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外滩中心吧 关注:11贴子:241
  • 6回复贴,共1

重任之下有铁肩,外滩见证绿地速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一段时间,外滩接连有大事发生——或者更准确点说,密集持续地传来好消息。
例如,逾300年历史的商船会馆修缮启动。

以及,以中国人保为代表的金融巨头纷纷抢滩。
有文化传承,有金融集聚,外滩复兴焕新的节奏出现明显提升,背后缘由是什么?


1楼2019-08-19 11:00回复
    外滩,是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核心载体;董家渡,是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2035规划CAZ中央活动区的核心载体;而董家渡,同样需要一个核心载体。

    从外而内看,这是一个头部集聚的过程,核心载体汇聚最强势最优质的资源,构建城市在全球竞争中的价值堡垒。
    从内向外看,则又是一个价值释放的过程,以核心载体为源点,持续创造价值输出标准,层层递进,影响并带动整座城市。
    没错,最近发生在外滩的一系列城市事件,都与董家渡核心载体的建设提速密切相关。
    政府相关文件中的措辞表达,足以显示董家渡核心载体在上海的地位。
    “董家渡13、15地块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近期开发重点区域南外滩地区的核心节点,是黄浦区近期开发规模最大、地块最为完整、区位条件最为优越的黄金地块,是南外滩地区功能和形象的标志”。


    3楼2019-08-19 11:03
    回复
      但必然,与核心价值和城市使命相伴而来的,是规划定位的极高要求。
      未来,这里将成为“外滩-陆家嘴以金融市场为主的决策中枢”核心之一;是传承上海传统文化较为完整和独特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商业贸易和旅游观光的标志性区域,是“世界级滨水区”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可以理解,唯董家渡的天赋,才可当此大任。
      而今天的董家渡究竟发生了什么,将外滩价值焕新进程推进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
      毫无疑问,绿地接手董家渡金融城(13、15地块),更名绿地外滩中心并迅速启动建设,强力助推了董家渡的“源起”速度。
      仅仅180多天,绿地外滩中心总部办公区域的7栋办公楼便全部封顶完成,其余4栋塔楼也已全部出地面。
      这其实验证了几个月前,绿地刚刚入主董家渡时的外界主流评价,“这么重的担子,也只有绿地挑得起”。


      4楼2019-08-19 11:04
      回复
        从商船会馆修缮开始,绿地正怎样为城市锻造价值硬核。
        绿地外滩中心项目内,有两个承载着老城厢乃至整个上海城市记忆的历史保护建筑:300年历史的商船会馆,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堂董家渡天主教堂。
        如何修复商船会馆,尚未见详细信息披露,目前了解,这一工程将非常庞大繁复。
        董家渡天主堂的保护修缮预计也在年内启动,两大历史文化遗存,会在又一个外滩百年的风情线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条东西景观滨水轴,沿黄浦江岸走向,从西到东,打通滨江的景观界面。
        一条南北文化历史轴,北接十六铺码头,紧邻老城厢里弄文化建筑群,南延伸至南浦公园。以百年历史保护建筑,串联1.8平方米的中央绿地广场与现代艺术中心,形成外滩的又一文化地标。


        5楼2019-08-19 11:05
        回复
          在保护文化记忆的基础上,再让城市文明的种子开枝散叶,这种格局非常高。
          实际上,很多同行第一次见到绿地外滩中心的总平图,就意识到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
          12.67万平方米的用地面积,从A到M分为12个地块,如此密度的分割,在以往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里,应该是罕见的。

          而在间隔地块的道路中,出现的几乎都是承载上海记忆的那些名称。公义码头街、青龙桥街、会馆街等等。
          不仅老路名,道路的宽度、长度都是最初的模样。
          董家渡与黄浦江垂直的鱼骨状历史巷弄格局,“小尺度”的空间肌理,被绿地外滩中心精心地收藏与发扬。目前,青龙桥街、会馆街(东侧)已施工完成。未来,东江阴街(临时道路)、会馆街(西二段)、青龙桥街、公义码头街也将陆续完成。


          6楼2019-08-19 11:06
          回复
            当我们的观察角度从平面转向立体,还会有更惊奇的发现。
            一条千米绿色空中连廊,将各个楼栋串联在一起,构建出一步一景的行人漫步空间。
            连廊面江的出口,设计为一座极具艺术感的巨型花桥平台,跨过中山南路,直抵外滩滨江岸线。

            在数日前探访项目工地时,东叔见到,位于D地块的花桥部分已建好施工围挡,据了解,预计10月中旬会正式动工。
            绿地速度,真是快。
            一旦这座空中平台建成投入使用,绿地外滩中心将真正和滨江达到“有空间、没距离”的境界。


            7楼2019-08-19 11:06
            回复
              不要忽视这座花桥,通过开放,滨江公共空间得以向董家渡腹地渗透,以绿地外滩中心为核心,联结起老城厢与外滩,为未来CAZ源源不断注入人流与活力。
              这种只有核心载体具备的格局,正是奠定董家渡金融中心难以撼动价值的基石。
              绿地外滩中心建筑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按照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要求,这一庞大建筑群不仅要融合多重业态,实现包括文化在内的多重功能聚集,而且要成为一座24小时繁华不落幕的金融中心。
              其实,以商船会馆修缮为标志的外滩双轴打造,与传统肌理的一脉相承,包括未来绿地外滩中心将崛起300米地标延续外滩万国建筑群天际线,都是这种核心载体价值的必然体现。

              而绿地的加入意味着,价值兑现的时刻近在眼前了。


              8楼2019-08-19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