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期目录:
中级品酒师系列课程第一章—葡萄酒的储存与侍酒
中级品酒师系列第二章—葡萄酒的品尝与评价
不同类型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葡萄酒的挥发性很强,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其品质
所以适宜饮用的温度也会很大程度上决定酒的口感
颜色越浅的葡萄酒,喝的温度要低一些,颜色浅的大多是一些白葡萄酒的。偏中性的葡萄酒,香气很弱,所以我们要突出不是多浓郁,多复杂,我们要的是一个平衡清爽的口感,温度越低,酸度越愉悦,喝起来口感就会更好,温度太高了,酒精味就会压过来,就会打乱酒的结构感
颜色深的一般都是偏饱满的葡萄酒,这样的葡萄酒香气非常容易挥发,所以要温度高一些,这样散发的会更浓郁和持久,酒精也不回轻易的盖过果香
白葡萄酒:建议饮用温度是10°C-13°C,特别简单的轻酒体的白葡萄酒,还可以在低一些,10°C以下也可以,在夏天喝一些轻酒体酒,一定需要一个冰桶,我们的室温往往达不到要求,从冰箱或者酒柜里拿出来,我们一般也不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喝完,所以就会慢慢的升温,你也会感觉到明显的风味变化
红葡萄酒:轻酒体在13°C 左右 ,饱满的在15度左右,这个温度也比我们平时的场合低,所以最好还是从酒柜拿出的时候尽快饮用,外带的时候可以到目的地在稍微冰镇一下。
甜酒和起泡酒:甜度和气泡会对口腔的刺激感更强,温度越高,甜度就会越明显,会容易甜的发腻,上篇文章里说道平衡性,甜酒需要用酸度来平衡,所以在这里我们也不能因为温度的因素打破这种平衡。起泡酒里的气泡到嘴中会炸开,温度高的时候会有扎口感,就像平时我们喝可乐、啤酒,也是冰镇口感最佳一个道理,所以建议在10°C以下饮用,温度降低,酸度就会更清爽,越明显,也会让平衡性更佳
美食与美酒搭配

美食和红酒搭配在一起的根本目的是让我们有更加愉悦的口感,像是苏玳产区,他们配餐,开胃菜到主菜在到甜点,配的都是贵腐,估计这种搭配国人也不会喜欢,正因为人的口感差异很大,所以搭配到自己适合的,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在请客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前了解客人的偏好,人的差异往往比酒的差异要大得多,像是巴罗洛,你能欣赏的了这个酒,会觉得好喝,你给其他人喝,估计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好喝,这里可以分为几类人以给大家参考
宽容的人(迟钝的人):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口味重,喜欢吃油大、辣的的菜,所以通常他们口腔敏锐度较低,只有吃有刺激的东西,才会觉得有味道,像是四川人你不给他吃辣椒,这不是要命吗,这类人我们可以用浓郁度高,酒体饱满,单宁重的这类酒
稍微敏感的:吃什么、喝什么都可以,不挑食,这类人是最幸福的,什么都可以吃,都觉得好吃,所以在选酒上你就可以随意一些
非常敏感的人:这类人我也见过很多,真的是那种一点点不好的味道不能感觉出来,鱼新不新鲜啊,肉嫩不嫩啊,不好吃的真的无法强忍吃下去,这种人就适合那种淡雅、复杂的葡萄酒(勃艮第在向你招手),当从你学会品就开始,你也会逐渐的像这种人过渡~~~~~
食物分类
咸味和酸味:这类味道对单宁友好,会让酒显得不苦涩,果味更浓郁,食物偏咸的可以搭配高单宁的葡萄酒,酸度也可以,但是要注意酒的酸度要和食物的酸度差不多,或者更高一些(通常是白葡萄酒),如果酒的酸度比食物的低,会显得酒特别的寡淡,到嘴里就没有立体感
甜味和鲜味:这类味道对丹宁不友好,会让丹宁更干,更苦,更涩,因为红葡萄酒存在单宁的缘故,甜点和海鲜类的都不太适合红葡萄酒,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海鲜和红葡萄酒,会有一种铁锈味,跟手指破皮舔一口血的感觉差不多,鲜味就适合没有单宁的葡萄酒,和酸度高的会有更清爽的滋味,这里插一句,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海鲜和夏布利的干白更搭配,这是因为夏布利在很久以前就是海洋,黏质石灰岩、泥灰和贝类化石的土壤结构赋予了其葡萄酒独特的风味,所以你喝起来还会有一点点淡淡的海鲜味;甜的只能配甜葡萄酒,而且要比食物更甜;
油腻和辣:对单宁不友好,也不适合配红葡萄酒,最好搭配干白和甜葡萄酒
味道浓的:和浓郁度适当的酒一起
西餐会把这些味道分的很清楚,上菜上酒也会按照先后顺序,中餐几乎不分这些,基本一个菜里甜的、咸的、重油、重辣都包含了,那你就按照上面的标准去选择,首先味道浓郁,那你需要一款浓郁的酒;甜、油腻都不太适合高单宁的,那只能找一款味道浓郁的白葡萄酒会好一些,浓郁的白葡萄酒不多,勃艮第的霞多丽,澳洲的霞多丽可以能还好一些,我们的食物配葡萄酒不是那么好配,大部分来说中餐还是配白葡萄酒好一些,能配红葡萄酒的比较少,不过烧烤可以配红葡萄酒,虽然感觉有点······
最后总结:人的口味不一样,非常主观,你就觉得海鲜配红葡萄酒好喝,当然也ok,所以不要被条条框框约束,喜欢、开心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