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广济县(今武穴市)一境,并非穷乡辟壤、地老天荒之处,自来人口出入频繁,氏族兴衰无算。但要查自古原居民是谁呢,却是个很难骤然回答的问题,只有从地名留下的痕迹和口口相传留下的历史中寻觅根源了。
武穴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从远古起,就是东夷人民的地盘,世居徐、舒、蓼、六、英等夷民,基本都属于皋陶后人以偃为姓的东夷小国。大约四千年前,据《今本竹书记年》记载,夏代的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左传·哀公元年》也引伍员话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于)夏后相”,如是,有一支住在北方名为“斟寻”(或称之为“寻人”)的部族避难逃到长江来,在长江中游和和平平生生藩息了近三千个年头,他们过着“火耕水薅,稻饭羹鱼”的安谧生活,参加了长江流域文明的开发,亲历了由田家镇至安庆直线上一条人工河的疏浚和逐渐湮灭的过程,创造了像“尺山文化遗址”般的长江文明,还参加了早期对铁矿石的冶炼。到了公元前七世纪,楚国完成了对江汉地区的兼并支配之后,势力逐渐由古云孟泽扩张到古彭蠡泽来。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灭徐,公元前646年,楚成王灭英。公元前601年楚庄王灭舒、蓼、六,浔阳也同时进入了楚国的“版图”。从此蛮、夷逐渐融合,开始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楚文明之路,为中华文明的铸就,作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时,与皖县、六安、柴桑、松兹一道,在古浔阳中心地段的长江主流北岸设立了寻阳县,以示不记忘“寻人”的这儿进行的开拓。寻阳县治设在今长江北岸黄梅下乡的蔡山附近;今黄梅大部分、武穴下乡和九江的少量地方皆其治辖。七秩龄童曾撰《漫话斟寻部族与浔阳九派》,详记其事。
至今,关于以上所述的远古历史,是很少有人道及了。民间于口头流传的武穴居民来源则有:“先有黎骆简,后有万罗苏,未立永宁县,六姓还在先”;加上民间认定武穴江岸有一支邬姓船民移岸定居,共是七姓。永宁立县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也就是说,在公元六世纪以前,在武穴定居的原居民,在武穴后人的记忆里,留下了黎、骆、简、万、罗、苏、邬七姓。说巧也巧,民间传说武穴远古居民七大姓氏,在中华民族传统姓氏的源流里,都是大姓巨族,既古又强。比如黎姓,出自南方九黎与公元前三千年顷祝融氏一支人南来时的混合氏族,是老百姓们称之为“黎民”一词儿的本意。七姓中万、罗、邬、苏四姓,均出于祝融氏一脉,是与楚国王族同源共祖者。如其中的苏姓,先祖帝郜生子祝融,祝融生子陆终,陆终长子昆吾。昆吾名樊,字衍。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个儿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其子封于苏,公元前1600年夏桀项,苏国被灭于商汤。周初,苏氏的后人忿生拥周有功,被袭封于苏国,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以昆吾为其始祖。只有简、骆两姓源流较迟,也是周朝初年形成的姓氏。其中骆姓出于姜太公儿子骆,食采内黄,以骆为姓;而春秋前期在大夫简师甫,又晋大夫狐鞠居(谥为简伯!),则是简姓祖源。
到了隋唐时期,武穴从境内又出现了徐、邓、汪、田、吕、干、奚七姓。七姓中,徐姓得姓于东夷族人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汪姓来源于商代前期的古汪芒国;邓姓得姓于夏帝中康之子封于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吕姓得姓于是共工氏孙儿伯夷封于吕国;干姓得姓于春秋时灭于吴国的古干国;奚姓得姓于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之一的禺阳的后人仲采食于奚地(今河北承德一带)。有趣的是,古汪芒国国君防风氏是巨人,守封禺之山,所以历来称汪芒国是“巨人之国”。这七大姓氏,也是古即出名的大姓了。
五代时,武穴又迁入了郝、段、项、余四姓。郝姓源自商王帝乙之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地为氏;更提早些,则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在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的氏族名目。段姓是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读《古文观止》,其首篇便是《郑伯克段于鄢》以述其史。至于项姓,楚人项羽的故事,国人老少咸知,其姓氏出于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所建的项国。项国为齐国所灭,其子孙便以国名为姓。至今项姓为黄、广大姓。
各地情况不会雷同,但以管窥豹,可见一斑。由以上武穴十七姓古姓氏的资料,可得如下两条结论:
一、武穴自古为中华民族子孙生息耕耘的乐土;以解剖麻雀的方法论,这时在武穴地区,这黎、骆、简、万、罗、苏、邬、徐、邓、汪、田、吕、干、奚、郝、段、项、余等 18 户大姓,算得上是土著居民的代表了。
二、北民南迁的高潮,包括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为了逃避战乱所引发的移民大潮,对湖北、湖南、四川等处来说,并不是其时的主要目的地;也就是说,全国政局动荡的大浪花,如同现在的台风,到了湘、鄂、川等中部地区,己经渐渐平息一样。历时地看,隋唐之际,由北方南来的移民,尚在江(西)浙(江)一带途中,或走两广,或来湘鄂,尚在途中呢。
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全国政局相对稳定,正常人口对武穴的流入量加大。此期间可以查到的,至今仍在武穴落籍的原居民先祖有:熊荣伍(大致迁入时间1023年,下同),万隆(1041年)、陈知流(1062年)、姜辅*(1285年)、徐氏(1090年)、董冬友*(1107年)、李斯民(1120年),以及未确系年分的宋十三、王佑、苏符等,共10户。以上除姜姓、董姓(附有*记,下同)二户由江西以外迁入外,其余 8 户均自江西迁入。其中苏符为苏东坡的重孙。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自靖康之乱始,是武穴移民大潮时代。这期间进入武穴的有:郑桂峰、李晋、王宗文、饶宜、童十朝*、居干三、刘百一、胡念三、郭彦清、程念伍*、梅 氏、潘荣理、陶汝明、安济庭、戴泰谱、张聪斋、董钟奇*、彭名山、彭朝奉*、唐珲*、赵琦一、吴朝宗、张乾道*、林冽受、周宣义、叶正文、崔仁七*、张兴道、武传七、柯千四、张再一、兰千一、查小山、张宾宣、库万一*、解洪济、龙胜扬*、韩祥、伍绍祖、芦荣一、何彦速、杨季七、雷萝七、龚扬三、卜兴文、董超潜、冯晋、虞仲俊、文天祯、夏天作、乐世武、岳万山*、殷祖一、梁念一、鲁全二、杜简清、桂伯受、黄林、王文祯、张文通、翟召一*、毛任三、游侣、戚四极、朱文聪*、詹克绳、陈小二、王兴虎、邓应崧、邓茂庆、贾长寿、范诏穆、刘千三、胡均佑、胡均保、胡完二、舒必高、程万三*、杨歧兆*;以上南宋期间迁入武穴,至今传有后人的名册共 79 户。由此回缅当年,可以想见其时移民大潮的壮阔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整个宋代 89 户移民中,竟有 74 户均来自于江西。从长远观之,在长以千年计的历史长河中,江西和浙江,确实处于移民潮的中间驿站的地位,而两广和两湖,则是北民南移的最终落脚处。
元代百年间,进入武穴的有:陈聚如*、张梦一、胡翠、舒月海、解金坡、朱和、方千四*、刑万一*、廖万一、陆万二、蒋季一、阮载一、汤法四、甘叔僬、毕大用、樊世昌、邹五三、章练氏、施贵华*、费文禄*;共 20 户,其中 15 户来源于江西。
明代从洪武元年(1368年)算起,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时间长度共276年,此期间进入武穴的有:张元二、张法君、张侠*、刘逊*、胡升、胡允一*、舒茂忠、程士冠*、郑仲衍、杨安义、柯仁岭、何次三、载千二、施玉海*、向万一*、喻仲实、许万珊、高永通、高纬*、孙原二、洪士庆、洪万四、孟恺、魏均祥、丁世景、褚兆旭*、姚英三、曾甫、冷怀续、江傅明、江孟祥、金子城、翁高一*、华仕旺、马址*、冠祥一、傅崇壁、傅知宁;共 38户,其中 28 户来源于江西。
清代进入武穴的有:熊守胜、张国正、舒茂清、杨广、何永昌、甘国旺、温金山、帅礼、沈俊祯、邵希瑞、聂仁锦、孔兴祖、宁世高、易春昌、尹应璜*、柳帮泽、但万元、舒香堂*、张芳,共 19 户;其中 17 户来源于江西,而且除了舒香堂、张芳两户是清季中后期外,其余17户来武穴的时间集中于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
以上共统计了至今仍籍武穴,基本上属于有村庄聚族而居的原居民共184户,
按移入时间分:隋唐以前算是“土著”居民18户,宋季89户,元季20户,明季38户,清季19户。由上统计资料可以得出:宋季,尤其是南宋,是移民入迁武穴的高潮时期。
按迁入武穴的移民源流说,以上 184 户族中,尽管其祖籍各有千秋,但同时在江西趸留了自少几代人以后,由江西“中转”进这入武穴的则有 144 户之多,占统计数的 78 %强。怪道百姓们念念不忘地是:“俺们先祖都是从江西瓦雀(砾)坝来的哩”。
从迁入的缘由说,徐斐曾任永宁县令;干元龙是唐初州牧;宋十三官黄州太守;郭彦精官黄州剌史;陈小二、潘荣理、胡升、郑贵峰(建炎丁未科进士)、黄林等五户之主曾任广济县令;苏符是苏东坡的孙儿,赴南阳官守途中病逝于广济;张乾道是蕲水县令;岳万三是岳飞的裔孙,其先人落籍黄梅后迁入;程念五是岳飞的部将,曾官黄梅县令;文天祯是文天祥的胞弟,曾官县教谕;赵琦一官广济总辖;范诏理官黄风县令等。除了以上作官、宦游等类原因外,大多数都是为了逃避战乱,随着移民大潮,或寻亲,或靠友,或干脆是为了远离心目中的是非之地而移入武穴的。
迁入户中,清顺治十六年迁入的孔兴祖,旧志即载为孔子的六十六世孙;明朝永乐年间迁入的孟恺,其宗谱亦记为孟子的五十世孙;不仅是孔、孟两家,大概地说,以上各户都有比较清楚的世系记载
武穴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从远古起,就是东夷人民的地盘,世居徐、舒、蓼、六、英等夷民,基本都属于皋陶后人以偃为姓的东夷小国。大约四千年前,据《今本竹书记年》记载,夏代的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左传·哀公元年》也引伍员话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于)夏后相”,如是,有一支住在北方名为“斟寻”(或称之为“寻人”)的部族避难逃到长江来,在长江中游和和平平生生藩息了近三千个年头,他们过着“火耕水薅,稻饭羹鱼”的安谧生活,参加了长江流域文明的开发,亲历了由田家镇至安庆直线上一条人工河的疏浚和逐渐湮灭的过程,创造了像“尺山文化遗址”般的长江文明,还参加了早期对铁矿石的冶炼。到了公元前七世纪,楚国完成了对江汉地区的兼并支配之后,势力逐渐由古云孟泽扩张到古彭蠡泽来。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灭徐,公元前646年,楚成王灭英。公元前601年楚庄王灭舒、蓼、六,浔阳也同时进入了楚国的“版图”。从此蛮、夷逐渐融合,开始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楚文明之路,为中华文明的铸就,作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时,与皖县、六安、柴桑、松兹一道,在古浔阳中心地段的长江主流北岸设立了寻阳县,以示不记忘“寻人”的这儿进行的开拓。寻阳县治设在今长江北岸黄梅下乡的蔡山附近;今黄梅大部分、武穴下乡和九江的少量地方皆其治辖。七秩龄童曾撰《漫话斟寻部族与浔阳九派》,详记其事。
至今,关于以上所述的远古历史,是很少有人道及了。民间于口头流传的武穴居民来源则有:“先有黎骆简,后有万罗苏,未立永宁县,六姓还在先”;加上民间认定武穴江岸有一支邬姓船民移岸定居,共是七姓。永宁立县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也就是说,在公元六世纪以前,在武穴定居的原居民,在武穴后人的记忆里,留下了黎、骆、简、万、罗、苏、邬七姓。说巧也巧,民间传说武穴远古居民七大姓氏,在中华民族传统姓氏的源流里,都是大姓巨族,既古又强。比如黎姓,出自南方九黎与公元前三千年顷祝融氏一支人南来时的混合氏族,是老百姓们称之为“黎民”一词儿的本意。七姓中万、罗、邬、苏四姓,均出于祝融氏一脉,是与楚国王族同源共祖者。如其中的苏姓,先祖帝郜生子祝融,祝融生子陆终,陆终长子昆吾。昆吾名樊,字衍。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个儿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其子封于苏,公元前1600年夏桀项,苏国被灭于商汤。周初,苏氏的后人忿生拥周有功,被袭封于苏国,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以昆吾为其始祖。只有简、骆两姓源流较迟,也是周朝初年形成的姓氏。其中骆姓出于姜太公儿子骆,食采内黄,以骆为姓;而春秋前期在大夫简师甫,又晋大夫狐鞠居(谥为简伯!),则是简姓祖源。
到了隋唐时期,武穴从境内又出现了徐、邓、汪、田、吕、干、奚七姓。七姓中,徐姓得姓于东夷族人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汪姓来源于商代前期的古汪芒国;邓姓得姓于夏帝中康之子封于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吕姓得姓于是共工氏孙儿伯夷封于吕国;干姓得姓于春秋时灭于吴国的古干国;奚姓得姓于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之一的禺阳的后人仲采食于奚地(今河北承德一带)。有趣的是,古汪芒国国君防风氏是巨人,守封禺之山,所以历来称汪芒国是“巨人之国”。这七大姓氏,也是古即出名的大姓了。
五代时,武穴又迁入了郝、段、项、余四姓。郝姓源自商王帝乙之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地为氏;更提早些,则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在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的氏族名目。段姓是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读《古文观止》,其首篇便是《郑伯克段于鄢》以述其史。至于项姓,楚人项羽的故事,国人老少咸知,其姓氏出于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所建的项国。项国为齐国所灭,其子孙便以国名为姓。至今项姓为黄、广大姓。
各地情况不会雷同,但以管窥豹,可见一斑。由以上武穴十七姓古姓氏的资料,可得如下两条结论:
一、武穴自古为中华民族子孙生息耕耘的乐土;以解剖麻雀的方法论,这时在武穴地区,这黎、骆、简、万、罗、苏、邬、徐、邓、汪、田、吕、干、奚、郝、段、项、余等 18 户大姓,算得上是土著居民的代表了。
二、北民南迁的高潮,包括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为了逃避战乱所引发的移民大潮,对湖北、湖南、四川等处来说,并不是其时的主要目的地;也就是说,全国政局动荡的大浪花,如同现在的台风,到了湘、鄂、川等中部地区,己经渐渐平息一样。历时地看,隋唐之际,由北方南来的移民,尚在江(西)浙(江)一带途中,或走两广,或来湘鄂,尚在途中呢。
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全国政局相对稳定,正常人口对武穴的流入量加大。此期间可以查到的,至今仍在武穴落籍的原居民先祖有:熊荣伍(大致迁入时间1023年,下同),万隆(1041年)、陈知流(1062年)、姜辅*(1285年)、徐氏(1090年)、董冬友*(1107年)、李斯民(1120年),以及未确系年分的宋十三、王佑、苏符等,共10户。以上除姜姓、董姓(附有*记,下同)二户由江西以外迁入外,其余 8 户均自江西迁入。其中苏符为苏东坡的重孙。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自靖康之乱始,是武穴移民大潮时代。这期间进入武穴的有:郑桂峰、李晋、王宗文、饶宜、童十朝*、居干三、刘百一、胡念三、郭彦清、程念伍*、梅 氏、潘荣理、陶汝明、安济庭、戴泰谱、张聪斋、董钟奇*、彭名山、彭朝奉*、唐珲*、赵琦一、吴朝宗、张乾道*、林冽受、周宣义、叶正文、崔仁七*、张兴道、武传七、柯千四、张再一、兰千一、查小山、张宾宣、库万一*、解洪济、龙胜扬*、韩祥、伍绍祖、芦荣一、何彦速、杨季七、雷萝七、龚扬三、卜兴文、董超潜、冯晋、虞仲俊、文天祯、夏天作、乐世武、岳万山*、殷祖一、梁念一、鲁全二、杜简清、桂伯受、黄林、王文祯、张文通、翟召一*、毛任三、游侣、戚四极、朱文聪*、詹克绳、陈小二、王兴虎、邓应崧、邓茂庆、贾长寿、范诏穆、刘千三、胡均佑、胡均保、胡完二、舒必高、程万三*、杨歧兆*;以上南宋期间迁入武穴,至今传有后人的名册共 79 户。由此回缅当年,可以想见其时移民大潮的壮阔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整个宋代 89 户移民中,竟有 74 户均来自于江西。从长远观之,在长以千年计的历史长河中,江西和浙江,确实处于移民潮的中间驿站的地位,而两广和两湖,则是北民南移的最终落脚处。
元代百年间,进入武穴的有:陈聚如*、张梦一、胡翠、舒月海、解金坡、朱和、方千四*、刑万一*、廖万一、陆万二、蒋季一、阮载一、汤法四、甘叔僬、毕大用、樊世昌、邹五三、章练氏、施贵华*、费文禄*;共 20 户,其中 15 户来源于江西。
明代从洪武元年(1368年)算起,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时间长度共276年,此期间进入武穴的有:张元二、张法君、张侠*、刘逊*、胡升、胡允一*、舒茂忠、程士冠*、郑仲衍、杨安义、柯仁岭、何次三、载千二、施玉海*、向万一*、喻仲实、许万珊、高永通、高纬*、孙原二、洪士庆、洪万四、孟恺、魏均祥、丁世景、褚兆旭*、姚英三、曾甫、冷怀续、江傅明、江孟祥、金子城、翁高一*、华仕旺、马址*、冠祥一、傅崇壁、傅知宁;共 38户,其中 28 户来源于江西。
清代进入武穴的有:熊守胜、张国正、舒茂清、杨广、何永昌、甘国旺、温金山、帅礼、沈俊祯、邵希瑞、聂仁锦、孔兴祖、宁世高、易春昌、尹应璜*、柳帮泽、但万元、舒香堂*、张芳,共 19 户;其中 17 户来源于江西,而且除了舒香堂、张芳两户是清季中后期外,其余17户来武穴的时间集中于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
以上共统计了至今仍籍武穴,基本上属于有村庄聚族而居的原居民共184户,
按移入时间分:隋唐以前算是“土著”居民18户,宋季89户,元季20户,明季38户,清季19户。由上统计资料可以得出:宋季,尤其是南宋,是移民入迁武穴的高潮时期。
按迁入武穴的移民源流说,以上 184 户族中,尽管其祖籍各有千秋,但同时在江西趸留了自少几代人以后,由江西“中转”进这入武穴的则有 144 户之多,占统计数的 78 %强。怪道百姓们念念不忘地是:“俺们先祖都是从江西瓦雀(砾)坝来的哩”。
从迁入的缘由说,徐斐曾任永宁县令;干元龙是唐初州牧;宋十三官黄州太守;郭彦精官黄州剌史;陈小二、潘荣理、胡升、郑贵峰(建炎丁未科进士)、黄林等五户之主曾任广济县令;苏符是苏东坡的孙儿,赴南阳官守途中病逝于广济;张乾道是蕲水县令;岳万三是岳飞的裔孙,其先人落籍黄梅后迁入;程念五是岳飞的部将,曾官黄梅县令;文天祯是文天祥的胞弟,曾官县教谕;赵琦一官广济总辖;范诏理官黄风县令等。除了以上作官、宦游等类原因外,大多数都是为了逃避战乱,随着移民大潮,或寻亲,或靠友,或干脆是为了远离心目中的是非之地而移入武穴的。
迁入户中,清顺治十六年迁入的孔兴祖,旧志即载为孔子的六十六世孙;明朝永乐年间迁入的孟恺,其宗谱亦记为孟子的五十世孙;不仅是孔、孟两家,大概地说,以上各户都有比较清楚的世系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