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吧 关注:65,143贴子:2,369,622
  • 14回复贴,共1

我在华电经历过的有趣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希望留下一些积极的东西。大家也可以来分享呀


IP属地:广东1楼2019-08-14 20:32回复


    以前偶然见到的照片,放在这里吧


    IP属地:广东2楼2019-08-14 20: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一个就说咱华电二校的那个标志性雕塑吧!一进学校就会看到,但是闹不明白它到底有什么寓意,老师和学校也没给我们正经解释过,所以大多数人都只能自己领会了。另外,雕塑设计者、落成时间貌似也是不详的。
      比较好发现的是,正面看过去,即雕塑的正视图,是一个“2”字形的。意指华电二校。别的就说不上来了。比较逗的是,楼主曾听一个老师开玩笑说,雕塑像一个被勾住的翅膀,意味着学校腾飞受阻。这么说似乎不太体面。也侧面体现了老师对学校的某些不满意。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官方的说法。来自http://www.sohu.com/a/112209651_407308。如下:
      文化广场北侧正对校门处矗立着二校区的标志,它就是“磁感线雕塑”,整个雕像下部镌刻着校名。雕像的主体是两块交叉的“磁铁”,从正面看像数字2,“磁铁”的侧面有一对小“翅膀”,象征着二校区的腾飞。磁感线雕塑体现了我校的电力特色,众所周知,使用电能是离不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而磁铁则是其核心构造。
      大家明白了吧!磁铁和磁感线!果然离不开电这个主题。


      IP属地:广东3楼2019-08-14 21:07
      回复


        照片2来自校报记者团,侵删


        IP属地:广东4楼2019-08-14 21:10
        回复
          不是LG像?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8-14 21:26
          回复
            迷惑行为大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14 22:33
            回复
              舍友说它是“2得飞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15 08:11
              回复
                顶顶亦是德
                是磁力线。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9-08-15 09: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摘一段中国电力报记者在2004年对上任校长刘吉臻的采访~
                  记者:以前有人问我,华北电力大学是不是华北地区的?对”华北“两个字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地域联想,不如”中国“两个字有分量。华北电力大学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刘:学校成立早期,电力部有一个人才培养的布局概念。虽然是全国招生,也没有划分服务地盘,但是基本上华电以华北的学生为主,也以服务华北地区为主。后来慢慢有所改变,可这种地域观念仍在许多人的脑子里很深刻 。我们希望彻底扭转这一印象。学校名字没改,但是仍是在为全国电力系统培养人才。


                  IP属地:广东10楼2019-08-15 19:56
                  回复
                    另一段
                    刘:要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大学,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流、强校。是有具体指标的,不是自己说是就是。我们的弱势主要是重点学科、强势学科太少,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少;在科研经费总量、重大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教师队伍中的院士、办学设施硬件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在指标上,有的地方优势大一点,有的劣势大一点,总体看来还是有潜力的。
                    by《中国电力报》2004.12.8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8-15 19:57
                    回复
                      飞翔的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16 00:43
                      回复
                        一段渊源:
                        196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按国家规划转轨军工。电力专业属于民用领域,于是同属电力系的发电厂与电力系统专业、高电压技术专业、动力经济专业的“28个半”老师和10个研究生走进了北京电力学院(也就是华电的前身)。
                        28个半的那个“半”,是指时任哈工大动力系主任王加璇老师。28个老师中的蒋本老师是王老师的爱人,所以王老师也就随电力系的28个人去北京啦。王加璇后来在1983-1990年任华北电力学院教授兼院长。


                        IP属地:广东14楼2019-08-16 1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