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85,001贴子:1,243,099
  • 23回复贴,共1

现代学者据清朝钦定宋代苏轼词为正格,判宋代易安词多处出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广东1楼2019-09-18 13:15回复
    长知识了


    3楼2019-09-18 13:32
    收起回复
      视频里的王步高老先生,对古汉语音韵应该是有相当造诣的,口语入音都比较到位。“翁”字读音还与经典韵书相符,汉代《说文解字》:“翁:頸毛也。从羽公聲。烏紅切。”后来唐、宋修的韵书,“翁”字切音都沿用《说文解字》。所谓“烏紅切”,就是说这个字的读音即“紅”字的韵母,古代平声不划分阴阳,现代可用拼音表示[ōng]。不可误解为:“翁”的读音由“烏”的声母与“紅”的韵母相切。客家梅州音读[wóng]即由“烏”的声母与“紅”的韵母相切,但并不符合“烏紅切”本意。现代普通话读[wēng]、号称最存古的粤语广州西关音读[yōng],皆与经典韵书不符。但王步高读“永遇乐”的“乐”为“音乐”的“乐”,鄙人就不敢苟同了,“永遇”是2个字,不是1个词语,不能修饰“乐(音乐)”字,只能与“乐(快乐)”组成动宾结构。据传永遇乐词牌起源于送别,则其本意为祝愿对方长久得遇快乐。
      王步高引吴世昌《词林新话》指李清照这首《永遇乐·元宵》5字不合律,王步高查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指出吴世昌所指不合律的5字,只有其中1个“出”字可平可仄,其余4字确实出律。鄙人也查到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定格,以这个定格为准,李清照《永遇乐·元宵》实际有多达12个字不合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9-18 13:37
      回复
        鄙人猜测吴世昌指此词共5字不协律,应该是依清朝《钦定词谱》来说的,清朝《钦定词谱》也是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正格。鄙人查V对清朝《钦定词谱》,以清朝《钦定词谱》为准,如吴世昌所指,此词共5字不协律:
        清朝《钦定词谱》取多首苏轼词总结出词牌格律作为词牌正格,其理由谓:“宋元人皆如此填”,其实是扯,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与清朝《钦定词谱》都以同一首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总结词牌格律,但两者总结出来的永遇乐词牌格律大不一样。宋元人即使根据苏轼词来填词,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如苏轼词一样的格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9-18 13:40
        回复
          宋代王灼精研词牌曲谱,且对“今少年(当指李清照)”指出苏轼词不协音律,大为光火:“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虽可笑,亦毋用笑也。”王灼为此造谣中伤李清照写极淫秽词(见《微博私信康震:真相是王灼诬李清照写极淫秽词!》),可没见王灼反讥李清照词不协律。
          宋代胡仔也对李清照在《词论》中指出苏轼词不协音律,怀恨极深,可也没见胡仔反讥李清照词不协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9-18 13:41
          回复
            宋代张端义在其《贵耳集》特别赞叹李清照此词以高难度度入音律:“易安居士李氏,……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何以宋代有人特别赞叹李清照此词以高难度度入音律,而现代却有人指李清照此词多处出律?
            宋代人是按词牌曲子音律来说的;宋代词牌曲子久已失传,现代人则以清朝钦定正格苏轼永遇乐为标准来说的。
            清朝《钦定词谱》选取多首苏轼词作为词牌正格,理由:宋元词人皆如此填(实际并不尽如此,前面已述),然而宋元文人不懂词牌曲子,填出的词不能歌的多了去了。文人们要按苏轼词作为词牌正格来填词,自有他们的理由。但苏轼不通词牌曲子音律,苏轼词作往往不能歌,吴世昌、王歩高以苏轼词作为标准,来指宋代有人特别赞叹以高难度度入音律的李清照此词不协律,显然不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9-18 13:42
            回复
              今有人读到李清照《念奴娇·春情》时,感叹:苏轼几乎定格了念奴娇,却被李清照别出心裁,写出这样优美动人的念奴娇!
              其实,李清照《念奴娇·春情》的风格才是念奴娇词牌本来的风格。
              汉字是有意义的符号,不是抽象的符号。从词牌名称就可知道,念奴娇本是表现女人娇艳的,其起源是咏唐朝著名歌伎念奴。念奴娇词牌好比专为女人制作的花衣。苏轼用念奴娇写雄壮,就象㓥猪佬穿女装花衣。至于后世文人说念奴词牌尤为适合表现英雄豪杰,其实是专为苏轼补锅,为什么不说词牌与词的正文内容、风格无关?这样补锅更高明。
              现在有吴人给苏轼补锅,说:用普通话读苏轼念奴娇不押韵,用吴方言读苏轼念奴娇就押韵了。这话骗不了说吴方言的山佬。
              还有粤人给苏轼补锅,说:用粤语读苏轼念奴娇就押韵了。这话骗不了说粤语的山佬。
              分析起来,苏轼念奴娇第2个韵脚“壁”字出韵,有的韵脚邻韵通押,但通而不顺,押韵勉强。
              如果㓥猪佬穿花衣像模像样,则姑娘穿花衣就不像模不像样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9-18 13:43
              回复
                苏轼写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被后来九百年文人吹旺成“金句”。以此为金科玉律,则谁写“浪淘人/浪淘人物”、“大浪淘人/大浪淘人物”都没语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9-18 13:44
                回复
                  苏轼晚年由海南北返至常州,正当炎夏,身体内湿热、外感暑热,自服闭汗、升阳、提气药黄芪。如果后人将苏轼如此自医总结为中医正确典范,那么,你暑天身体湿热,饮清热去湿茶,就是吃错药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9-18 13:45
                  回复
                    可能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9-18 18:50
                    回复