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者这个贯穿中国将近一半历史的题材作品,选择非常好,也可能作者以后再没有这样的题材机会了!看到最后我发现作者可能写的有点着急了,其原因可能是跨度太长耽误出版拿稿费吧(人家也要生存),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我觉得越写对于历史资源浪费的越多,其实从金庸梁羽生时代就开创了,利用历史模糊点来创作作品,也就是说金庸梁羽生都没有抓住的丰富题材亮点,被水寿抓住了,但是我的感觉写的过于粗糙,没有把历史的题材利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还有点虎头蛇尾之嫌,毕竟和民调局的很多坑都没填上:老孙是谁转世,辣子是何因缘能接过他的种子,出海的一老一小故事也没有延续。我想作者若干年后会为了这个题材资源的浪费处理后悔不已,可能这也是残缺之美的魅力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题材不管放到那个作家之手,都会觉得利用发挥的有点可惜了!不过勉传,民调局这个纵贯线资源用完了,还能写出跨越宏阔的题材作品吗?我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