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吧 关注:1,657贴子:25,268

(转)英国17磅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英国17磅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10 16:22回复
    先艾特原楼主@烈焰玫瑰_Rose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10 16:22
    回复
      二战中英国研制了大名鼎鼎的17磅反坦克炮,全称Ordnance Quick-Firing 17-pounder(简写为17-pdr),意为17磅速射武器,口径76.2毫米(3英寸)。二战期间,英国认为6磅炮将难以对付德国日益强大的坦克,便着手开发了17磅炮。该炮是二战期间盟军所拥有的最强大的反坦克炮,特别是使用脱壳穿甲弹(APDS)时该炮几乎能击穿当时所有它能遇见的德国坦克。除了装备英国部队,17磅炮还被搭载于盟军其它坦克上;如装备该炮的美国M4谢尔曼坦克即众所周知的萤火虫坦克,萤火虫在二战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7磅炮使得英国有了抵抗德国坦克部队的能力,有效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10 16:24
      回复
        在QF6磅炮服役前,英国人就预测6磅炮很快就会无法击穿德国坦克日益加厚的装甲。于是在1940年末英国就开始设计替换6磅炮的火炮,并在1941年年底大体完成了新火炮的设计工作,次年春天建成该炮的生产线。恰逢虎式坦克在北非出现,英国人迅速调集100门原型17磅反坦克炮送往北非以应对这一新的威胁。战事紧迫,以至于英国人连火炮的炮架还没设计出来就把炮身运走了。北非的英军将新火炮安装在25磅榴弹炮的炮架上来使用。这些早期的武器被称为17/25磅炮,还有个外号叫Pheasant(雉,或是野鸡,野鸡炮)。1943年初,包括炮架在内的17磅炮设计完成并开始生产。同年二月,完全体17磅炮首次在意大利战役中出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10 16:24
        回复
          以下依次为17磅反坦克炮的炮架、炮闩和瞄准装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10 16:25
          回复
            以下17磅炮的型号依次为
            I 型:最初生产型。
            II型:坦克炮型,取消炮架,改进炮口制退器。装备于“弓箭手“坦克歼击车和”挑战者“坦克
            III型:用于海军登陆艇,类似于I型,但加装了自动装弹机,未装备。
            IV型:坦克炮型,改进炮口制退器,改进火炮托架,将炮闩由垂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以减少空间占用。装备于”萤火虫“坦克
            V型:坦克炮型,IV型的另一版本。装备于”阿喀琉斯“坦克歼击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10 16:28
            回复
              VI型:坦克炮型,IV型的另一版本,缩短了火炮制退行程
              VII型:类似于VI型,炮闩有所改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10 16:28
              回复
                施特劳斯改进型:实验型,由著名设计师尼古拉斯·施特劳斯设计。将17磅炮安装在附有弹药箱的的带动力四轮底盘上使其能够自行移动,无需卡车牵引。进入作战状态时只需卸下炮架上的车轮即可进入射击状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10 16:29
                回复
                  77mm HV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10 16:30
                  回复
                    弹药:
                    17磅反坦克炮使用了两种类型的反坦克弹药。空心被帽穿甲弹(APCBC)弹药能以30度入射角在500m距离穿透130mm装甲,在1000m距离穿透119mm装甲。次口径脱壳穿甲弹(APDS)在当时是一种超前的弹药,它能以30度入射角在500m上穿透204mm装甲,在1000m距离穿透185mm装甲。理论上APDS能击穿虎王,然而APDS在远距离上的动能衰减比APCBC更快,炮弹散布也更差,炮手想击中目标也会更难。一般来想次口径穿甲弹的伤害应该比较小,但事实上APDS击穿装甲的话将会损伤周边装甲并波及车载设备及乘员,也就是说威力并不小。APCBC是英军使用的17磅炮标准弹药,APDS在17磅炮的弹药消耗中仅占有6%左右。多数人士认为英军在诺曼底登陆时没有APDS,在1944年中期攻入德国和荷兰时才逐渐装备了APDS。
                    17磅炮最初装备的高爆榴弹(HE)威力不足,因为17磅的药筒很大,射击时膛压很高,为了使弹头经得住高膛压,HE弹头的外壳就要做的比较厚,这样弹头的高爆装药也就减少了。为此英军减少了药筒的装药,这样17磅HE弹头外壳就能尽可能的薄,装药就能增加。
                    17磅炮射击时炮口火焰非常明亮,其后坐力也相当大。使用该炮的士兵形容17磅炮射击时像是打了一记硬朗的耳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10 16:30
                    回复
                      车载化:
                      17磅炮的性能胜过盟军所拥有的全部反坦克炮,因此它很快被尝试着安装于各型坦克底盘上。然而,由于炮塔座圈大小的限制,很少有坦克能够承载如此大的火炮。这些坦克原计划安装维克斯公司正在研制的75mm炮,但这门炮并未服役。英国人只得想法让手头已有的克伦威尔安装17磅炮,要装上17磅炮意味着需要对坦克进行新的设计,经过延长车体及扩展战斗室宽度等大幅度修改工作,诞生了编号A30的“挑战者”式坦克。尽管A30计划仓促上马且样车尚未完全通过最终测试,但由于除此以外实在无替代产品,英国国防部仍订购200辆此型车并装备部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10 16:31
                      回复
                        鉴于直到1943年春A30型车的研制开发工作仍未结束,因此无法按时投入量产。英国皇家坦克兵团通过对盟军各种坦克搭载可能性的研究比较后认为美国送来的M4谢尔曼最具有改装潜力。此后经过一番努力,17磅炮成功塞进了谢尔曼的炮塔。改装后的谢尔曼定名为“萤火虫”, “萤火虫”式坦克的订单为2,100辆,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实际产量约为计划总数的一半。未能完成全部生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7磅火炮的实际生产量远低计划产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10 16:31
                        回复
                          除了谢尔曼,美军的M10“狼獾”坦克歼击车也装上了17磅炮。由于M10本来装备的就是和17磅炮同口径的76.2mm炮,因此改装工作很顺利。改装后的M10改名为阿喀琉斯坦克歼击车。运抵英国的约1560辆M10中有1100余辆被改装为阿喀琉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10 16:32
                          回复
                            英国部队所装备的大量瓦伦丁坦克由于性能过于低下已基本被废置,但17磅炮的出现为它们带来了生机。瓦伦丁的车体可以容纳17磅炮,英国人立刻着手改造瓦伦丁,将17磅炮简单粗暴地安装上去,配置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改造后的瓦伦丁更名为弓箭手,共生产了800辆左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10 16:32
                            回复
                              英国人甚至把按一战思想设计的TOG坦克抓了出来,安装了挑战者的炮塔以及17磅炮,这就是玩家戏称的陆地巡洋舰TOG II(土狗)。值得一提的是TOG II是油-电传动,机械可靠性还算不错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8-10 16: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