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吧 关注:14,410贴子:348,780
  • 2回复贴,共1

《牧恩——不起眼的古王国简史》杰弗斯特学士所著论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牧恩,古意为“湿润之地”,牧恩人是昂格民族的其中一支,他们随着古老的大南迁来到了如今的牧恩,并在此地建立起海蒂堡地区最古老的城市。牧恩城为中心的四百二十五里涅尔地区,即是如今的牧恩地区,在当时,这大致也同古牧恩王国的疆域相吻合。
古牧恩王国在被海蒂堡征服前,至少经历了整整两百年之久的变迁,但显然牧恩诸王们并未留下太大的名堂,除了在抵御北边的北路蛮人颇有建树外。让我们将目光看向最古老的牧恩王——“剿灭者”迪利恩,相传这位样貌奇特的君王经过数十年征伐,成功剿灭了牧恩境内的所有北路蛮人部族,建立了古王国。
传说他手段残忍,发动了许多场针对北路蛮人的大屠杀,不少学者将之痛斥为“残忍的同胞屠杀者”。此处不得不需要阐明一点,不少所谓的学者显然都是知识水平有限,尽管昂格瑞尔地区的许多民族的确同宗同源,但北路蛮人实际上与昂格人关系不大,他们的故乡位于拉格纳尔王国的北境一带。所以切记不要在半桶水的情况给历史人物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此乃大不敬,若真要评说,也要根据历史事实。当然,有一点显然是不可辩驳的,那就是迪利恩王的确是一名热爱屠杀的残暴之人,尤其是对于北方佬而言。
迪利恩兴许是有可取之处的,可惜历史并未留下太多记载,但根据王表所述,他牢牢坐了五十年王位,这对于开国者而言已实属不易。所以我认为,他至少是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
暂且不论迪利恩,我们来看看古王国第二位君王——“禁欲者”加拉利恩。加拉利恩与迪利恩的关系并不明了,许多人认为是长孙,我们那位开国之王迪利恩显然是一个欲望强大的男人,史料中说他留下了“无法用具体数字记载的子嗣”,如今我们再去研究加拉利恩究竟来自其中的哪一支,实在是不太可能,而且也浪费时间。
先来看看“禁欲者”的生平,这位君王常年深居于宫廷,未有婚育,也鲜少有外出,据说他穷尽一生时间去进行所谓的“试炼”,这倒是与如今的教廷苦修派有所相似。加拉利恩与其父(亦或是其祖父)截然不同的是,他似乎痛恨战争,在位的十年间,古王国一切的大型对外战争似乎都停止了。对此有些学者曾提出是北路蛮人已经不再对牧恩造成威胁,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谬论,三岁小孩都知道北路蛮人对海蒂堡北部的威胁从未停止。
事实上加拉利恩的确抵御了几场来自被北方的入侵,虽然他自己并未亲自来到战场,但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古王国军依然轻松获胜,之后他则宽恕了敌人,并未像先王一样索要沉重的“战败者税金”。这几场外战规模过小,影响不大。
“禁欲者”主要的成就还是在内政方面,比如说给予境内北路蛮人公民权的怀柔政策,这个怀柔政策是具有先进性的,尤其对居住在牧恩境内的北路蛮人而言,可谓一份丰厚的馈赠。同时,一系列鼓励境内北方人迁往牧恩城周边居住的举措,也极大地促进了两个民族在血脉上的融合,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矛盾,此招的确高明。为何牧恩的北地入侵情况较为缓和?自然是因为如今的牧恩人大多是有着北方人血统的,这当然要归功于加拉利恩。
加拉利恩还建立了名为铁盔议会的摄政议会,成员皆为王室成员或与王室缔结姻亲的家族族长组成,议会主要负责协助国王管理政务,专门处理一些财政事务,必要时会担任起集体摄政者的职能,在国王突然驾崩时,议会还有权自王室成员中选举出新王。这是“禁欲者”所留下的最大的政治成就,在那个年代有如此先进的思维,去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属实是极具先见之明的。
除此之外,他还开启了对牧恩城城墙的建设,这个浩大的工程将持续到“老王”巴塞逝世,总计一百年之久。
在“禁欲者”统治的第十年,连续三场宫廷政变都差点要了他的命,而加拉利恩不仅没对造反者予以镇压,反而认为是自己的“修炼”不够,才致使上天降下惩罚。于是,在某天夜里,“禁欲者”加拉利恩挥刀自宫,希望以此来惩戒自己,以求上天停止惩罚。宫廷政变的确停下了,因为他在当晚便因失血过多而驾崩,牧恩如今所流行的一句用于调侃男性的那活儿不够雄伟时的俚语——“加拉利恩的大长刀”,便是由这个历史事件衍生。
在加拉利恩颇为荒诞的“自杀”身亡后,兴许也得益于他所建立的铁盔议会,王国并未有太大的混乱,议会很快选择出了一位新的君王——珀尔多。
珀尔多常在一些现代剧作者的作品中与加拉利恩的自杀扯上关联,也许事实的确如此?毕竟加拉利恩的死亡实在是太过于离奇。“禁欲者”没有子嗣,他一驾崩的话,王位传于他弟弟的儿子珀尔多,似乎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个年代的议会想必也不会另辟蹊径,毕竟王权依旧占据主流。
更重要的是,正值壮年的珀尔多的确获选的几率最大,看看他的竞争者们,要么是孩童便是妇孺。这样看来,新王的确是加拉利恩离奇自杀后的最大受益者,不过我这么一分析倒是有些过于阴谋论和结果论了。
莫以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揣测古人,尤其是“禁欲者”这样的人。
珀尔多的统治年代很短,相比前两位君王,只有短短的五年。他并未留下太多显著的功绩,除了在几场对抗北路蛮人的战役中所取得的胜利外,更多时间里,他还在主持着牧恩城墙的修缮。
珀尔多是病逝的,他之后的己任君王都是中规中矩,任内并无大事。前九世纪末,古王国即将迎来她的鼎盛时期,“老王”巴塞即位了。这位在《海辛莱德史诗》中有登场的年迈君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还是一位并不算愚蠢的统治者,他缔造了许多伟业,杀了许多人,统治古王国长达九十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怪物”。
有些学者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老王”巴塞实质上是由这九十年内数位名为巴塞的君王组合而成的一个虚拟形象,他的诸多功业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这样的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牧恩人与海蒂堡人不同,他们对同名是相当忌讳的,君王之间自然更不必说了。且与海蒂堡王国那一大堆“亚瑟”和“理查”不同,牧恩的王表本就更加简短,且其中并没有一任君王是重名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巴塞多人说”不太可信。
且来看看“老王”的功业。
不论他与海辛莱德的师徒关系,只论他的政治成就,也称得上英明了。早期的城市水渠修缮、人头税的改革、征兵制的细化、民众选举权的普及、铁盔议会的完善、内阁的组建,以及外城墙的建设完成,这其中每一个似乎都能拿出来大说特说,此处便取一个民众选举权吧。
所谓民众选举,与后来的选举,压根不是一回事,现代有些政客非要将巴塞立为“民主之父”也真是有够可笑的。牧恩城的民众,实质上就是带有家族姓氏的公民,即那个年代的贵族,选举权的普及,其实就是给予贵族们选举王位的权利,和现代民主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说这个政治成就就一无是处吗?当然不能这么说,至少在每个城邦都实行一家独传的王政的时代,巴塞此举可以说的上是非常先进的。当然相比同年的海蒂堡还要差些,那时候海蒂堡的民主事业可谓是真正触及到了平民,但也不能这么比,即便不是第一,第二也有其价值。
巴塞更为著名的成就还是在战争上,作为海蒂王政时代唯一一位深入北路蛮人的领地进行征伐的君王,这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他在“冰鹿城之战”与北路之王的对决,也是艺术家们钟爱的题材。
伟大的巴塞王,率领旗下仅存的五百名士兵,在暴雪之中深入冰鹿城,那是北路蛮人在牧恩北部最大的据点。他手握板斧,于夜晚月光的照耀下煦煦生辉,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与守城的蛮人对决,而他则肚子找到了北路之王斯达戈.猎鸦。两位君王独战至天明,待周围的士兵悉数倒下时,只有他们两人还在战斗着,最后,巴塞的板斧劈碎了斯达戈德头。
“冰鹿城之战”的记载或许如今看来的确太过于戏剧化,但不可否认,那是昂格人对北路蛮人所取得的第一场伟大胜利。
“老王”站立于冰鹿城的城头,高举牧恩城的战旗,呼唤着疾驰而来的牧恩援军。最后他们一把火烧掉了冰鹿城,之后数十年,北路蛮人不敢再进犯牧恩。
关于古王国简史,到此处便暂时告一段落了,若有空我会补齐接下来的古王国衰败期,且看我是否还能回到海蒂堡吧。
在下为埃洛克.穆斯,杰弗斯特的学士同僚。因杰弗斯特学士已在“血鸦之战”中不幸遇害,接下来的内容将由我来续写。
却说荣华富贵终有尽时,人间尚有家系无百世之理,王国亦然。对于牧恩古王国而言,其寿命已至黄昏之年,在经历了巴塞王统治下的繁华后,也势必迎来衰败了。
巴塞有三子,皆为有能之人,其中最勇武者为“赤燕”华伦、最明智者为康德里尔、最善良者为“金发的”赫利斯坦。
“赤燕”华伦,乃巴塞王长子,亦是其最为喜爱的孩子,这位华伦王身高八尺,肩膀宽阔,手握千斤重的战锤,是一位能够以一挡千的勇将,曾在“冰鹿城之战”中率军前去救援自己的父亲。康德里尔,乃巴塞王次子,康德里尔王体格精瘦,身高中等,据说他样貌平凡但双眸总是隐含着光辉,兄长率军援救父亲时,他负责治理牧恩城。最后的赫利斯坦,为巴塞王幼子,他样貌英俊,对演奏竖琴尤为擅长,是那个年代最有名气的吟游歌手,同时他不乏英勇,曾立下过不少战功。若三人有强有弱,那么尚且还能选出新王,也许王国亦不至于衰败,但此三人却势均力敌,谁也不愿臣服于谁。
这便使巴塞王为调节三兄弟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将牧恩城乃至整个牧恩一分为三,城东交予次子康德里尔,城西交予幼子赫利斯坦,中部则交予长子华伦。即便如此,临终前他还在劝诫兄弟三人,在有外敌到来时定要通力合作。可团结一致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都实在是太难了,巴塞王刚刚寿终正寝,三位王子便纷纷戴上了王冠,并都向其他两人寄去了一封最后通牒,大意便是要自己的兄弟们臣服于自己。
“牧恩内战”打响了。“赤燕”华伦先行对康德里尔发动了进攻,由于牧恩城本身被划定了区域,一分为三,所谓的“内战”自然也都是在城中进行。战争于自家的城市内打响,这是何其愚蠢啊,古王国会灭亡,不得不说也是情理之中。
却说这康德里尔向来以制定出色的战略而闻名,他运用计谋挫败了兄长的数次进攻,还与幼弟“金发的”赫利斯坦结为同盟,一同对“赤燕”发起大反攻。康德里尔的确是个出色的战略家和外交家,他的许多存世书籍,即便在如今来看也是充满了可参考性。
回说“赤燕”华伦,以他当时的军力,那场进攻原本将是万无一失的,没想到却在康德里尔的一番周旋下瞬间逆转,原本实力最强的他反而陷入了劣势。地缘问题或许是华伦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巴塞王的城邦划分中,“赤燕”华伦所处的地域是最广阔的、最富饶的城邦中心地区,虽然这一定程度让他成为了最具正统性的一位君王,但也使他不得不同时面对东西两侧的夹击。
为了应对两位弟弟,华伦王做出了一系列愚蠢至极的行径,即指派士兵对东西两城的粮仓和外城墙进行破坏,或招来黑堡的巫师,让他们释放出灼热的大火,严重破坏了东西两城的城市。
康德里尔与赫利斯坦的领地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当赫利斯坦试图以同样的手段回击哥哥时,康德里尔说了这番话去劝诫他“不可为了争夺权力,而去摧毁牧恩的未来”。康德里尔说过这句话吗?如今不可考,尽管许多人不愿相信那个时代的人会有这样的道德观,但我时愿意相信的。
赫利斯坦并不领情,也许是因为康德里尔劝诫了他,也许是因为别的理由,总之,他都雇来了杀手,将自己的亲生兄长刺死于床榻。他也许原本还想借此取得东西两城的控制权,不料却适得其反,康德里尔残党不愿接受他的统治,与康德里尔较为亲近的华伦更是怒火中烧,冲突愈演愈烈列,战争甚至因此而持续了整个冬季。人们不事生产,而是在城邦中厮杀,加之粮仓与外城墙被毁,如今的牧恩,已经是满目疮痍。
这时,海蒂堡的君王挥师北上,大军攻打牧恩城,称得上是势如破竹。海蒂堡人终结了这场可笑的“内战”,同时也断送了古王国的统治。


IP属地:海南1楼2019-07-11 19: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