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里面有一段说改稻为桑,原因是卖给外商是10两白银。然后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论文《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为何大量流入中国》,里面有一句“生丝: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台湾生丝,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达320%;”。
然后,问题来了,我百度了一下。1磅=453.59237克≈12.16两,没查到1621年的荷兰盾币值,百度百科上“荷兰货币”有一句“荷兰开始时是使用复本位制,以1盾等价于605.61毫克纯金或9.615克纯银。”也就是说4盾=38.46克=1.03两白银。也就是说其实1两生丝=0.0847两白银。
然后我有在网上搜明末物价,有一篇《明代的物价波动与消费支出——兼及明朝人的生活质量》,里面引用了明末清初陈确的记载,明末江南蚕茧的时价是每斤值钱100文,丝的时价是每两100文。文中还有银钱比价,黄钱700文折银一两,皮钱1000文折银一两。
那么,按这样算相当出口一两生丝起码亏损20文。
这就算不明白了。有没有大神指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