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邵吧 关注:12贴子:103
  • 0回复贴,共1

大商厚德,翡翠巨商 "毛员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古商人给人的印象,都是重利轻义的。回过头来想想,如今这个时代,谁的生活能够离得开商业呢?商业不但供应着城乡人民的生活所需。连自给自足的乡村,除了粮食与部分蔬菜,衣物、佐料、锅碗瓢盆等生活所需,还是全部来自于商业供给。

事实上,商业才是真正的社会血脉,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商业,商的品质、商的诚信才是事关全天下人性命与生活品质的大事。商道、商德是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的根本。

在漫长的历史上,各行各业、往往是那些德才兼备的大商人,能够开创出几百年老字号,他们从心而做,不偷奸耍滑,秉德而行。今天为各位介绍的这位翡翠巨商,即是这样一位在翡翠行业,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人称“毛员外”。他是个心怀大义的华裔商人,跟寸尊福等人一样,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毛员外”本名毛应德,出生在清朝末年,是腾冲城郊毛家村人。天时地利加上他本人天赋异禀,从小就跟随父亲在瓦城从事玉石生意,奔走于缅甸,在玉商和采玉人之间耳濡目染,一来二去,练就了高超的鉴赏和采办能力,生意得心应手。很多人获得了好的翡翠原石,会先让他看一下,他可以优先购买,他没看中,才会另外寻找买主。

毛应德在瓦城设置了“德昌隆”商号,有大量的优质原料供应,毛家商号解出的翡翠,种质上乘水头儿充足,单是上好的翡翠手镯就有成千上万对,声名远播。缅甸当地人都尊称他为“毛员外”。

毛应德很讲义气,喜欢广交朋友,很多人都投奔于他,在他门下食宿,他都热情招待,以至于倾家荡产。毛应德毫不在意。俗话说“穷走夷方急走场”,倾尽家产的毛应德向人借了一大笔钱,来到了玉石场。而且独具慧眼,把当时新山玉产量最大的几个洞买下来,所产的玉石质量高、数量保证,卖到广州、香港和东南亚等地,积累了丰厚的利润,成为远近皆知的玉石大亨。

在英国人占领了玉石场后,完全不懂玉石,又不善于打理,亏损严重,英人想请毛应德任主事,毛应德不同意,他要自主承包经营,英国人没办法只好退让,把玉石场的管理岗税权全部包给了毛应德。因此毛应德借助自己的广泛人脉、眼力和财力,成为第一个承包玉石厂的腾冲华裔翡翠商人。很多缅甸当地和华裔的玉商,遇到问题都会请他帮忙。

毛应德心怀仁善,他看到缅甸瘴疠严重,数千人死去于心不忍,就自掏腰包邀请当时精通医术的德国大夫来想办法,通过深入的调查、化验和研究,获得了德国医生的医治处方,制成药水,既救治了一方百姓,又获得了大利。

毛应德去世时,自家商号用玉手镯扎成棺罩,英国人因为他的民族气概,在缅甸为其下半旗致哀,甚至派大船以护兵相送,将毛应德的遗体护送至八莫。自此,毛应德,这个号称“毛员外”的翡翠巨贾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他留给翡翠行业的大义却将永存


1楼2019-09-15 10: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