骨,事势渐严”,却也不敢站出来说话。陈宝琛在详细了解案情之后,上疏力争,说如果护军获罪,则“此后凡遇太监出入,但据口称奉有中旨,概即放行,再不敢详细盘查,以别其真伪,是有护军与无护军同,有门禁与无门禁同”,并引述嘉庆年间太监将盗贼延入宫内、乾隆年间太监盗窃库银的旧事,指出“此辈阉寺,岂尽驯良”,千万不可开其骄横之渐。慈禧觉得陈宝琛说得很有道理,只好给护军减刑,并将李三顺交慎刑司打三十板,了结此案。旨下,翁同龢又在日记中这样写,“前日庶子陈宝琛……有封事争此”,感到自己“大臣失职”,“既憾且愧”。


    IP属地:北京2楼2019-07-07 21:37
    回复
      光绪六年慈禧大病一场,迁延至光绪八年才算痊愈,午门案对慈禧来说大概是很有些老娘尚未如何如何,尔等已然如何如何之感,所以大张挞伐,不过陈宝琛说的实在是在理,慈禧也没有糊涂到昏聩的程度。


      IP属地:北京3楼2019-07-07 2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